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民政职业学院到访省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共商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为深化校社合作、拓宽学生实践与就业渠道,4月22日下午,武汉民政职业学院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副教授何秀琴、社会工作教研室主任熊薇一行到访陕西省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与基地运营机构陕西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围绕学生实习实践、就业对接、协同育人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此次座谈旨在搭建高校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桥梁,探索“校社联动”人才培养新机制。
座谈会上,陕西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任王娜对来访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服务中心的发展历程、功能定位,省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的运营成效及社工人才储备、高校合作等方面的工作成果,并强调人才培育对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性。武汉民政职业学院代表详细介绍了社会工作、民政服务与管理、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等专业的办学特色及人才培养方向,强调“实践育人”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并表示“希望能以孵化基地为枢纽,为学生搭建参与社会服务的实践平台。”
此次交流活动为后续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双方将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同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和公益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未来,陕西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将继续发挥平台作用,促进更多优质合作,为行业发展和社会服务提质增效注入新动力。
陕西省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召开共管委员会工作总结会议暨经验交流会
为促进社会组织协同发展,提升省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服务效能,4月29日,陕西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联合孵化基地共管委员会举办“陕西省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共管委员会工作总结会议暨经验交流会”。30余家入驻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发展成果,共谋未来合作。
会上,第一届共管委员会全面汇报了上年度工作,重点介绍了参与孵化基地运营管理、开展交流合作、宣传传播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并围绕“提质增效”目标,介绍了本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会议顺利完成共管委员会委员增补工作,吸纳优秀机构代表加入,进一步优化决策机制,增强共管委员会的广泛性和代表性,为孵化基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在经验交流环节,各机构代表结合自身专业领域,围绕乡村振兴、心理健康教育、养老服务创新、儿童关爱保护、社会工作实践等议题展开分享,既展现了社会组织的专业能力和社会价值,也为跨领域合作提供了新思路。
未来,陕西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将持续发挥枢纽平台作用,打造资源共享平台,促进机构间深度合作;完善孵化培育机制,提升社会组织专业能力;搭建政社沟通桥梁,推动社会组织更好参与社会治理。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强协作,共同推动陕西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
西安市乡村发展公益慈善基金会
入选2024中国公益年度记录
3月31日,以“爱与AI看见未来”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公益年会在北京盛大举行。这场公益盛会汇聚了数百位来自公益慈善领域的行动者、观察者与创变者,大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民生议题,交流公益经验,为推动公益事业发展出谋划策。本届年会由《公益时报》社主办,内蒙古老牛慈善基金会、河仁慈善基金会、阿里巴巴公益共同支持。
年会现场,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公益年度记录正式发布,《公益时报》通过对2024年全年公益领域的细致观察与深入报道,梳理出一批在公益道路上砥砺奋进的个人、企业、机构和项目。这些入选者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公益的责任与担当,在扶贫济困、乡村振兴、教育发展、灾害救援、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发光发热,为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温暖与希望,成为公益领域的榜样力量。西安市乡村发展公益慈善基金会凭借在乡村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实践与突出成效,成功入选该记录名单。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基金会过往努力的高度认可,更是激励我们在公益道路上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
