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故事根据资料改编,人物、时间、地点、情节、配图均为虚构,与现实无关,本文旨在宣扬正义,杜绝犯罪发生,并无不良导向,请理性阅读!

"我叫白雪,负责带你们了解情况。"姑娘大方地自我介绍。

"白雪?"方向有些惊讶,"你的名字和你的肤色不太相配啊。"话一出口,方挺就后悔了。

但出乎意料的是,白雪爽朗地笑了:"我出生那天下了场大雪,爹娘希望我像雪一样纯洁,就给我取了这个名字。"

方挺也笑了:"我叫方挺,我爹希望我能挺拔直立。"

"方挺,好名字。"白雪微笑着点点头。

这简短的对话,却让两个人产生了一生的羁绊……

01下乡

1976年的冬天,寒风凛冽,火车缓缓驶入甘肃北部一个偏远的小站。



方挺裹紧身上单薄的棉衣,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通知书,踏上了这片陌生的土地。

列车员喊道:"到站了,北庄镇到了!下车的乘客请带好随身物品!"

方挺深吸一口气,拎起行李,随着人流走下火车。

冷风一下子灌进衣领,刺得他打了个寒颤。

"这里就是我要待的地方了…"他喃喃自语,眼前是一片荒凉的戈壁滩,远处隐约可见几间低矮的土坯房。

一位戴着草帽的老人走过来:"是新来的知青吧?我是来接你们的。"

方挺点点头:"我叫方挺,从江苏来的。"

"江苏来的啊,好地方!"老人笑着说,"走吧,先带你们去生产队。"

简陋的马车上挤满了和方挺一样的知青,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迷茫和不安。

马车颠簸前行,扬起的尘土呛得人直咳嗽。

到了生产队,几间破旧的土坯房就是知青们的新家。

方挺默默收拾着自己的铺盖,心里涌起一阵酸楚。

前几天他还在南京的小洋楼里,母亲给他做着可口的饭菜,今天就要在这荒凉的戈壁滩上开始新生活。

"喝水。"一个清脆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方挺转身,看见一个扎着两条麻花辫的姑娘,正端着一碗水站在门口。她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但眼睛却格外明亮。

"谢谢。"方挺接过水碗,一饮而尽。

"我叫白雪,是这里的民兵队长,负责带你们熟悉环境。"姑娘大方地自我介绍。

方挺笑了笑回答道:"我叫方挺。"

"方挺,好名字。"白雪点点头,"明天早上六点,我来带你们去地里干活。"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白雪就来敲门。方挺揉着惺忪的睡眼,跟着她和其他知青一起去地里。

北庄的农活比他想象的还要艰苦。

挖水渠、修梯田、搬石头,每一项都让他这个城市男孩吃尽苦头。

中午休息时,方挺累得瘫在地上,双手磨出了血泡。

"给,涂上这个。"白雪递给他一个小瓷瓶,"是我娘做的药膏,对伤口有好处。"

方挺感激地接过药膏,笨拙地往手上涂抹。

白雪见状,摇摇头,蹲下来帮他涂药。

"你们城里人真娇气,这点活就受不了了。"白雪嘴上嫌弃,手上的动作却很轻柔。

"谁说的,我这不是在努力适应嘛。"方挺嘴硬道。

白雪抬头看他,忽然笑了:"行,有志气。不过适应这里的生活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第一个月,方挺几乎每天都在和困难作斗争。

干活时手忙脚乱,吃饭时难以下咽粗糙的窝窝头和咸菜。

每天晚上,他都会在油灯下写信给父母,诉说着自己的不适应和思乡之情。

但渐渐地,在白雪的指导下,方挺开始适应这里的生活。

他学会了使用各种农具,知道了如何在戈壁上找到水源,甚至能自己做一些简单的饭菜。



一天傍晚,方挺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宿舍,发现白雪坐在门口等他。

"今天是你来这里整整三个月了。"白雪递给他一个小布包,"给你做了点心,算是庆祝。"

方挺接过布包,打开一看,是几个简陋的麦芽糖饼。

虽然外表粗糙,但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谢谢你,白雪。"方挺咬了一口,笑着说,"真好吃。"

白雪害羞地低下头:"没什么,就是看你这几个月进步很大,想鼓励你一下。"

夕阳的余晖洒在两人身上,勾勒出一幅温馨的画面。

方挺忽然发现,这片曾经让他望而生畏的戈壁滩,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有了一丝家的感觉。

"白雪,谢谢你这几个月来的帮助。如果没有你,我可能还在为适应这里的生活而苦恼。"方挺向白雪道谢。

白雪笑了笑:"不客气,我们北庄人就是这样,待人热情。"

方挺看着眼前这个朴实真诚的姑娘,心里泛起一丝涟漪。

也许,这片荒凉的土地上,正悄悄生长着一个新的希望。

02表白

春天来临时,戈壁滩上开始出现点点绿色,北庄也变得生机勃勃。



半年的艰苦生活,让方挺的身体变得结实了许多,脸也晒得黝黑,完全看不出当初那个娇气的城里小伙子了。

这天,方挺正在修缮水渠,白雪从远处跑来,手里挥舞着一面红旗。

"方挺!好消息!咱们生产队被评为先进单位了!"白雪兴奋地喊道。

方挺放下锄头,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真的?太好了!"

