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经过多日激战,目前已经协商停战,但是在停战的最后一刻,印度又发射了大量导弹,偷袭了巴军很多基地,造成一定的伤亡,可以说,此举虽然发生在最后关头,有点不地道,但多少总算挽回了一些颜面。
据5月12日报道,印度三军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对这次行动进行了总结,巴军也对这次战争进行了总结,但是双方的言辞不一。
此前巴军说击落了印度8架战斗机,但印度一直对此支支吾吾,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在5月10日打击了巴基斯坦的多个主要空军基地。
印度为何不敢承认自己损失惨重
在印巴停火协议达成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印度军方对巴方宣称的“击落8架战机”始终保持回避态度,仅强调“打击了巴基斯坦多个空军基地”。
法国媒体的官方通报显示,巴基斯坦使用中国歼-10战斗机发射的导弹至少击落了两架印度战机。英国知名弹射座椅公司的数据也披露,至少有3架印度“阵风”战斗机被击落,而美国介入调查后确认残骸确为“阵风”。
其实,印度若承认这些损失,无异于间接为中国武器的实战效能背书。中国歼-10C的优异表现可能引发国际市场对中式装备的关注,甚至冲击印度试图构建的“高端武器进口国”形象。从某种程度上说,印度的沉默是对中国影响力扩张的一种本能抗拒。
另外莫迪政府长期以“民族主义”为执政根基,若公开承认军事挫败,可能引发国内舆论对其“强硬外交”的质疑。
2019年巴拉科特空袭后,印度曾通过“击落F-16”的虚假宣传凝聚民意,此次若重蹈覆辙,将进一步消耗政府公信力。更关键的是,印度在冲突中暴露出的装备短板——如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无人机防御漏洞等——可能动摇其“军事现代化”的叙事根基。
不仅如此,法国“阵风”战机的折损可能影响印度与法国的军事合作,而以色列提供的无人机在冲突中表现不佳,更可能削弱印度在国际军贸市场的议价能力。
从某种程度上说,印度的沉默既是对自身颜面的维护,也是对盟友关系的一种“保护”——避免因承认损失而引发连锁反应。
巴军坦诚公布“战果”
与印度的回避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巴基斯坦军方在停战后迅速公布了部分关键信息,展现出较高的透明度。
巴基斯坦军方证实,巴空军中队长、王牌飞行员乌斯曼・优素福等5人在印军空袭伯拉力基地时不幸牺牲,并已为其举行隆重葬礼。
伯拉力基地作为巴军最先进的空军基地,部署有“枭龙”战机、F-16C/D和萨博-2000预警机,此次遇袭凸显了印军“停战前偷袭”的针对性。
尽管巴方尚未公开具体损失数据,但从印军导弹袭击范围覆盖北部努尔-汗基地至南部伯拉力基地的5个主要目标来看,巴基斯坦的防空体系确实面临严峻考验。
在主动披露损失的同时,巴基斯坦也公布了一系列“战果”。
(乌斯曼-优素福的葬礼)
代号“铜墙铁壁”的反击行动中,巴军使用“枭龙”战机发射CM-400AKG超音速空地导弹,成功摧毁印度阿丹普尔和布吉空军基地的S-400防空系统。这一消息若属实,不仅打破了S-400“不可突破”的神话,也暴露了印度高价引进的俄制装备在实战中的脆弱性。
此外,巴基斯坦无人机部队在冲突中表现亮眼,数十架无人机突破印度防空网,甚至飞临新德里上空盘旋,对莫迪老家古吉拉特邦发动打击。
印度的大梦破灭了
此次冲突的结局,对印度而言无疑是一次战略层面的挫败,印度试图通过军事行动达成的多种目标,最终均未能实现。
尽管印军在停战前发动偷袭,但巴基斯坦的反击显示其防御体系仍具韧性。巴军不仅摧毁了印度的S-400系统和布拉莫斯导弹储存库,还通过网络攻击瘫痪了印度70%的电网。这种“以战止战”的回应,让印度试图通过军事手段迫使巴基斯坦让步的意图彻底破产。
冲突中,印度依赖的美法装备表现不佳,而巴基斯坦使用的中国武器却大放异彩。
法国“阵风”战机被击落、以色列无人机被拦截,这些事实可能削弱国际社会对印度“高端武器使用者”的信任。
更关键的是,印度在冲突中未能获得预期的国际支持——美国仅象征性呼吁停火,G7集团更关注中国武器的扩散风险,而非印度的“安全关切”。这种孤立局面,让印度试图借助外部力量制衡中国的算盘落空。
莫迪政府通过民族主义情绪凝聚共识的做法,虽在短期内提升了支持率,但长期来看可能加剧印巴冲突的恶性循环。2019年巴拉科特空袭后,印度曾通过“胜利叙事”转移国内矛盾,但此次冲突中,印度民众对“战果”的质疑声明显增加。若印度无法在后续谈判中取得实质性成果,其国内政治稳定性可能受到冲击。
结语
印巴冲突告一段落,但可以明白两个道理,军事手段无法解决印巴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任何单方面的“胜利”都只是暂时的,另外,国际社会的干预虽能促成停火,但真正的和平仍需双方在克什米尔问题上达成政治妥协。
坦率讲,此次冲突的教训足以说明,现代战争中,单纯依赖装备优势已难以确保胜利,体系化作战能力和战略韧性更为关键,而且大国博弈的逻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地缘政治的“零和思维”正在被“共生共存”的现实需求所取代。
现在印巴停战,对印度来说自己吃了亏,如果继续下去对自己肯定不利,同意停战,对巴基斯坦来说,考虑到经济问题和持久战问题,停战也是最好的。印巴停火协议的达成,为南亚地区暂时按下了“暂停键”,但双方的矛盾并未消解。
未来,如何在军事对抗与政治对话之间找到平衡,将考验两国领导人的智慧。
就像专家说的那样,在未来五年甚至十年,印度或许不可能再对巴基斯坦发动袭击了,他确实该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