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这摊水,真是越来越浑,也越来越热闹,有的企业还在为生存拼命努力,指望有人能在岸上拉上自己一把。

还有的,明明开局是一手好牌,被称为造车新势力的“天选之子”,手持84亿巨资,聚集了全球顶尖汽车人才。

可惜,一手好牌被该企业打得稀烂,直接把自己搞破产了,成为了整个汽车领域的笑话。

这家车企到底是谁?又是如何走向破产的?



拜腾璀璨登场

咱这次的主角是拜腾,相信大多数人都不太熟,但是关注汽车领域的,或许有所耳闻。

放在几年前,这个名字可是响当当的,2016年拜腾的FMC公司亮相,骨子里透露着一股“不差钱”的豪气,上来就画了个年产三十万辆的大饼,第二年“拜腾”的名号一打出来,更是恨不得把天给捅个窟窿。



不得不说,拜腾的起手式,确实能够唬住不少人领头的那几位,放眼全球电动车领域也都是顶尖专家,CEO毕福康,被称为“宝马i8之父”,总裁戴雷之前在东风英菲尼迪和华晨宝马都是扛大旗的人物。

除了这两位,团队里还塞满了从特斯拉、苹果这些公司挖来的技术人才,这么一套全明星阵容,谁看了谁不迷糊,据说,当年他们还放出豪言,要“干掉特斯拉”,这份自信真是没谁了。



对于拜腾来讲,钱就不是事儿,从2016年到2020年,短短四年,拜腾硬是塞进口袋六轮融资,资金达到了84亿人民币,投资方的名单一亮出来,也是令人震惊,一汽集团、宁德时代等行业巨头都排着队给拜腾送钱。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拜腾可是和蔚蓝、小鹏、威马并称造车新势力的“四小龙”之一,风光无限,走路都带风。



为了显摆自己的国际范儿,拜腾的运营策略也是非常厉害,全球运营总部、智能制造基地和核心研发中心在北京,北美总部落户硅谷,专供智能汽车用户体验、自动加这些听着高端的技术。

同时还在德国慕尼黑开设了一个设计中心,专门负责车辆设计和产品概念研发,北京、上海、香港等地也都没闲着,均设立了办公室,分别管着对外关系、市场营销和资本运作。



2018年,拜腾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CES展上,推出了首款概念车M-Byte,那叫一个惊艳四座,眼球吸得足足的。

钱袋子漏风,花五千万买零食

按理说,钱到位了,人也齐了,市场关注度又爆棚,拜腾要想造车那不就是简简单单,可令人疑惑的是,这84万怎么说没就没了。



其实想了解也简单,我们从拜腾花钱的路数上来看,那简直就是大街上撒钱,很多钱花的地方都是无用功。

有公司前员工透露,拜腾北美办公室三百来号人,光是买小零食,半年就吃掉了差不多七百多万美元,换成人民币都已经差不多五千万了!



想象一下,五千万的零食,各种零食估计都能堆成一座山了吧,这还没算完,员工们穿的西装还都是法国定制的,一个小小的名片盒,价格都比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高,这种大手大脚的花钱真是不敢让人想象。



这还不是最离谱的,2019年,为了去北美参加那个CES展会,拜腾居然包了一架波音787公务机,光单程费用就已经超过了30万,可惜这次包机只管了参展的三十来号核心高管,其他普通员工,只能老老实实的坐经济舱。



不难看出,办公室零食管够,出门派头十足,这些玩意和造车压根就没有实质性的关系,要知道,特斯拉的马斯克连办公室的空调都不舍得开,可拜腾这边却是在和造车毫无相关的领域花钱大手大脚。

内部问题成隐患

拜腾公司不光是钱烧得不明不白,内部管理更是乱成了一锅粥,公司员工总共不到一千人,副总裁级别的高管就足足有29位,个个都是税后年薪千万起步,这薪资水平在汽车领域那真是多少人想都不敢想的。