白雪走到他面前,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是啊,这里面可有你的一份功劳。你设计的灌溉方案节省了不少水资源。"

方挺不好意思地摸摸后脑勺:"那只是我在书上看到的一些简单技术,没什么大不了的。"

"怎么没什么大不了的!"白雪认真地说,"正是因为有你们这些知青带来的新知识,我们北庄才能有今天的变化。"

方挺看着白雪亮晶晶的眼睛,心里一动。

这半年来,他越来越欣赏这个坚强勇敢的姑娘。

"白雪,今晚我请你吃饭,庆祝一下?"方挺脱口而出。

晚上,两人坐在生产队后面的小山坡上,分享着难得的美食。

月光如水,微风轻拂,远处传来村民们的笑声和歌声。

"这盐水鸭真好吃!"白雪边吃边赞叹,"比我们这的羊肉还香!"

方挺看着她满足的样子,心里暖融融的:"等哪天有机会,我带你去南京,让你尝尝正宗的盐水鸭,还有鸭血粉丝汤、什锦菜包、糖芋苗..."

"真的吗?"白雪眼睛一亮。

两人的目光在月光下交汇,一种微妙的情愫悄然滋生。

春去秋来,方挺和白雪的感情日渐深厚。

他们一起劳动,一起学习,一起在戈壁上寻找可食用的野菜。

村里人都看在眼里,私下里都说这对年轻人很般配。

一天,方挺鼓起勇气,约白雪去了村后的小河边。

"白雪,我有话想对你说。"方挺紧张地搓着手。

白雪疑惑地看着他:"什么话?说吧。"

"我...我喜欢你。"方挺深吸一口气,"不仅仅是朋友那种喜欢,我是...我是想和你成家的那种喜欢。"

白雪的脸一下子红了,低下头不说话。

方挺以为她不愿意,心里一沉:"如果你觉得我冒昧了,请原谅..."

"不是的!"白雪急忙抬头,"我...我也喜欢你。只是...我爹娘可能不会同意。"

方挺松了一口气,随即坚定地说:"那我去问问他们。只要你愿意,我愿意花一辈子去说服他们。"

白雪感动得眼眶湿润:"你真的愿意留在北庄?"

"为了你,我愿意扎根在这片土地上。"方挺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真诚。

白雪不再犹豫,用力点点头:"那我们一起去见我爹娘吧。"

03结婚

白雪的家是村子边缘的一间土坯房,虽然简陋,但收拾得很干净。

方挺第一次正式拜访,紧张得手心冒汗。

"爹,娘,这是方挺,南京来的知青。"白雪给父母介绍道。

白父是个瘦高的汉子,皮肤黝黑,眼神犀利;白母则矮小瘦弱,看起来身体不太好。

"叔叔阿姨好,我是方挺。"方挺恭敬地鞠了一躬。

白父上下打量着方挺,语气淡淡的:"听说过你,在我们生产队干活挺卖力。"

方挺挺直腰板:"是的,叔叔。我来北庄快一年了,已经爱上了这里。"

白母递给方挺一碗水:"喝点水吧,孩子。你是城里来的,在我们这儿受苦了。"

方挺接过水碗,真诚地说:"不苦,阿姨。反而是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在城里学不到的东西。"

白父直言不讳:"听白雪说,你是来提亲的?"

方挺一愣,随即点头:"是的,叔叔。我很喜欢白雪,想和她成家。"

"你是城里人,我们白雪从小在这长大,你们成长环境有很大差别。你们怎么过?"白父直截了当地问。

方挺急了:"叔叔我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还我也同样热爱着这片土地!"

白雪在一旁着急地看着父亲和方挺的对峙,白母轻轻拉了拉丈夫的袖子。

白父沉默良久,终于开口:"这样吧,再观察半年。如果半年后你还是这个想法,我们再谈。"

方挺如释重负,连忙点头:"谢谢叔叔,我一定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

接下来的半年里,方挺更加努力地工作,样样都争先恐后。

他帮白家修缮房屋,为白母熬中药,陪白父下棋谈天。



渐渐地,白父对这个城里来的小伙子有了改观。

六个月后的一天,白父主动找到方挺:"方挺,这半年我看在眼里。你是个踏实的小伙子,白雪跟了你,我和她娘也放心。"

方挺激动地一把握住白父的手:"谢谢叔叔!我一定会好好对待白雪!"

