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总统卢拉访华时点微妙,中巴深化合作大幕拉开,未来又将如何重塑国际经贸新版图?
【巴西总统卢拉开始为期5天的访华之旅】
巴西总统卢拉直接从俄罗斯“胜利日”庆典,飞到中国,开始了为期5天的国事访问。这次访问是在中美贸易博弈正处于胶着状态、金砖国家扩容后的首个年份,这样一个微妙的时间节点进行的,可以说是战略级的操作,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
而且,这也是卢拉第三任期内第二次亲自访问中国。我们都知道中巴两国不仅都是金砖国家,还分别代表着南北半球的重要新兴市场经济体。
那么在这次访问中,两国通过一系列合作协议,势必会进一步巩固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并将各自在地区的影响力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据巴西媒体透露,这次卢拉访华的重点,包括拉美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及矿产出口开发,还有技术合作等多个领域,预计双方将签署数十项协议。而此时正是中美贸易博弈的关键节点,巴西无疑成为中国,对抗外部贸易压力的一支强有力“外援”。
【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在巴西举行】
值得一提的是,巴西今年正好担任金砖国家的轮值主席国。在4月底,巴西还主持召开了金砖国家外长会议,尽管没能发布联合声明,但作为主席国,巴西还是发布了一份主席声明,谴责贸易保护主义,并间接批评了美国。身为美国“后花园”的国家,巴西此举可见其无惧压力,不愿被美国轻易左右的气魄。
而分析认为,这次卢拉访华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高层次政策和战略沟通机制的建立。共同探索人民币贸易结算体系的国际化路径,以应对贸易摩擦。
这其中,一个焦点便是跨洋铁路建设的畅通,从而促进巴西与亚洲的双边贸易。这听起来深奥,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让货物流通更加快捷,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便利。
【中国与巴西讨论两洋铁路建设】
作为中国与巴西合作的重中之重,“两洋铁路”若能够顺利建成,将连接巴西东海岸至秘鲁的钱凯港,总长约5000公里。这将极大程度地,缩短巴西与亚洲市场间的物流时间,特别是对巴西内陆地区的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而去年11月钱凯港的开港,让这一项目迎来了加速期。在今年4月,中国代表团更是抵达巴西,商讨具体的合作细节。
对巴西来说,这条铁路就像是希望之源,因为它将带来就业机会和经济机遇;而中国同样信心满满,认为这个项目能让钱凯港,成为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借此打破美国的霸权控制。
相信大家都看出来了,在这个中美博弈的背景下,南美市场的潜力已经开始显露无遗,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美国市场。
【巴西大豆取代美国市场份额】
中国与巴西在经贸上互补性很强,自特朗普掀起贸易战以来,中国一直在全球布局农产品进口渠道,巴西已成为中国大豆的第一出口国;与此同时,中国的机械电子产品也在巴西市场畅销,占对巴出口总额的四成。
回顾近期的一系列行动,中国已经与阿根廷、巴西就农产品采购,达成了实质性的沟通,并与阿根廷出口商签订了涉及大豆、玉米等的大单合同。此外,在巴西首席部长访华期间,双方也签下了大量的农产品采购合同。
与此同时,哥伦比亚作为拉美关键国家,近日也明确释放出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信号,试图挣脱以美国为核心的,传统经济合作框架束缚,全力开辟更广阔的贸易与投资新航道。这一系列动态,无疑再次彰显了中国,在拉美地区日益攀升的影响力与独特魅力。
【哥伦比亚计划加入“一带一路”倡议】
从一个更大的视角来看,在当前全球贸易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拉美国家正积极谋求破局之道,将深化与中国的合作,视为驱动经济增长、捍卫政治独立的关键引擎。
这不仅为双赢的合作前景打开了大门,也可能改变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中拉合作将为全球南方国家,树立起一座互利共赢的新标杆。
而巴西作为世界上主要的新兴经济体之一,是中国在葡语国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中拉双边贸易的重要枢纽。双方在贸易结构上的高度互补性,为合作打开了广阔的前景。
因此,展望未来,中巴合作有望在全球贸易格局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成为国际经贸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