我来的有些迟,山坳间美丽的山桃花已随风远行,但陕北人最爱的小蒜,却郁郁葱葱长在还未翻过的玉米地里。正是草长莺飞,嫩芽轻佛的季节,但黄土高坡上独有的“大黄风”却霸气又任性,说来就来!刮的人灰头土脸。
我独自乘风,走出很远。沿着悠悠洛水一路向上,河滩两岸去年被洪水淹没,此时土地已耕的蓬蓬松松,只待播种。一个人走出很远,只为寻找一树桃花!哪怕藏在某个山沟沟的犄角旮旯,我渴望还残留着一株,曾被山蔼遮风挡雨,完好无损的桃花。我寻了很久,桃花依旧不见……
于晨起出发,从父母的家。走出小院时父亲早醒,正在修剪梨花。想起昨夜到家时曾问过父亲:“梨子今年能坐住多少?”想来老父亲因女儿的这句话,对梨子能否挂果已是迫不及待了。母亲轻声责怒父亲:“果还没挂了,灰脑子!修不成么!”父亲像突然记起什么,一拍脑门叹了声:“我一满是老灰了,真是修不成么!”被剪掉的梨花瓣轻轻薄薄一层柔白,散落在柴火垛上,搭配父亲坚实的脚印,别有一番观感韵味。
母亲牵着小妹家女儿的小手,此时她刚好蹒跚学步,后背还背着一个蜜蜂防撞枕,像极了一只活脱脱的小蜜蜂,我迅速按动快门,拍下他们三人与梨花同框的背影。这是一个极其惧怕生人,边哭边笑的孩子,她哭的时候震耳欲聋。母亲带她,把她打扮成一身几近男孩的装束,我为她买了黑色蓬蓬纱裙,搭配白色打底,又买来可以换婚纱的洋娃娃,她瞬间就变成了小公主,不再哭闹,露出仅有的两颗兔牙,一边流着口水笑,一边伸出小手轻轻触摸我的鼻尖儿。
带上母亲在水里浸泡一夜的小镢头,骑单车与闺蜜去捡拾春味儿。虽错过漫山桃花,但在村庄沿路,雪白的梨花正肆意散发着芬芳,我设想:如果在开花时节记住山坡上野梨树的具体位置,那么梨子成熟时,大抵就能去精准采摘。我们顺着一位皮肤黝红的老奶奶指引的方向去采摘苜蓿,今年陕北的早春普遍少雨,榆钱全被旱的蔫巴了,可在向阳的地畔畔上,翠绿的苜蓿正迎风招展。
在靠近溪水的玉米茬地中,我们惊喜的找到密密麻麻的小蒜,纤细修长的绿叶下,那扑棱扑棱、白的像珍珠一样的小蒜种子,挖的时候便开始香气四溢了。午饭母亲做了我心心念念的荞麦“漏鱼”和“煎饼”,依旧是酸菜汤打底,妈妈的味道,挖回的小蒜即刻派上用场。我美气的吃了两碗!母亲把一些较小的小蒜种子捡拾起来,种到梨树根底下,期待来年。
小城不大,第二次又遇上老同学时,他就笑着说:“晚点你回来,咱约几个同学一起坐坐!”我于是热情塞了两把小蒜给他。傍晚时分回城,古泉小镇吃焖锅牛肉,闺蜜与我抢付饭钱的情景像极了是在打架,我们在街灯下嬉笑,依依不舍的道别。生命中最难得!是在这金钱几乎能购买一切物质的社会,还有人能陪你疯,陪你傻,陪你顶着烈日去野地里挖。
这一次,我没能寻见春天最美的样子。但此行却也没有遗憾!远离尘嚣,安静,朴素,有闺蜜陪伴,也有家人和朋友爱护支持。单车的车轮飞快愉悦的滚动,足以让我忘记去年,以及去年以前,所有不快乐的事。我来的迟了,但春天依然存在过,它留下的每一处痕迹,都证明它曾比我先来过。春天,一直不是活在春天里,而是活在胸有山海之人的心中!
想起少时,我曾极喜欢的一副陕北春景实图:山峁沟壑仿佛一夜之间,泛出一团团嫩绿、一簇簇新粉、一束束雪白。土窑对面半山腰坡洼上,湿润的黄土散发着勃勃生机,村子是背山面水的,当村人煨烧庄稼茬的青色烟雾,缭绕过地畔上那株最粉,最嫩的山桃花枝头时,小溪中的水和鱼顿时也苏醒过来。
老母鸡带着刚抱出的鸡娃儿,在溪边熟练的刨食儿。母鸡孵蛋时,母亲偷偷放在它肚子底下的三只鸭蛋,竟清一色被孵成漂亮的小黄鸭。此时、它们正自顾自跳进溪水,完成天选“游泳人”的第一次光荣使命。整个孵期,我一再忐忑它们会被孵成怪物,奇特的是没有!破壳时它们形如常态,出生后独自坚强生长,圆满完成了一只蛋壳赋予它们的斑斓生命。
也是在暮色沉沉的傍晚,我决定带上寻来的“春味儿”,去探望一位91岁的亲人。他是我先生的二爸,一位教书育人一世,值得我尊敬的老人。老父亲颤巍巍的手使用放大镜,认真给我介绍起他的一位六十岁学生,出版的文集。他全然忘记去年夏天,借给我两本读书笔记的事,只是在我背出其中段落时,露出惊讶的表情。时间果然愈来愈清醒严酷,望着那份眉宇间布满皱纹的期许,我有些自惭形愧。许久,我握住老父亲的手说:“下次来!给您读我对您书笔记的感悟。”
我走出很远,去寻找春天,返回时未曾沿着原路。人生就是要走不同的路,看不一样的风景,那些经历过的世故人情,不论对错都没有必要再重复。我们只需保证路途所遇,皆曾善待和不亏欠就好。我似乎更加沉默,并且消弭于人际,愈来愈不喜说大话,不再高调为身后爱我关心我的人,许下过于夸张的承诺。写作为滋养人的精神而存在,前路我仍需坚持、阳光和力量,我要说:“生命不止,我将岁岁从春天出发,与春同行”!
文章配图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学顾问 :魏新怀 刘虎林 高延平 刘玉东 张湛武
主 编 :刘 亮
副 主 编 :白海平 吴生斌
执行主编 :李绥宁
解说编辑 :陈 军
播 读 :赵彩云
图文编辑 :高婷婷
监制|刘亮
审核|张生燕
责编|白腾 刘强
编辑|崔春娥 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