白父点点头:"那就定在下个月吧,正好是个好日子。"

婚礼在生产队的大院里举行,简单而热闹。

婚后的新家是生产队分给他们的一间小屋,虽然简陋,但在两人的精心布置下,变得温馨可爱。

生活虽然艰苦,但两人相互扶持,倍感幸福。

方挺学会了更多农活技巧,白雪则向其他知青学习文化知识,两人相辅相成,日子过得充实而美满。

在这片贫瘠而广阔的土地上,两颗年轻的心紧紧相依,共同谱写着他们的爱情篇章。

04返乡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1978年年初。

方挺和白雪已经结婚一年多,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这天,方挺正在地里忙活,村支书急匆匆地跑来。

"方挺,好消息!中央出了新政策,知青可以返城了!"村支书激动地说。

方挺一愣:"真的?什么时候的事?"

"昨天刚通知下来的。据说只要有家人担保,就可以回城,而且还能分配工作!"村支书拍拍方挺的肩膀,"你小子运气好啊,可以回南京了。"

方挺心情复杂地回到家,白雪正在院子里洗衣服。

看到丈夫回来,她笑着问:"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白雪,我有事和你商量。"方挺拉着妻子坐下,把知青返乡的政策告诉了她。

白雪的脸色一下子变了:"那...那你是不是要回南京了?"

方挺握住她的手:"不是我,是我们。白雪,我想带你一起回南京。"

白雪惊讶地看着他:"回南京?可是...我从来没离开过北庄啊。"

"我知道你舍不得,但南京的条件比这里好太多了。"方挺耐心解释,"那里有电灯、自来水,还有好医院。你爹娘年纪大了,以后生病了也好治疗。"

白雪犹豫不决:"可是我不认识字,在城里能做什么?"

"不用担心,我会教你。"方挺语气诚恳,"白雪相信我,我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经过几天的劝说,白雪终于点头同意了。但当他们把这个决定告诉白父白母时,遇到了强烈反对。

"不行!绝对不行!"白父拍着桌子站起来,"白雪从小在这长大,跟着你去南京,怎么适应啊?"

方挺解释道:"叔叔,我会照顾好白雪的。南京条件好,您和阿姨以后也可以来和我们一起住。"

白母流着泪摇头:"城里人和乡下人不一样,我们去了只会给你们添麻烦。"

白雪跪在父母面前:"爹,娘,我和方挺商量过了。他先回南京安顿好,再来接我。到时候你们要是想我了,也可以去南京住一阵子。"

白父沉默良久,终于勉强点头。

返乡的日子定在了二月底。

临行前一晚,方挺和白雪依偎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

"白雪,我走后你要保重身体。"方挺轻声说,"我会尽快安顿好一切,接你去南京。"

白雪眼眶湿润:"你到了南京也要照顾好自己,多给我写信..."

第二天清晨,白雪送方挺到村口。方挺背着简单的行李,依依不舍地看着妻子。

回到南京后,方挺立刻开始奔波,申请工作、寻找住处。他如约每周给白雪写信,详细描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情况。

时间一天天过去,方挺的信依然准时寄到,但他发现白雪的回信越来越少,内容也越来越简短。

起初他以为是邮递问题,后来开始怀疑白雪是不是变心了。

"难道她不想来南京了?还是遇到了什么麻烦?"方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10个月后,白雪的信完全断了。



方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给白家写了好几封信,但都没有回音。

他想立刻回北庄看看,但工作和住房问题还没完全解决,不得不继续等待。

五年时间,弹指一挥间。

方挺终于在南京站稳了脚跟,有了稳定的工作和一套小两居室的住房。

05回去

这一天,他收拾好行李,踏上了回北庄的路。

五年没有音信,他不知道白雪过得怎么样,是否还在等他。

各种可能性在脑海中闪过,但他选择相信妻子的坚贞不渝。

火车缓缓驶入北庄站,方挺迫不及待地跳下车,向白家的方挺奔去。

五年过去,北庄变化不大,依然是那片荒凉的戈壁滩,只是多了几间新建的房子。

方挺来到白家门前,深吸一口气,敲响了久违的木门。

木门吱呀一声打开,白父出现在门口。

五年时光,让这位曾经硬朗的汉子变得佝偻苍老。

他看到方挺,眼睛一亮,随即黯淡下来。

"爸,我回来了。"方挺激动地说,"南京那边一切都安排好了。"

白父没有回应,只是默默侧身让方挺进屋。

屋内,白母坐在炕上,看到方挺进来,眼泪立刻涌了出来。

"妈,我回来了。"方挺向白母问好。

白母也关切地问他这几年的情况。

聊了一会后,依然不见白雪。

方挺好奇地问:"爸妈,白雪呢?她去做农活了吗?"

白父重重地叹了口气,声音嘶哑:"方挺,你坐下吧,我有话对你说。"

方挺不安地坐下,紧张地看着白父。

随后白父的话让他如遭雷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