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家里只剩下四面墙和三个人。”她站在客厅中央,手里捧着一本旧存折。

“这里面有多少钱?”张强的声音忽然变得干涩,像一张旧纸在风中摩擦。

“我没看,你自己看吧。”小林将那本存折递了过去,看着继兄的手微微颤抖。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张强的眼眶瞬间湿润,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母亲倚在门框旁,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空气中弥漫着老父亲的气息,他离开了,但好像又从未离开。

“爸,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小林在心里默念,泪水终于夺眶而出……



01

灵堂里的白烛摇曳,老张的遗像被花圈环绕。

烛光映照下,照片中那双眼睛似乎还在注视着众人,带着生前那种不易察觉的关切。

小林站在灵堂前,目光落在那张已经有些泛黄的照片上。

她记得这张照片是五年前单位给老张颁发“模范工人”奖章时拍的。

当时他坚持不肯笑,说正经场合就该有正经样子,这让摄影师颇为无奈。

照片中的老张穿着一件深蓝色的中山装,表情严肃,目光平静,就像他生前的模样。

那件中山装是他珍藏多年的,只在重要场合才会穿出来。

小林还记得,每次老张穿上它,都会站在镜子前仔细整理衣领和袖口,那是他少有的讲究时刻。

十年前,母亲带着她改嫁到老张家,从那时起,这个不苟言笑的男人便成了她的继父。

老张是机械厂的工人,手上常年带着厚厚的茧子。

每次吃饭时,小林都能看到那双粗糙的手,上面布满细小的伤痕,那是车间里金属碎屑留下的印记。

葬礼上的人不多,老张生前话少,朋友也不多。

他总是早出晚归,很少参与邻里聚会,休息日也常常一个人在家里摆弄他那些旧工具。

小林曾经以为他是不合群的人,后来才发现,他只是习惯了沉默,就像他的工作一样,专注而不张扬。

来的大多是街坊邻居,他们带着鲜花和悲伤的表情,轻声向母亲表示慰问。

小林注意到,大妈们手帕擦拭眼角的动作并非做作,那是真实的哀伤。

原来在这个小区里,老张虽然话少,却总是用行动帮助着他人——修理老王家漏水的水龙头,帮李大爷换掉摇晃的门把手,为单身的赵阿姨安装防盗锁。

这些小事在他生前从未提起过,如今却从邻居们的低语中一一浮现。

小林站在一旁,接过邻居递来的纸钱,心里涌动着复杂的情感。

纸钱上印着传统的纹样,那是老一辈人的传统,就像老张本人一样,朴素而不失庄重。

她记得老张曾经对这些传统持保留态度,说是迷信,但现在,这些纸钱却要为他送行。

老张去世已经三天了,她的眼睛干涩,却流不出一滴眼泪。

医院的电话是凌晨打来的,说老张因心脏骤停而离世。

当她和母亲赶到医院时,他已经安静地躺在那里,脸上的表情出奇地平和,好像只是睡着了。

她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哭,毕竟在这十年里,她和老张之间始终隔着一层若有若无的膜。

那不是仇恨,不是厌恶,而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隔阂。

老张很少主动与她交谈,每次吃饭都是埋头吃饭,偶尔抬头看她和母亲一眼,又迅速低下头去。

但每到她考试前夕,桌上总会多出一杯热牛奶,她知道那是老张放的,因为母亲从不会在深夜起床。

“人来了不少。”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小林转过身,看到张强站在那里,他的眼睛红肿,显然是哭过。