副秘书长杨玲受邀参加了 “公益之于教育” 的圆桌讨论,在会上分享了基金会在乡村教育公益项目中的实践经验与创新思路,与其他嘉宾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公益力量,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陕西省社会工作协会举办“家庭社会工作专业督导实务操作强化培训与总结”
4月9日—4月11日,陕西省社会工作协会举办的家庭社会工作专业督导实务操作强化培训与总结在西安圆满落幕,全省36名具有实务经验的家庭社会工作督导和一线社会工作者参加了此次培训。协作者带领大家以小组讨论和分享的形式一起总结了督导实务中的经验、效果和困惑,参与的一线社会工作者也分享了自己接受督导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培训期间,参与学员互动交流氛围热烈,学员们彼此借鉴经验,共同探讨创新方法。培训最后,协作者进行了全面总结,激励大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此次培训不仅是对前期培训和实务操作的总结和提升,更是进一步强化了学员在行业内交流沟通的平台。参与学员表示,将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归岗位,在家庭社会工作领域继续深耕,一起同行,为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陕西白手杖视障服务中心
举办“看见” 无障碍观影及走进大学开展助盲志愿服务宣讲
光影传递力量,爱心打破隔阂。4月9日,由陕西白手杖视障服务中心、西安市电影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影地缘文化研究基地主办,西安盛典长安瑞象影院管理有限公司承办的“看见”无障碍观影活动举办。200位听障朋友与助残志愿者走进长安国际影城(静安奥莱店)观看 《不说话的爱》,搭建一座通往无声世界的桥梁,一同走进聋人群体的情感天地。影片不仅让观众深入了解聋人群体在社会中的挣扎与坚持,更唤起了社会对聋人群体的关注与思考。
陕西白手杖视障服务中心与长安大学经管学院签订志愿服务合作协议,并开展志愿服务培训会,并陆续走进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空军军医大学、西安思源学院等7所学校开展助盲志愿服务宣讲并建立助盲志愿服务合作机制。
陕西白手杖视障服务中心走进高校开展志愿服务培训,不仅有助于提升高校学生的助残意识和技能,促进残健融合和社会包容,还能推动志愿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增强高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陕西省曙光应急救援协会
2025年春季应急救援专业培训圆满完成
为了提高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的专业技能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2025年4月11日—13日,陕西省曙光应急救援协会2025年春季应急救援专业培训在我省渭南市富平县公共实训基地如期举行。经过紧张有序而严格的两天训练、学习和考核,来自全省362名队员及56名基层指挥员,出色地完成了各项训练任务和学习目标。
此次训练内容按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协会《应急救援员》五级即PRIA 职业救援教练联盟 “应急响应人”标准课程和山地(绳索)救援技术(四级)为主。此次培训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包含概述(法律法规、制度 )、灾害预防与应急准备、消防与设备控制、医疗急救、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人工搜索和营救、高效组织、心理疏导、绳索技术与个人防护、背负系统调节、地形图识别、搜索方法、绳索救援技术、伤病员解救及考核环节,来实现队员们对灾害性突发事件的有效应对,旨在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基层应急救援队伍。曙光救援在全面提升基层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建设方面,一、强化应急救援演练,坚持实战导向编制训练计划,提高队伍抢险救援能力。二、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完善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的培训机制,注重管理人员应急决策指挥能力培训和救援人员综合素质培训,整体提高队伍应急处置能力。三、完善基层救援队伍运行机制,加强应急救援队伍间的协调配合。
应急救援,十万火急,刻不容缓。让我们齐心协力,积极投身应急救援知识学习,全力提升应急救援实战能力,共同为构建安全、和谐、稳定的美好社会环境贡献磅礴力量!
陕西省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财赋启行 走进陕西延长”投教公益活动
圆满收官
4月15日,协会携手鹏扬基金、蚂蚁投教基地、蚂蚁基金,联合延长县初级中学、佰特公益在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初级中学成功举办了“财赋启行 走进陕西延长”投教公益活动。延长县人民政府作为本次活动指导单位,县委常委、副县长郝文强莅临出席,县教育局、团县委、证券时报等单位相关人员出席了活动。
为积极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110号)中 “加强投资者教育,将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号召,深入践行证监会与教育部联合签署的《关于加强证券期货知识普及教育的合作备忘录》(证监发〔2019〕29号),活动聚焦在校青少年开展财商教育。户外财商嘉年华贴合师生生活融入文体、文创活动;增设模拟直播带货等环节,借“财赋币”让学生体验经济运作学习财经知识。佰特公益讲师现场授课,同学们分组模拟、竞赛答题互动热烈。座谈会上,陕西基金业协会秘书长哈立新称“投教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契合乡村振兴目标,且点明青少年财商教育的三方面作用。
