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严利君 通讯员 杨怡涵)踮脚、旋转、微笑……视频里身着蓝色练功服的小美(化名)正在认真地练习舞蹈,视频的制作者是几个月前与她还素不相识的“爱心妈妈”刘巧妮。2024年,刚退休的王益区税务局干部刘巧妮,在王益区妇联动员下结识了腼腆害羞又热爱舞蹈的留守儿童小美。为了鼓励小美,刘巧妮像大多数家长一样把平日里拍下小美舞蹈照片剪辑成短视频,发到朋友圈,在网络的另一头,点赞与祝福纷至沓来。
就像一首小诗写的那样:“春节过后,爸爸妈妈带走了——二月的不舍,三月的思念,四月的春风……”面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那些缺席的陪伴、亲情的呼唤,总是能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弦,而像刘巧妮这样的“爱心妈妈”在王益区还有很多。
王益区妇联执委、铜川市吉富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的徐静也是其中一员。长年热心公益的她在区妇联组织下,结识了意外丧母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七岁男孩小逸(化名)。初次见面,小逸不同于同龄男孩的顽皮,躲在爷爷奶奶身后的腼腆与怯意,让徐静发自内心的心疼。在得知小逸喜欢读书后,徐静精心挑选,时常送去各类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并陪小逸一起阅读,在书籍中领略星辰大海。小逸在徐静的关怀下,逐渐接纳这位“爱心妈妈”。“那次我照常去小逸家,刚进门,他就张着双臂一路小跑朝我飞奔而来。”想起小逸的那个拥抱,徐静总是不自觉勾起一抹微笑。被小逸接纳了的徐静,在得知小逸家中的两亩水蜜桃滞销时,也着急着张罗。回公司后,徐静不仅联系同事们帮忙销售,同事们还自发到小逸家中帮忙采摘,经过一天的忙碌,徐静一行人把滞销的水蜜桃销售一空。
来自各行各业的“爱心妈妈”总在用不同的行动、相同的爱温暖着每一位留守困境儿童。同样有女儿的王家河街道柿树沟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贺占宁,在区妇联的号召下结识的女孩小洁(化名),也在这位“爱心妈妈”的爱中逐渐成长。记者初见小洁时,刚刚参加完校运动会100米比赛的她略带一丝沮丧。“这次虽然没有进前三名,但是跑进决赛已经很厉害了,咱们下次再努力。”贺占宁拉着小洁的手,柔声鼓励道。虽然没有取得名次,但小洁肯参加比赛在贺占宁心里,小洁已经迈出了一大步。“那时候,和陌生人多说两句话,小洁就忍不住掉眼泪。”回想起第一次见小洁的情景,贺占宁总是心疼。在贺占宁的带动下,社区的工作人员们也加入了关爱小洁的队列,接送孩子上下学、主动向老师询问小洁的课业、过年一起包饺子……“我很喜欢画画,‘妈妈’还会给我送来各色画笔,鼓励我……”小洁告诉记者。越来越多的来自“妈妈”们的爱,让小洁在爱中逐渐开朗。
真情暖童心,相伴护成长。2024年以来,王益区妇联积极宣传,创新“136+X”服务模式,动员全区各级妇联执委和干部、巾帼志愿者、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等60余人组建了“益”起守护爱心妈妈志愿服务团,建立健全“队伍建设管理、动态跟踪服务、赋能培训提升”三类机制,紧扣“思想引领、安全教育、心理疏导、生活帮扶、素养提升、家教指导”六大服务清单,充分发挥“爱心妈妈”专长优势,常态长效开展女童保护、法治宣传、亲子诵读等各具特色的关爱服务活动80余场,“爱心妈妈”们以新时代的巾帼责任和担当为辖区百余名留守、困境儿童撑起了“爱的保护伞”,点亮了“爱的暖心灯”。
下一步,王益区妇联将持续发挥“联”字优势,协同社会多方力量,不断扩充志愿服务队伍,完善更具丰富内涵、更有情感温度、更显王益特色、更具关爱实效的结对帮扶体系,共同绘就“益”起守护爱心妈妈关爱服务“幸福图”,以实际行动当好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守护人筑梦人,用爱心汇聚力量,让真情共筑希望。
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