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月光盛宴,把千年的山、水、诗、哲酿成70分钟的光影醉意,而作为观众的我们,透过《月映武夷》,在武夷山里,与月光、山水共舞。


图源:月映武夷山

近年来的一些“沉浸式”演绎风靡全国。《印象大红袍》演出“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的意蕴;闽江畔的船政旧址上,《最忆船政》让有着159年历史的船政传奇更具穿透时空的力量;泉州首个大型沉浸式演艺项目《偶遇世界·因为刺桐》也将以泉州文化底蕴筑基,唱响戏窝子新腔......


图源:最忆船政

沉浸式演绎,不仅让文物“开口说话”、让典籍“翩然起舞”,更以“文化超链接”模式催生文旅新业态。“一台戏引爆一座城”,我们也欢迎屏幕前的你来福建,沉浸式感受福建满满的文化底蕴。


图源:印象大红袍


自5月1日首演以来,《月映武夷》凭借世界单体最大室内水幕舞台和朱子文化的沉浸式演绎,备受好评,更是获得央视新闻联播盛赞“创新性演绎新空间”。


5月6日起,南平居民专属福利重磅上线——门票买一送一,我们诚邀各位小伙伴来福建共赏“双世遗”的科技活化,感受朱熹笔下“月映万川”的哲思与浪漫。


山水为幕,文化入魂。45米超长水幕,自穹顶飞流直下,舞台瞬息万变,仿若武夷山溪,或为坚岩石壁,或作氤氲迷雾。水幕之上,朱熹手稿化作流转星轨,建本雕刻随波浮沉,傩戏面具裂为数据粒子。


以上3图源:月映武夷山

当“千江映千月,千月复归一”的呐喊响彻剧场,群演的油纸伞旋出万千水晕,与坠落的巨型月轮交相辉映。朱熹掬起一捧水,喜极而泣——那一刻,在雨水与心潮的激荡中产生了共鸣,是山水之美的邂逅,亦是理学之韵的叩问。


图源:张立庆

光绘丹青,宋画入境。270° 环形巨幕,全息投影如神来之笔。丹霞化经卷,建盏成星河。当月光屏自天垂落,威亚舞者翩若白鹭。观众置身其中,仿若踏入宋画,触摸 “月映万川” 的宇宙奥秘。



道具幻化,梦启八闽。舞台中央,干燥的青石板瞬间化作碧波荡漾的九曲溪,裸眼3D水幕投影将《千里江山图》的意境“泼墨”于现实。玉女峰在光影中流转,建盏窑火与数字星河碰撞出千年火花,观众仿佛置身“丹崖飞瀑”与“理学宇宙”的交界处。



图源:闽声文化

在“鉴天、叩山、家礼、悟心”四大篇章中,完成一场从“看山看水”到“见天见地见自己”的灵魂觉醒。你我皆是历史的续写者,亦是未来的开篇人。



图源:月映武夷


作为张艺谋“印象系列”代表作之一,《印象大红袍》以武夷山为幕布,以茶文化为灵魂,通过360度旋转观众席和震撼的声光电技术,讲述千年茶史与武夷人文。


图源:闽北日报

从2010年3月29日起,《印象大红袍》共演出6370场,接待885万观众。从初见惊艳,到福建知名文旅IP,《印象大红袍》已然成为武夷山炙手可热的文化名片。


因茶而生,一场山水与文化的觉醒。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演出将15块电影银幕矩阵式嵌入自然山水,配合灯光变幻增强夜间视觉冲击力,创新打造360度旋转观众席,融合传统民乐与现代交响,融入喊山祭茶仪式等民俗,再现制茶、斗茶、运茶、贩茶等场景,以质朴表演传递真实茶人生活。


演绎茶文化,一场继承与发扬的叙事。焚香静气、叶嘉酬宾、活煮山泉、孟臣沐霖、乌龙入宫、乌龙入海、悬壶高冲……武夷山是著名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2021年,武夷茶艺正式入选南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上3图源:人民网@李唯一