昨晚小林经过他房间时,听到了压抑的呜咽声,像是担心吵醒他人,又像是不愿展示自己的脆弱。

这与她印象中那个倔强固执的张强判若两人。

张强比小林大五岁,是老张的亲生儿子。

当年母亲带着小林搬进来时,张强刚刚大学毕业,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充满抵触。

他曾经整整一个月不与小林说话,目光相遇也会立刻移开。

老张发现后,把张强叫到屋外谈了很久,回来后虽然张强依然沉默,但至少会在递东西时叫她一声“小林”。

他穿着一身黑色的西装,脸色苍白,眼神中带着悲痛和疲惫。

那是老张去世前不久才给他买的西装,为了参加单位的年会。

老张那天破天荒地笑了,说儿子终于像个正经人了。

现在,这件西装却成了送别父亲的丧服。

“嗯。”小林简单地应了一声,然后又转过身去面对灵堂。

她想说些什么,但所有的话语在喉咙里打了个结,最终只化作一声叹息。

兄妹二人就这样站在那里,沉默地看着老张的遗像,谁也没有再说话。

这沉默与平日不同,不再是尴尬和回避,而是一种共同的哀思。

小林想起老张生前最后一次与她的对话,那是上周她生日那天,他破例买了一个小蛋糕,放在她房门口,然后轻轻敲了敲门就走了。

当她打开门,只看到了蛋糕和一张字条:“生日快乐。”简单的三个字,却是他们之间少有的温情时刻。

02

母亲走过来,站在他们中间,眼睛红肿,嘴唇哆嗦着。

她穿着一身黑色的套装,整个人似乎一夜之间老了十岁。

自从老张去世,她就没怎么合过眼,整日在灵堂前忙碌,仿佛只有这样才能缓解内心的痛苦。

“你爸一直希望你们能好好的。”母亲低声说道,声音哽咽。

她曾经告诉小林,老张虽然对她不苟言笑,但在心里早已把她当成自己的女儿。

每次小林晚归,他都会站在窗前张望,直到看见她平安回来才会离开。

小林没有回应,只是握了握母亲的手。

这些年母亲的手变得粗糙了,上面的青筋更加明显。

她和老张结婚后,放弃了原来的工作,在家专心照顾这个新组建的家庭。

张强也没说话,只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他的视线落在父亲的遗像上,眼神复杂。

小林知道,张强与父亲之间也有诸多误解,特别是在他选择职业的问题上,两人曾经争执不下。

老张希望儿子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而张强则向往自由职业。

最终老张妥协了,但那段时间的冷战在家里留下了无形的裂痕。

葬礼在沉默中进行,就像老张生前的性格一样,没有太多的言语,一切都按部就班。



僧人的诵经声回荡在灵堂中,伴随着偶尔的抽泣声,构成了一曲悲伤的挽歌。

小林的记忆不自觉地回到十年前。那时她才十二岁,对于母亲再婚这件事充满恐惧和不安。

父亲去世后,她与母亲相依为命,突然要接受一个陌生男人成为新的家庭成员,这对她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那是一个夏天的下午,蝉鸣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香气。

母亲牵着她的手,站在老张家的门口。

她记得自己穿着一条浅蓝色的裙子,脚上的白色帆布鞋已经有些发黄,那是她最喜欢的一双鞋子。

“这是张叔叔,以后他就是你爸爸了。”母亲说这话时,声音中带着一丝忐忑。

她的手微微颤抖,眼神中充满期待和不安。

小林抬头看了看站在门口的男人。

阳光从他背后照射过来,给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轮廓,却也在地上投下了一片长长的阴影。

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脸上的表情严肃中带着一丝局促。

那双手粗糙而有力,在门框上微微收紧,显示出他内心的紧张。

“进来吧。”老张简短地说道,然后让开了门口的位置。

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像是长期在嘈杂环境中工作所致。

屋子里很整洁,但显得有些空旷,墙上挂着几张老照片,家具也都是些年头较长的老物件。窗台上摆着几盆绿植,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那是这个家中少有的活力来源。

“这是我儿子,张强。”老张指了指坐在沙发上的年轻人。他的动作有些僵硬,好像不太习惯介绍家人给他人认识。

张强看起来二十出头,穿着一件皱巴巴的T恤,表情不太友好。

他上下打量了小林一眼,然后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小林注意到他的眼神中带着警惕和评估,像是在判断这个突然闯入他生活的小女孩会给家庭带来什么变化。

“你好。”小林低声说道,握紧了母亲的手。

她感到一股陌生感从心底升起,这个地方虽然整洁,却没有一丝温暖的气息,与她和母亲原来的小家形成鲜明对比。

就这样,她和母亲搬进了老张的家,开始了新的生活。

最初的日子并不好过。

张强对她们母女的到来显然不太欢迎。

他经常在家里大声说话,故意制造噪音,有时甚至会在小林面前抢走电视遥控器,换到他喜欢的频道。

“这是我家,我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每当小林抗议时,张强总是这样回应。

老张对此并不多说什么,只是偶尔皱眉看着张强,但也仅此而已。

母亲则总是站在中间调解。

“强子,小林还是个孩子,你让着点。”母亲会这样劝说。

“她都十几岁了,怎么还是个孩子?”张强会反驳,“我这个年纪已经帮我爸干活了!”

