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上午11点,南方电网广东佛山供电局的自动化机房里,机器高速运行,一阵阵清脆的键盘敲击声传来。欧阳卫年正蹲坐在屏幕前不停地敲击键盘、调试数据,这样复杂繁琐的调试工作,他已干了24年。“使电网更聪明、更可靠”是欧阳卫年多年来的使命目标,作为佛山供电局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高级作业员、南方电网公司高级技能专家,欧阳卫年持续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佛山实现全域配网线路自愈全覆盖,以匠心和创新赢得多项“国际领先”行业认可。
欧阳卫年正在机房巡查。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 黄细英 摄
故障抢修,为电网自愈点燃创新火种
广东的夏季,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频发,这也是“欧阳卫年们”最忙碌和苦恼的时候。刚入行时,艰辛的电网故障抢修经历让欧阳卫年刻骨铭心。“一次停电,整条线路都受影响,抢修人员常常要跋山涉水、走街串巷,一找就是一整天。不仅耗费大量人力,还严重耽误抢险进度。”停电时间长、影响用户多、复电时间久、对人工依赖性强,这些问题深深刺痛了欧阳卫年的心,也点燃了他心中创新的火种。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电网技术和结构已难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故障停电常常牵连整线成片用户,给城市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欧阳卫年深知,必须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于是,他一头扎进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海洋中,希望能从中找到灵感。
欧阳卫年与团队最初仿照国外文献的做法开展试验,但他很快就发现,“抄作业”并非最优解,国外技术到了佛山,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他们又尝试了一些新技术,但都存在兼容性差、应用范围窄、建设运维成本高等问题。一次次的尝试和失败,让欧阳卫年更加坚定了自主研发的决心。他意识到,佛山需要因地制宜,开发出适应本土电网结构和需求的自愈技术。
匠心钻研,为电网自愈筑牢技术根基
自主研发的道路,就像一场漫长而艰苦的马拉松,充满未知和挑战。欧阳卫年和他的团队首先要攻克的,就是“自愈功能实用”这块“硬骨头”。配网GIS图模不连通、设备在线率低、开关遥信缺漏等问题,就像人体的手脑不协调,导致自愈功能无法正常启动。
2012年,欧阳卫年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机遇,他有幸参与国家863项目《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研究与开发》。凭借前期积累的工作经验,他和团队迅速投入到攻克难点、痛点的工作中。
“那时,我们每天都在研究自愈动作情况,分析自愈闭锁的成因。”欧阳卫年回忆,技术不过关,他们就埋头苦读海量国内外研究文献;专业力量不足,就抓住各种培训、交流活动,从专家、同行那里挖经验;设备响应异常,就跟班组运维人员一起到现场找答案。
“有时为了一个开关的通信问题,我们就要在现场待上一周;为了进行动模测试,连续待两个多月,跟周边的小卖店老板都成了朋友。”那段日子虽然艰苦,但欧阳卫年的眼中始终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正是这种厚积薄发的工作经验和十年如一日的研究积累,欧阳卫年和团队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他们成功开发出GIS图模校核、自愈闭锁自动定位、设备缺陷自动分析等一系列软件应用,解决了上万条自愈闭锁和上千条GIS图模异常问题。
“由故障发生到自愈复电,仅耗时2分47秒,减少停电约726时户。”2019年9月17日,佛山供电局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一片沸腾,佛山电网成功实现全网范围内首次全自动自愈转供复电,佛山配电网从此有了自愈的“大脑”。
