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5月6日消息,值中欧建交50周年之际,中方欢迎欧方领导人适时访华并举行中欧领导人会晤。此邀请一经发出,迅速在国际政坛掀起波澜,特朗普似有所感,而美国副总统万斯也有了新动作,欧美关系走向迷雾重重。

回溯中欧50年交往历程,成果斐然。建交之初,双方贸易额仅24亿美元,发展至当下,已跃升至7858亿美元,增长幅度惊人。如今,欧盟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在科技领域,中欧在航天、通信等方面合作不断,伽利略卫星导航合作项目便是例证;在人文交流层面,每年互访人数众多,各类文化交流活动频繁举办,增进了双方民众相互了解。中欧合作基础深厚且广泛,已然成为全球经济稳定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贸易(资料图)

中方递出邀请函,特朗普为何会感觉不妙?特朗普执政期间,奉行“美国优先”政策,在国际事务中诸多行径损害欧洲盟友利益。在经贸领域,对欧洲加征钢铝关税,致使欧洲相关产业遭受冲击,欧洲汽车出口美国也面临更高门槛;在能源方面,阻挠欧洲与俄罗斯“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欲让欧洲高价购买美国液化天然气,欧洲对此颇为不满。中欧走近,将使欧洲在经济合作上有更多选择,降低对美国依赖,进而削弱美国在全球经济与地缘政治中的影响力。美国长期主导全球经济秩序,把控众多国际经济组织话语权,中欧深化合作或推动构建新经济合作机制,冲击美国主导地位。

就在中方发出邀请函不久,美国副总统万斯发声,宣称“美国与欧洲始终在同一个团队”。这与他此前诸多冒犯欧洲的言论形成鲜明反差。此前,万斯对欧洲防务开支多有指责,称欧洲盟友在北约框架下对防务投入不足,让美国承担过多责任。如今态度突变,背后有着复杂考量。北约作为美国维系与欧洲关系的重要军事纽带,近年来因内部矛盾面临挑战,美国需安抚欧洲盟友,稳固北约,确保在军事战略上对欧洲掌控;在军火出口方面,欧洲是美国重要市场,改善与欧洲关系利于美国军火商拓展业务,获取经济利益;再者,欧洲与俄罗斯在能源等领域合作加深,美国试图通过缓和美欧关系,牵制俄欧走近,维护自身地缘政治利益。



万斯(资料图)

然而,万斯这一表态,能否让欧美真正重修旧好,仍待观察。美欧之间矛盾根深蒂固。在经贸领域,关税问题长期存在,欧洲对美国科技企业反垄断调查等,加剧双方贸易摩擦;能源方面,美国干预欧洲能源项目,欧洲虽有不满,但在能源安全上又难以完全摆脱对美国依赖;防务层面,欧洲一直寻求增强自身防务自主性,减少对美国军事保护依赖,“欧洲防务基金”等举措逐步推进。诸多矛盾并非万斯一句表态就能化解,美欧双方在实际利益博弈中,还需更多实质性行动。

中欧加强合作,对全球格局影响深远。经济上,中欧庞大经济体量,携手合作将拉动全球贸易与投资增长,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力,改变全球贸易投资版图;政治上,中欧作为多极世界重要两极,合作有利于推动多极化进程,制衡单边主义与霸权行径,促进国际政治秩序朝着更加公平、公正方向发展。在全球气候治理、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议题上,中欧合作也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凝聚更多国际力量,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挑战。



万斯(资料图)

中欧建交50周年之际,中方递出的邀请函,开启中欧关系新篇章。而美国方面,特朗普的担忧、万斯的改口,背后是美欧复杂关系与国际格局深刻调整。未来,中欧合作前景广阔,美欧关系走向充满变数。国际社会各方需在复杂局势中找准定位,以合作共赢为导向,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