这样的争吵在最初的几年里几乎每天都会上演。

老张总是沉默地看着这一切,很少插手。

小林不知道老张是不是偏向自己的儿子,但她能感觉到老张并非不关心她。

有一次,小林放学回家,突然下起了大雨。

她没带伞,只能在学校门口的屋檐下躲雨。

就在她犹豫要不要冒雨跑回家时,一把黑色的大伞出现在她面前。

“回家。”老张站在雨中,简短地说道。

小林愣了一下,然后钻到伞下。

03

两人一路无言,只听见雨水打在伞上的声音。

回到家后,小林小声道了谢,老张只是点了点头,然后回到自己的房间。

那一刻,小林感到心里有什么东西松动了一下,但她还是保持着距离。

毕竟,在她心中,老张终究只是母亲的丈夫,而不是她的父亲。

葬礼结束后,亲友们陆续离去,家里只剩下小林、母亲和张强三人。

气氛更加沉闷,彼此之间的交流也更少了。

张强忙着处理后事,和母亲一起清点老张的遗物。

小林则在一旁默默帮忙,整理一些琐碎的物品。

“爸的东西不多。”张强翻看着老张的衣柜,里面只有几件换洗的衣服和两双鞋。

“你爸一直很节俭。”母亲叹了口气,“从我认识他那天起,他就是这样。”

小林听着他们的对话,手中整理着老张的书桌。

书桌上放着一些旧报纸和几本工厂技术手册,还有一个小铁盒,里面装着一些零件和工具。

这些东西看起来都很普通,就像老张这个人一样,普通到几乎让人忽略。

“这件外套……”张强从衣柜里拿出一件深灰色的呢子外套,声音突然变得有些哽咽。

“怎么了?”母亲问道。



“这是爸最喜欢的一件外套,他穿了好多年了。”张强轻抚着外套,“我小时候,每次爸带我出去,都会穿这件。”

小林看着张强抚摸那件外套的样子,心里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

她想起老张穿着那件外套的样子,高大的身影在冬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温暖。

“我想把这件外套留下来。”张强说道,眼睛里闪烁着泪光。

小林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她注意到书桌的抽屉里似乎还有什么东西。

她拉开抽屉,里面放着一些文件和一本红色的小册子。

小林拿起那本小册子,发现是一本存折。

存折看起来有些年头了,封面已经磨损,边角也有些卷曲。

她没有打开看,而是放在一旁,继续整理其他东西。

晚饭时,三人坐在餐桌前,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沉默。

母亲做了几个简单的菜,但谁都没什么胃口。

“我在想,”张强突然开口,打破了沉默,“爸的房子怎么处理。”

小林抬起头,看了张强一眼,没有说话。

“这房子是爸的。”张强继续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防备,“按理说应该归我。”

“强子,”母亲放下筷子,“你爸生前没有说过这方面的事。”

“但这是常识,不是吗?”张强的语气有些激动,“爸的财产应该由我来继承。”

“我们没打算和你争什么。”小林终于开口,声音平静,“但这里也是我和妈妈的家。”

“我知道,我不是那个意思。”张强有些尴尬地解释,“我只是想把事情说清楚。”

“现在说这些还太早。”母亲叹了口气,“你爸才走,我们先缓缓。”