此后,欧阳卫年继续带领团队通过主站功能建设、现场功能测试、整组动模测试等不断优化技术,实现0.2秒内正确定位、隔离故障,2秒内完美地实现负荷转供,将故障复电时间从小时级降到秒级。这一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这项技术自2019年在佛山配网应用以来,故障复电从小时级降到秒级、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达99.999%。随后,成果在广东全省率先整体应用,并在南网全域、国网、蒙西等200多个地区及印度、印尼等国家推广,产生经济效益23.129亿元。
在电网自愈的探索路上,欧阳卫年始终保持着对技术的敏锐洞察力和创新精神。同事偶然的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的配网自愈在负荷高峰期或频繁转供的时候要进行闭锁?”再次牵动他的思绪。通过上百次研讨,上千次仿真与测试,多次技术路线探索、失败、再尝试,他创新性地提出自适应复杂配网及海量数据的主站协同式自愈技术,更进一步赋予配电网络“生命意识”。
“欧阳卫年的这套技术创新为世界一流智能电网示范区的可靠性提供核心技术支撑,已推广应用至全网各地市,形成相关行业及企业技术标准。”佛山供电局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自动化分部高级经理李响说。目前,佛山已成为南方电网公司首个实现自愈全覆盖的地市供电局,佛山供电可靠性连续14年排在全国前列,达到世界主要湾区先进水平。
“原创工法”,为电网未来开启无限可能
近年来,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欧阳卫年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趋势,积极开展数字化微应用改造项目。多年的钻研和沉淀让欧阳卫年积累了大量的“原创工法”“独门绝招”。他和团队坚持点面结合创新,针对日常业务中各个环节的技术难题逐一攻破。
在广东省范围内,他们率先实现配网保护定值“四个自动”一体化运维,实现保护定值维护效率提高92%;首创110kV线路远方不停电检验技术,实现保护检定效率提高96%;首创配网终端仓调辅助机器人,实现配网自动化开关“一键式”检定,把配网自动化设备并网效率提升12倍;创新提出“遥控夜巡”“工单机器人”等机器代人方法,实现配网自动化设备缺陷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大幅降低了缺陷运维、管理的成本。
在欧阳卫年带头参建的南方电网首个调控一体化式示范基地中,35个变电站实现“一键可达”程序化,配网全域自动化开关实现程序化操作,批量转供、设备晨操、检修停电、保护功能投退等业务“一键”完成,程序化操作效率提升90%。他还在国内率先实现监视业务全过程自动闭环管控,创新研发调度变电一体化安全管控平台和AI调控员“小慧”,有效提升效率及本质安全水平。
此外,他和团队首建的一体化配网主站系统试点、智能告警分析及OMS功能,实现对主配网的统一监控,海量告警信息压缩至原来数量的1%,事故推理准确率达99.9%以上,提升主配网大面积故障时电网综合驾驭能力。该模式获得南方电网五省区全面推广应用,同样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按照当时的系统建设运维费用估算,该项技术的应用推广为佛山直接降低设备投资及维护费用达2904万元,以高质量电网有力支撑“再造一个新佛山”。该项技术在广东全省进行推广应用之余,还在印度中央邦、拉贾斯坦等6个海外地区电网推广应用,共产生经济效益达 66.9亿元人民币。
作为佛山配电网自愈研究的“先行者”,欧阳卫年始终勇毅前行。他的办公桌上,放置着三个电脑显示屏,一台笔记本。登录电脑,即可实时查看电网相关数据,哪里有需要,他带上笔记本即可出发奔赴一线。“未来,希望我们的智能电网能管控到‘万家灯火’,守护广东的高质量发展。”欧阳卫年一如既往保持着一名电力工作者的初心。
【劳动观】
记者:请问您对劳模精神有什么理解?
欧阳卫年:我认为,新时代劳模精神内涵丰富。既要秉持肯付出、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态度,不怕苦累,传承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又要积极拥抱新技术,开阔眼界,以新思维、新方法结合本职工作服务社会与人民。尤为重要的是,要具备创新意识,将创新融入工作,在奋斗中不断开拓进取,推动行业发展。
记者:您的劳动座右铭是什么?
欧阳卫年:“智控毫厘稳电网,匠心百炼守初心”是我的劳动座右铭。作为一名调度自动化运维一线职工,我始终以电网智慧调度为追求目标,始终保持劳模和工匠的匠心,精益求精,为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用电需求,不断努力。
(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 黄细英 通讯员 霍嘉琪 刘琳)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