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当寒门学子还在为高考拼得头破血流时,一群“黄皮肤黑眼睛”的“非洲留学生”早已通过“钞能力”躺进清北复交——他们的秘密,是一本15万就能买到的非洲护照。
你敢信吗?北京某中学国际部的高三毕业生名单里,“几内亚比绍”“巴拿马”国籍的学生扎堆出现,名字却是清一色的“张伟”“李娜”。
他们不用高考,只需通过汉语小学水平的HSK4级考试,就能免试入读北大法学院、协和医学院。
更魔幻的是,这些“非洲华侨”的录取院校名单堪称名校天花板:清华、上交大、北航……专业全是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热门领域。
而他们的真实身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娃,只不过父母花15万买了非洲小国护照,摇身一变成了“国际生”。
这条“教育快车道”早已形成产业链。几内亚比绍护照办理仅需3天,无需居住、无语言要求,全家还能保留中国国籍。
拿到护照的孩子不仅能参加难度骤降80%的华侨生联考,更可凭借“国际生”身份直通985——清华甚至免笔试,只要高中成绩单+汉语小学毕业水平测试。
对比之下,河南考生进清北要全省前50名,而这些“假洋人”只需190分就能躺赢。网友痛心疾首:“寒窗十年不如爹妈砸钱换本非洲户口!”
更讽刺的是,这些项目本意是帮助非洲落后国家培养医学人才,没想到却成了某些学渣进入中国顶尖学府当医学生的“捷径”!
而真正寒门出身的医学生,要经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还得8年苦读+3年规培+3年专培。这怎么能叫教育公平?患者又怎么敢把自己的身体健康交给这群走“捷径”的学渣?
教育部门不是没有辩解。有专家称“留学生促进国际交流”,可现实是,这些“非洲华侨”既不会说土著语言,也没在非洲生活过一天。
他们挤占的是本土考生的名额,享受的是单人公寓、万元奖学金,毕业后更凭借“海归”光环抢占三甲医院编制。
而真正的非洲留学生呢?2023年北大医学部录取名单显示,临床医学专业充斥着韩国、美国籍学生,几内亚比绍反而成了中国娃的“马甲”。
这背后的利益链细思极恐。从15万办证的移民中介,到开设“国际部”的超级中学,再到降低门槛的顶尖高校,所有人都在闷声发财。
而寒门学子拼尽全家之力,可能还比不过邻居家花半个月工资买的非洲护照。难怪网友自嘲:“原来考不上清北不是我不努力,是爹妈不够努力!”
教育公平是社会的最后底线。当“知识改变命运”变成“钞票决定命运”,当手术刀握在“速成医生”手中,我们还能相信什么?
别让教育沦为权贵的游戏,更别让寒门的希望,埋葬在这条“非洲快车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