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夜市“芙蓉王保护费”事件引发关注,官方迅速介入调查…

近日,河南郑州一起夜市摊位“保护费”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爆料,当地夜市摊主每月需向“第三方”上交一条芙蓉王香烟,作为保障摊位正常经营的“保护费”,不交则可能面临无法继续摆摊的困境。这一事件经媒体曝光后,迅速引发舆论热议,相关部门也立即展开调查。



据了解,该事件发生在郑州经开区八大街地铁口附近的夜市。从今年3月起,一位自称“代收管理费”的神秘男子频繁出现在夜市,要求每个摊位每月上交一条价值240 - 260元的芙蓉王香烟,否则就别想在这里摆摊。

起初,二十多户摊主将信将疑,但看到几个拒绝交烟的同行隔天就被执法人员以卫生、占道等问题检查,而乖乖交烟的摊主则相安无事。渐渐地,抱着“破财免灾”心态的摊主们形成了默契,每月25号前后,这个神秘人就会骑着电动车来收“保护费” 。



一位摊主曹先生表示,刚开始那人说是“代城管收烟”,自己也怕被赶走,看别人都交了,也跟着交。但后来他发现,这人每次收完烟都故意避开监控,还偷偷往小巷里走,感觉不对劲。可更奇怪的是,只要交了烟,确实就没城管来找麻烦,这才怀疑是不是被人套路了。

5月10日,曹先生带着偷拍的收烟视频找到当地媒体,将这桩蹊跷的“香烟疑案”曝光。事件曝光后,郑州经开区高度重视,立即成立联合调查组开展调查核查。



5月11日晚,郑州经开区联合调查组发布《关于媒体报道经开八大街地铁口夜市摊贩收取香烟初步调查情况的通报》。经初步核实,经开区明湖办事处涉事人员袁某某,涉嫌授意个别夜市商贩,向其他夜市商贩收取香烟,现已对袁某某停职调查,并依法依纪从严从快处理;对其他涉事人员,下一步将根据深入调查结果,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

此事件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网友们对此议论纷纷。有的网友质疑,每个不允许摆摊却形成小规模夜市的地方,是否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存在,又该如何解决?还有网友认为,通报中仅对袁某某作出停职调查,未直接开除,是否处罚过轻?也有网友提出,这种行为是否构成敲诈勒索?此外,通报中未介绍袁某某的职务及亲属关系,也引发了网友的好奇。

有评论指出,公职人员,尤其是基层公职人员,本应是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竭诚服务群众,维护合法权益,推广惠民政策,塑造良好城市形象。然而,此次事件中的涉事人员却在自身权力范畴内肆意妄为、滥用职权,严重损害了城市形象。

法律专家也指出,若查实有人冒充公职人员敲诈,将面临3 - 10年有期徒刑;若真存在公职人员索贿,则构成受贿罪。这种“以物代费”的新型灰色交易,比起直接收钱更具隐蔽性,给调查取证带来难度 。

目前,事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后续相关部门将如何深入彻查,又将如何对其他涉事人员进行处理,社会各界都在持续关注,期待能有一个公正、透明的结果,给夜市摊主和广大民众一个满意的交代,同时也为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和良好的城市治理生态提供有力保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