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公布最新一批国家级科技小院名单,江苏省溧水青梅科技小院成功入选,成为溧水首个国家级科技小院,这标志着溧水区青梅产业发展在科技赋能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江苏省溧水青梅科技小院位于晶桥镇笪村经家山自然村,由江苏省科协、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市科协、溧水区科协共建。



  晶桥镇笪村地理位置优越,科技氛围浓厚,村内不仅有福晶杨梅园、龙吟湾生态农业园等果梅种植基地,同时周边有大量特色水果生产基地,非常适合建立丘陵山区果树科技小院。“目前,落户我村的科技小院研究生宿舍等设施已经建成,为高素质人才入驻创造了良好条件。”晶桥镇笪村党总支书记陈超介绍,在溧水区科协的积极联系和省市科协的大力支持下,2024年12月,江苏省溧水青梅科技小院成功落地笪村,成为溧水首家省级科技小院,并引进全国青梅首席专家、南京农业大学高志红教授,带领研究生团队长期入驻。科技小院推行“党支部+科技小院+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实行“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服务模式,构建“立足笪村、服务晶桥、辐射全区”并以科技小院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模式,打通科研到实践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村在溧水区扶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的支持下,通过建好科技小院,搭建起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的桥梁。” 陈超介绍,笪村成功申报2024年溧水区扶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获得中央、省、市、区财政补助共170万元,主要用于闲置房屋盘活利用,对笪村经家山自然村内已收储闲置的民房进行升级改造,包括1处科技小院和4栋民宅进行出新,总改造面积约1226平方米。



  晶桥镇党委在项目选择、项目审核、项目监督上严格把关,最大程度激发项目的“乘数效应”,科学论证筛选,精准实施项目,完善各项保障机制,以党建为引领,高标准高质量助推项目建设。科技小院内设展陈室、办公室、会议室、研究室、寝室、厨房等,打造成集农业科技创新、新技术推广和乡土人才培育于一体的科技服务平台,助力乡村振兴。



  “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打造青梅产业全套产业链,我们配套建设近3000平方米的青梅初级加工中心储藏中心和分拣中心。”陈超介绍,在市区农业农村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目前,青梅初级加工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已与宜兴知名青梅加工出口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引进先进生产线,届时产品将出口日本、韩国等国际市场。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溧水区最大的青梅初级加工中心,预计年加工青梅1500吨,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每年能够为村集体带来厂房租金收益30万元,吸纳本地50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科技小院是“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新模式,在创新农业科技、培养农技人才、助力农技推广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国家级青梅科技小院的获批,既是对我们前期工作的肯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溧水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深化与高校、企业的合作,积极搭建起科技工作者与农户之间的连心桥,因地制宜,结合溧水区青梅产业特色、发展优势,用好科技小院培育优良品种,将创新技术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推动产学研结合与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青梅种植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助推溧水区青梅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小小青梅”真正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果果”,为乡村振兴提供澎湃动力。

记者 | 张福敏

素材来源 | 晶桥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