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审计局印发《2025年全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系统部署九项重点任务,为做好全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供行动指引和实践路径。

敢当政治引领“旗手”,筑牢全市经济责任审计“根与魂”。《指导意见》突出把党的领导贯穿经济责任审计全过程,强化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机制,完善审计结果向党委审计委员会专题报告制度,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审计领域一贯到底;注重通过审计经济问题,深挖背后政治端倪,以对贯彻重大决策部署、民主集中制执行、廉洁自律等方面的监督为“标尺”,精准衡量领导干部的忠诚、干净、担当,及时纠偏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偏差;积极探索党建与审计业务融合新路径,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贯穿审计流程,为审计工作注入强大的政治动力,使其成为维护经济秩序、保障改革发展的有力工具。

争当科学规范“先锋”,夯实全市经济责任审计“基与石”。《指导意见》强调,要精准划定经济责任审计边界,聚焦经济领域主责主业,紧盯重大风险、资金管理、政策落实等核心环节,通过“重点项目重点抓”,做实研究型审计,打造一批“问题分析有深度、整改建议有力度”的标志性成果;探索分行业审计“标准化”路径,联合编制教育、卫健等领域审计指南,试点镇街审计“18项重点+典型案例”操作规范,推动审计监督“靶向发力”;强化现场管理与质量管控,建立审计进度动态跟踪、证据链闭环管理、业务会议集体审定等机制,严格把控延伸民营企业和查询个人账户的程序,既守住“不越位干预”底线,又筑牢“不缺位监督”防线,以“全流程管控”织密审计质量“防护网”。

勇当自我革命“尖兵”,优化全市经济责任审计“质与效”。《指导意见》指出,要借助新技术赋能审计,鼓励运用大数据分析、AI人工智能算法等手段挖掘问题线索,积累智能审计案例,推广应用经济责任审计管理信息系统,提升审计效率与成果运用水平;完善“审事评人”联动机制,聚焦任职期限、履职行为等四大定责要素,优化“五审五评”立体化评价体系,探索领导干部政绩观专项审计,坚决杜绝“零定责”报告,以“精准画像”强化干部监督效能;锤炼“敢审敢严、能审善治”的审计铁军,实施“干、实、廉”能力提升工程,开展审计现场“实战练兵”,建立廉政风险全环节排查机制,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审计“尖兵队伍”;深化协同监督格局,与组织、人大等部门建立任前会商、整改联合督查等机制,推动从审计“单兵突进”向“协同作战”转变,形成监督合力。(应旭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