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或许将迎来大结局,普京主动示好,小泽能否欣然接受呢?

据新华社莫斯科5月11日消息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地时间11日凌晨对媒体发表声明,提议俄乌双方于1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无条件重启直接谈判。



随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说,乌方期待12日起俄乌实现全面持久停火,他15日将在土耳其“等候”普京。

现在乌克兰已经被打怕了,泽连斯基只关心能否停火的问题,话语中都是像在诉苦:可以谈判,但是请先停火。

这句话并非放低姿态,而是小泽自己认为的底线。



按照乌克兰方面的说法,已向俄方提出条件:必须从5月13日起停火30天,之后再进入正式谈判。

泽连斯基希望用这30天,换一个能坐下来好好谈的环境。

而普京抛出的“无条件”谈判提议,并没有明确提及是否同意停火,但是俄方也同意会考虑建议。

俄乌冲突由来已久,如今终于可以看到一点希望,从2022年战争爆发至今,俄乌双方已经交锋三年多。



谈判也曾进行过,曾在伊斯坦布尔面对面坐下过一次,那次谈判因为战事紧张以及各方干预而中断,此后俄乌冲突加剧,直接导致对话冻结。

现在伊斯坦布尔再次被选为谈判地点,土耳其表态愿意提供平台,也愿意充当中立方。

5月15日,双方代表是否赴约,目前尚无定论。

但可以明确一点,乌克兰提出的“停火优先”,正是谈判能否推进的关键。站在乌克兰立场,谈判如果在战争暂停的前提下进行,否则代表团话语权降低很少。



而对于俄罗斯来说,是否愿意在不设置前提下停火,还取决于另一个因素:乌克兰东部地区的资源控制问题。

乌克兰东部,特别是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以及扎波罗热地区,拥有大量金属矿、煤炭和稀土资源。这些资源不仅是乌克兰经济命脉,也关乎西方国家对全球产业链的控制。

尤其稀土,这类元素是现代军工产业的核心部分——导航系统、导弹、战斗机、新能源设备无一例外依赖它。



俄罗斯即便已经控制部分矿区,也迟迟不愿放松军事压制。而且乌克兰与美国签署《关键矿产协议》,美方承诺将支持乌克兰稀土产业发展。

因此普京提出谈判,却始终没有松口停火。他希望保留军事压力作为谈判筹码,避免在未达成协议前,失去控制东部矿区的优势。

泽连斯基当然明白俄罗斯的意图。所以他提出30天停火的诉求,一方面是为谈判制造基础,另一方面也是想稳住东部防线,防止俄军借“和谈”之名发起新一轮攻势。



这种相互提防的状态,使得本应是缓和信号的“谈判提议”,添加了很多不确定性。

谈判难,停火更难。

战争带来的资源争夺,在悄然左右着冲突的发展方向。欧洲原本是俄罗斯主要的能源出口市场,但因战事和制裁,俄欧能源合作几乎中断。

为了填补空白,俄罗斯转而加强与中国和印度的能源贸易合作。中国已成为俄罗斯天然气和原油的重要进口国,且不断推进与俄方的管道和港口合作。



印度则大量采购俄原油,用于炼化后出口。这在短期内缓解了俄罗斯的能源压力,但无法完全替代欧洲市场的规模与稳定性。

换句话说,俄罗斯虽然找到了“替代市场”,但也失去了对欧洲的长期能源话语权。这就是俄罗斯不愿意简单停火的另一个原因。

于是需要用战场上的主动权,为争取更多的利益空间。普京的“无条件谈判”表态,看似松口,实则依旧保持着紧绷状态。



乌克兰这边,则面临多重压力。

国内战事不断,民众疲惫、经济紧张、基础设施破坏严重。同时,西方盟友也在背后不断传递信号,既要乌克兰坚守领土完整,又希望早日停战以降低欧洲安全成本。

目前来看停火建议,估计是很难达成。

据俄罗斯国防部通报,5月11日俄军在多地对乌方军事设施展开空袭打击,包括乌军的弹药库、维修点以及无人机仓库。



乌军同日通报称,其部队在库尔斯克、哈尔科夫和顿涅茨克方向共击退俄军进攻超过150次。俄乌冲突仍在高强度阶段,谈判或许只是表面的动作。

这也能体会到泽连斯基要求停火的意思——他不是要求俄罗斯妥协,而是在战争和外交之间苦苦寻找一点喘息的空间。

谈判如果继续拖延,战线可能还会变。

而谈成之后,能否停战,又是另一道难题。



这就是当前俄乌局势的核心问题:谁都说愿意谈,但谁也不愿先退一步。

普京与泽连斯基,一个打着谈判旗号夺资源,一个托着民意底线等停火。

在伊斯坦布尔的谈判可能休战些许时日,但距离真正的终局,或许还远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