近年来,基金行业机构持续助力当地教育帮扶。鹏扬基金捐建了“金鹏电教室”、设立了“金鹏公益助学项目”;蚂蚁投教基地和蚂蚁基金捐助了主题投教桌游并联合佰特公益提供培训赋能。团县委为鹏扬基金和蚂蚁投教基地颁发荣誉证书。
西安市未央区环保志愿者协会开展应急志愿服务助力社区平安建设
4月15日,壹基金安全家园城乡社区综合减灾志愿服务项目经验交流会暨安全家园·三一响应公益项目(西安·未央)培训成果汇报会,在未央湖街道芳泽社区举行。陕西省社会组织孵化基地,陕西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作为技术支持方,西安市未央区环保志愿者协会工作人员在培训成果汇报阶段,以队员队列队形训练、队员宣誓、自我防护、灾难医疗紧急包扎、椅子搬运、自制担架转运伤员、双人灭火和救生艇动力安装等活动,向大家汇报培训成果。在芳泽社区应急救援物资体验馆视察交流过程中,大家通过沉浸式体验应急救援物资观看、体验和交流,深入了解应急救援设备常态化在社区应急科普志愿服务宣传教育和实际灾害应对中的关键作用,务实生动的芳泽社区应急救援物资体验馆创新模式,为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陕西首个“社区应急志愿服务培训学院”的成立,让我们看到中共未央区委社会工作部和未央区应急管理局的创新成果,期待在中共未央区委社会工作部和未央区应急管理局的关怀指导下,在社区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力量的有序参与下,未央应急志愿服务事业将迎来新发展。依托社区需求和资源建立未央区首个“工程机械应急救援志愿服务中心”,以芳泽社区为中心,研究本社区、周边社区和未央区社区应急志愿服务需求,开发设计“工程机械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项目,培养工程机械类应急志愿服务指挥人员,在社区志愿服务队的积极参与下,发挥社区志愿者救援队的优势,做好公众参与机制的建设,陪伴每个生命在韧性社区建设中获得最温暖的幸福感。
教育部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考试2024年度优秀试点院校表彰暨2025年考试工作推进会顺利召开
2025年4月15日,陕西天健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在线上召开教育部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考试2024年度优秀试点院校表彰暨2025年考试工作推进会,鉴定中心徐民利主任宣读了2024年度教育部“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西北地区试点表彰文件,董金彪主任对2024年度考试工作进行了总结,对考试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优化指导,确保今后的考试工作顺利开展,并对2025年的考试工作进行了安排,同时也邀请了2024年度获得优秀试点院校荣誉表彰的院校负责人进行考试工作的经验分享。
会上董金彪主任强调,优秀试点院校的贡献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创新教学模式,将国家标准与行业需求结合,培养高素质养老护理人才;二是积极参与职业技能竞赛与评估培训,如国家级老年人能力评估项目及区域性服务实践;三是为养老机构输送了大量通过严格等级认定的专业人才,助力区域养老服务品质提升。
此次表彰也肯定了院校在推进养老护理专业化、标准化人才培养中的示范作用,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与职业技能等级认证的协同发展。
陕西双拥书画院走进高校开展“书画艺术与国学文化”交流讲座
2025年4月16日下午2点半,陕西海棠职业学院内气氛热烈,由西安海棠职业学院与陕西双拥书画院、陕西国学时代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艺术国学讲座在西安海棠职业学院礼堂隆重举行。陕西双拥书画院杨芳代领术家为活动增添浓厚艺术氛围。
西安海棠职业学院礼堂宽敞明亮,八十五岁的肖云儒学者神采奕奕坐在台前侃侃而谈,身后大屏上 “我走丝路:三热 三知 三心” 等内容清晰展现。这是对八万里丝路行程的深度总结,从 “历史丝路 世界第一路”的深度剖析到“我走丝路”肖老3 次汽车全程、14 次飞机,3次三海轮,50国百城八万公里等行程概况,到三热三知三心的感悟提炼,仿佛带领我们重走丝路。感受那一路的热情、认知与心意,领略丝路独特魅力与深厚内涵。活动中,陕西双拥书画陪积极参与书画讲座与交流。艺术家为海棠职业学院赠送精心创作的书画作品。这些涵盖书法、国画等多种形式的作品,饱含着艺术家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精神,为海棠职业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活力。
诵读宋馨人生格言 点亮青少年心灵之光
——郑州时代科技中等专业学校教育教学交流会开展特色朗读活动
4月17日,郑州时代科技中等专业学校教育教学交流会现场洋溢着蓬勃朝气,一场以宋馨妈妈《青少年人生格言》为主题的朗读活动精彩上演。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的创新实践,此次活动通过经典诵读的形式,为学生注入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引发全校师生热烈反响。
活动中,各班学生精神饱满、声情并茂,以铿锵有力的语调齐声朗读宋妈妈《青少年人生格言》中的经典语句:“我是最棒的,我最优秀,我一定能成功……”这些由中国公益人物,全国著名心理学教育家宋馨创作的励志箴言,围绕自信培养、情绪管理、责任担当,感恩感谢,不怕困难等主题,用简洁明快的语言传递青少年成长智慧。
学生们富有感染力地朗读,将激励文字转化为直击心灵的力量,现场不时响起热烈掌声。宋妈妈格言朗读结束后,教师代表结合日常教学经验,深入解读了宋妈妈《青少年人生格言》的内涵与实践意义,并引导学生将积极心态融入学习与生活。
互动环节中,不少学生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宋妈妈这些格言让我更有勇气面对困难”“每天朗读一遍,感觉充满了动力”。“宋馨老师的人生格言兼具思想性与感染力,通过朗读的形式,实施开放教育,能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激励,提升抗压能力和自我认同感。”参与活动的教师表示。