而且高管出差,五星级酒店,各种红酒都是标配,德国工程师的商务餐标准,一天开销达到了200欧元,折合成人民币那就是1500多。

再看看一线员工,加班到后半夜可能只有泡面填肚子,出差甚至还需要自己先垫钱,这种待遇差距,员工多少会有点不平衡。



同时公司的两位核心创始人,毕福康和戴雷在公司的走向上也产生了分歧,毕福康想把拜腾往美国公司的道路发展,可戴雷却坚持中国这边必须控股,据说两人为了争个高低,连开发布会谁先上台都能吵起来。

就这样两人谁也不让谁,闹到最后,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将帅失和。



2019年4月,毕福康撂挑子不干了,转头跑去给贾跃亭的法拉第未来当CEO,戴雷虽然能够暂时稳住脚跟,但独木难支,最终在2020年黯然离场,后来去了恒大汽车。

经过两位创始人的这一折腾,拜腾内部算是彻底乱了,更要命的是高管团队里德国人占了大头,开会全程都在说德语,很多中国员工都听不懂,导致沟通效率持续下降,国内外公司决策逐渐和中国市场脱节。



量产失败,技术成笑话

这些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还得是拜腾在技术和供应链上的问题,拜腾曾经把整车控制器这么核心的玩意外包给博世开发,合同金额高达9800万元,而这个价格可是行业正常水平的将近20倍。

不得不说,拜腾公司是有钱真敢花啊,就这样花重金早出来了五十辆样车,可在试驾的时候,样车接二连三的出问题,把不少客户都吓跑了。



眼看技术问题八字还没一撇,市场信心就先给干蹦了,这种外包带来的代价,无疑是加速了拜腾破产的进度。

到了2020年初,拜腾的局面更是连电费都交不起,南京工厂直接被拉闸,一片漆黑工人无法干活只能大眼瞪小眼。



供应商那边更是树倒猢狲散,宁德时代一看这架势,立马停止供应电池,博世也冻结了控制器的开发,连佛吉亚都赶紧把座椅生产线给撤了。

工厂门口,等着讨债的供应商排起了长龙,可拜腾的管理层呢,却玩起了“躲猫猫”,谁也找不着,供应链这一断,M-Byte的量产计划算是彻底泡了汤



造车本来就不容易,好不容易将零件凑齐,可结果连电都没有,这车还怎么继续往下造,直接让拜腾成为了汽车领域的笑话。

走向破产结局

2020年7月初,公司突然宣布暂停中国内地业务运营,一个月之后,央视新闻更是直接点名拜腾,说公司“烧光84亿元造不出量产车”。



官方的出面,市场直接傻眼了,难道说拜腾的造车梦真的就这样黄了?



为了挽救拜腾,在2021年,拜腾出了奇地拉来了富士康和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方签了个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富士康这边答应出技术,出产业链资源,还出钱,目的就是帮拜腾把那款M-Byte给造出来,争取在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量产,一时间,很多人都觉得拜腾能够起死回生。



可惜啊,在彼此合作了半年左右,富士康就传出了和拜腾闹掰的消息,具体项目为啥黄了,说法更是五花八门,有人说拜腾内部乱,也有人说是富士康觉得这个项目不值得。

不管怎样,这下拜腾算是彻底凉凉了,M-Byte的量产也没了念想,南京的生产基地也被政府收了回去,一些专利技术甚至还被其他车企捡了漏。



2023年6月,拜腾的母公司南京知行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被法院贴上了失信被执行人的标签,到了今年,拜腾这个品牌也只就是个名字了,市场上更是对它无人问津。



当然我们要注意,有了拜腾的前车之鉴,拜腾肯定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眼下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大车企都在互卷。

同时也提醒其他车企,造车这事儿不是光有钱、有人、有梦想就能行的,它是个系统工程,更是个精细活,来不得半点虚头巴脑,更不能忘了造车的初心。



参考信源

环球网2020-06-29——烧光84亿还造不出车:拜腾被央视点名



观察者网2020-06-30——被央视点名“烧光84亿还造不出车”后,拜腾汽车官宣停工停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