张强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小林低头吃饭,心里却在想着那本红色的存折。

她不知道那里面是否有钱,如果有,张强是否会像对待房子一样,提出要独占。

吃完饭后,小林回到自己的房间。

她的房间不大,但很整洁,墙上贴着几张她喜欢的海报,书桌上放着一些书和化妆品。

这个房间是她来到老张家后,老张特意腾出来给她的。

当时老张把自己的一些东西搬到了杂物间,把这间稍微大一点的房间给了她。

小林躺在床上,回想着和老张相处的点点滴滴。

那些记忆像是被蒙上了一层薄纱,模糊不清,却又真实存在。

有一次,她生病了,高烧不退,母亲正好出差不在家。

老张二话不说,背起她就往医院赶。

那天晚上医院的人很多,他们排了很久的队。

老张一直站着,让小林坐在椅子上。

当医生终于叫到他们的号码时,老张才松了一口气。

回家的路上,小林迷迷糊糊地靠在老张的背上,听见老张粗重的呼吸声。

“谢谢张叔叔。”小林小声说道。

“叫爸。”老张简短地回应。

小林没有再说话,只是默默地闭上了眼睛。

那一夜,老张守在她的床前,每隔两小时就给她量一次体温,直到天亮。

还有一次,张强从外地回来,情绪很低落。

小林偷听到张强在房间里和老张说话,原来是他做的小生意赔了钱,欠了一屁股债。

“爸,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张强的声音中带着哭腔。

“多少钱?”老张问道。

“三万。”张强回答。

“我这里有两万。”老张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叠钱,“剩下的,我再想办法。”

“这是你的退休金吧?”张强犹豫着。

“拿去吧,”老张说,“钱没了可以再挣,你要是垮了,就真完了。”

张强接过钱,眼泪流了下来。

04

小林在门外听着这一切,心里有些震动。

她知道那两万块钱是老张辛苦攒下的,那是他大半年的退休金。

老张的生活一向简朴,很少有什么额外的开支,就连过年过节都舍不得多买几件衣服。

而现在,他却毫不犹豫地把钱给了张强。

小林不知道如果换作是自己,老张会不会也这样毫不犹豫地拿出钱来。

这个念头让她感到有些酸楚,但她很快就把这种感觉压了下去。

几天后,张强提出要整理老张的遗物,准备搬出一些不需要的东西。

“这些书和工具你们留着也没用,”张强说,“我找人来搬走。”

“等等,”小林突然开口,“我想看看这些东西。”

张强皱了皱眉,“有什么好看的?都是些旧物件。”

“就算是旧物件,那也是爸的东西。”小林说完这句话,自己都愣了一下。

这是她第一次在张强面前称呼老张为“爸”。

张强也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点,但他没有说什么,只是耸了耸肩,“随你便。”

小林开始翻看老张留下的东西。

大多数都是些工具书和零件,还有一些老照片。



照片中的老张年轻时看起来很精神,站在工厂的机器旁,脸上带着自豪的表情。

小林第一次看到老张笑得这么开心,这让她感到有些陌生。

在她的记忆中,老张总是一副严肃的表情,很少露出笑容。

就在她准备放下照片时,一个信封从相册中掉了出来。

小林捡起信封,发现里面装着一张证书。

证书上写着“技术革新奖”,日期是三十年前,落款是老张曾经工作过的工厂。

“这是什么?”小林忍不住问道。

张强走过来,看了一眼证书,“哦,这个啊,是爸年轻时在工厂里发明了一种新工艺,获得的奖励。”

“他从来没提过这事。”小林有些惊讶。

“爸不喜欢说这些,”张强解释道,“但他年轻时在工厂里很有名,大家都叫他'张师傅'。”

小林听了这话,心中有些震动。

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对老张的了解太少了。

这个在她眼中沉默寡言的男人,曾经也有过自己的荣光和骄傲。

而这一切,都被时间和他的沉默掩盖了起来。

当晚,小林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她想起了那本红色的存折,决定明天再仔细看看。

第二天一早,小林起床后,发现张强已经在客厅里忙碌了。

“我准备把爸的一些衣物捐给附近的敬老院,”张强说,“你有什么意见吗?”

小林摇了摇头,“没有,挺好的。”

张强点了点头,继续整理衣物。

小林走到书桌前,拉开抽屉,拿出那本红色的存折。

存折的封面已经有些褪色,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折痕,看起来被翻阅过多次。

小林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打开存折。

她觉得应该把这件事告诉母亲和张强,毕竟这是老张的遗物,她不应该私自查看。

“妈,张强,”小林走到客厅,手里拿着存折,“我在爸的抽屉里发现了这个。”

母亲和张强都抬起头,看向小林手中的存折。

“这是什么?”母亲问道。

“好像是一本存折,”小林回答,“我觉得应该一起看看。”

张强放下手中的衣物,走过来,“给我看看。”

小林没有立即递过去,而是看了母亲一眼。

母亲点了点头,小林才把存折递给张强。

张强接过存折,手指轻轻摩挲着封面,仿佛在感受上面的纹理。

“这是爸的存折,”张强低声说,“我小时候见过。”

他缓缓打开存折,眼睛扫过里面的数字。

突然,他的表情凝固了,眼睛睁大,嘴唇轻轻颤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