学校负责人也强调,未来我校将把宋妈妈《青少年人生格言》诵读纳入常态化德育课程,持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文化育人相结合的创新路径,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此次活动不仅是郑州时代科技中等专业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生动实践,更是一次为青少年心灵赋能的有益尝试,展现了学校在培养德才兼备技能人才道路上的积极探索。
陕西秦怀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
“携手同行,共赴康复”趣味游园会活动
社工在日常服务及与医护人员的沟通过程中了解到,大部分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在住院康复、照护及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压力与消极情绪,为了帮助大家重拾康复及生活乐趣,增强社会参与感以及增加互动交流的机会。2025年4月17日,陕西秦怀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富平县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及骨科共同开展了“携手同行,共赴康复”趣味游园会活动,吸引了55名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参与。
本次活动设置了“共绘康复树”“欢乐套大鹅”“蒙眼画脸”和“纸杯叠叠乐”等多个环节,将康复理念融入趣味游戏之中,为住院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和相互交流的平台,有效缓解参与者们身心压力,提升康复信心,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与认可。之后,社工也会继续在科室开展相应服务,为患者的康复之路保驾护航,以人性化、专业化服务助力患者走向身心共愈的春天。
陕西省帮帮乐乡村发展协会在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旧址博物馆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激励全体党员和会员追随红色足迹,重温革命岁月,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凝聚公益力量,助力乡村振兴。4月18日,陕西省帮帮乐乡村发展协会组织党员、入学积极分子和协会理事会成员25人在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旧址博物馆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
走进博物馆,馆前碑石上“红色熔炉”四个大字格外醒目,青砖黛瓦的原始苏式校舍以及茅草亭、辘轳水井、校训碑等遗存古朴典雅,诉说着曾经的峥嵘岁月。博物馆内的照壁上,写着西北民大十六字校风“艰苦朴素,团结互助,实事求是,忠诚老实”。在一个个展台、一件件实物前,大家驻足观看,聆听讲解,深深被烙满历史印记的文字、照片所吸引,被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的事迹所感动。大家跟随博物馆讲解员在“红色熔炉”中重温红色记忆,认真学习了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办学的历史变迁,参观了解了艰苦朴素的办学条件,深入体会了西北人民革命大学继承革命传统、弘扬延安精神的光辉历程。
参观学习后,大家一致表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旧址博物馆生动再现了革命时期干部教育的峥嵘岁月,我们要认真学习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教职工和学员们艰苦奋斗、积极向上、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革命事迹,在今后的工作中坚定理想信念,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在助力乡村振兴和社会公益事业中做贡献。
陕西省少年儿童文化研究会主办少儿口腔健康公益讲座
近日,为迎接第19个“世界口腔健康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精神,陕西省少年儿童文化研究会联合西安市高新第二初级中学共同举办了“口腔健康才能身心健康”公益讲座。本次活动特邀知名口腔健康专家王洪艳副主任医师担任主讲嘉宾,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生动实用的口腔健康知识科普。
活动现场,王洪艳副主任医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解了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通过趣味动画和实物演示,详细介绍了儿童常见口腔问题的预防方法。在互动环节,王医生手把手教孩子们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并特别强调了“预防大于治疗”的健康理念。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孩子们积极参与互动问答,展现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作为本次活动的承办方,西安市高新第二初级中学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全校师生积极参与。通过公益讲座专业宣讲,师生们进一步认识到口腔健康的重要性,树立了“预防大于治疗”的科学理念。
陕西省少年儿童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张觉天表示:“少年儿童健康是民族未来的基石。我们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未来研究会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联合更多的中小学和相关医疗机构,推动少年儿童健康教育常态化发展。
来源: 陕西省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共管委员会
编 辑: 杜 雪
校稿: 王 婷
审核:胡 妍
陕西社会组织
电话:029-8520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