演出中,茶艺不再局限于程式化的表演。少女以长嘴铜壶斟茶,水流如虹,展示“茶道如水”的东方智慧,绘就了“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的动人画面。



图源:海博TV

助力茶产业,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从一盏茶到一座城,从一场演出到一个产业,《印象大红袍》的沉浸式演绎令无数人流连于“一杯好茶”之中,岩骨花香漫游道上,增加许多探究“是怎样的风土,才孕育这一泡好茶”的游客;茶庄园里,游客化身“茶农”……“茶旅融合”也更加熠熠生辉。


图源:裴礼辉


2024年全国红色旅游新技术应用优秀案例名单中,福建“最忆船政沉浸式体验剧”入选成为8个案例之一。


《最忆船政》共分为“少年歌声”“孜孜以求”“制器救国”“战火忠魂”“血脉相承”“航向光明”“折叠时光”“向海图强”八幕,将漫长的船政历史浓缩进80分钟的演艺,带领观众追寻中华民族的向海图强梦,领略爱国、科学、创新、图强的“船政精神”。


一本“立体书”,构建多次折叠的震撼空间。《最忆船政》使用了300多套独立机械设备,满足伸缩、升降、移动、翻转、旋转及联动小机关等变化需求,通过上千次机械运动,变化出近50种不同形式折叠动作的舞台效果。


一段历史,展现船政精神。除了表现形式外,《最忆船政》在内容上也独具匠心。全剧以船政的历史作为背景,通过近百名演员演绎同舟共济、乘风破浪的感人故事,展现“爱国、科学、创新、图强”的船政精神。


一部沉浸式演绎,融入多元文化。《最忆船政》还融入八将舞、妈祖文化等福建非遗以及福州方言、“三条簪”妆造、传统服饰、闽菜文化等元素,以沉浸式的演艺形式,让八闽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以上图源:新华网@肖和勇


“看到”泉州的城市精彩,“遇见”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泉州首个沉浸式精品驻场文旅演艺项目——《偶遇世界·因为刺桐》正加速推进,即将隆重登场。


项目将通过激发“戏窝子”的文化底色与世遗城市的资源禀赋,为游客沉浸式展现泉州满满的文化底蕴和烟火气。


以上2图源:泉州文旅

以泉州文化底蕴筑基,唱响戏窝子新腔。泉州拥有梨园戏、提线木偶戏、掌中木偶戏、高甲戏、打城戏等独特戏种,《偶遇世界·因为刺桐》项目提出打造“戏剧盲盒沉浸式演艺综合体”的定位,用“戏剧的语言”再现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的繁荣盛景。


梨园古戏《朱买臣》

图源: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

以现代演绎技术赋能,塑造富集式体验。通过乐、舞、音、画、戏等结合5D成像、全息技术、建筑投影、激光造型等当下最新科技,打造成“文化+科技+演艺”的沉浸式体验演艺项目。在此,一览世遗文化、非遗技艺、闽南美食、古城生态……


以“刺桐”之韵,偶遇“世界”之美。通过《偶遇世界·因为刺桐》,我们可以看到泉州多元化的美,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借由“文旅+”“戏剧+”的模式,打造新的文旅爆点。


以上2图源:刺桐时代村

以上5图均为资料图片

在福建,沉浸式体验正引领非遗旅游新形态。当千年闽越文明在水幕光影中重现,当非遗技艺走进日常生活,当历史以历史的方式铺展在我们眼前。福建的人文山水“活”起来、“潮”起来、“融”起来,书写着更多的“诗和远方”。

福建省旅游发展集团

fjlygroup

畅游八闽平台

cybmflxx

厦门文旅

漳州文旅

绿都三明

大武夷文旅

tmp_1258234832

平潭文旅

pingtandao61

四时福建

ssfj2023

转载请标注来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