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开篇先问个问题:有没有人觉得传统女表太“娘”,而偏男性化的潜水表或正装表,又觉得戴上去不太对劲、气场不合?
如果你也有过这种感觉——那么你或许会喜欢一种低调实用、气质中性的存在:“科学家腕表”。
自带力量感的Jennifer ,就很适合诠释这种风格↑
这个概念,我也是最近在外媒看到,其中劳力士的格磁型被称作Scientist’s Watch的典型代表。
其他类似会让人联想到上世纪中叶的科学仪器、天文表、或实验室计时器的表盘视觉语言,还有个词Scientific dial来形容,与当年造出sapiosexual(智性恋)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开始我还好奇,为什么劳力士这款前年已经停产的表,会被赋予这样一个特别的称号呢?
了解才知道,它就是原子时代,为解决科研工作中常见的磁场干扰问题而诞生的。
上世纪50年代,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成立,吸引了全球上万名科学家参与粒子加速和对撞实验,而这些强磁场几乎让传统机械表失效。因此,劳力士开发了格磁型腕表,能抵抗相当于核磁共振、变电站、甚至工业设备等高磁场环境中常见的磁力强度,科学家在强磁环境下也不用担心手表失灵。
至于为什么“科学家腕表”最近突然爆火?一切要从上个月《白莲花度假村》新一季说起——剧中主角佩戴了劳力士格磁型,一时间引发网友关注。
恰逢劳力士又发布了一支致敬CERN的短片,让这款早期为科学家打造的“防磁表”再度被网友提及。
紧接着,eBay、C24 等二级市场上相关款式的热度明显上升,国外知乎reddit上关于“科学家腕表”的老帖被重新顶到首页,而teddy、bobswatches等外媒也纷纷以“科学家腕表”为题撰文,进一步助推这类腕表风格的走红。
回到正题,这种“科学家腕表”之所以更适合开篇提到的那种情况,也是源于它在为科学家们设计时,不会刻意考虑炫耀或过度装饰。
so我们如果也和科学家一样,穿衣简单,审美纯粹务实,那这种表就刚好填补传统女表“过于娇柔”和偏男性化潜水表“气场过重”间的空白,成为一个既低调又实用的理想选择。
了解完风格特点,选择方面,能接受中古表的话直接选劳力士的格磁型就很省事。
这系列款式很多,能接受早期年份的话,2007年生产的116400是经典选项。它是系列自1988年停产后,时隔近20年重新回归市场的版本,具有纪念意义;设计上保留了闪电秒针等经典元素,又在防磁能力、机芯稳定性上有实质提升。而且这一代厚度适配性好,日常佩戴不会显得突兀。
行情方面,基础款(黑盘/白盘)二级市场价格大多在3万~3.5万元人民币之间,成色好的或配件全套略贵;特别款“绿玻璃”由于辨识度高、话题性强,价格在4万~5万元人民币,部分品相极佳或附带保卡的版本价格可能更高一些。
2014年的Z-Blue蓝盘绿玻璃版本也经常被推荐,它是Milgauss 系列中最具辨识度的款式之一,采用电光蓝表盘搭配绿色蓝宝石镜面,视觉效果大胆但不过分张扬,而且这款表直到2023年才正式停产,所以市面不少全新或成色不错的存货。目前二级约4万人民币左右。
考虑中古表的话,欧米茄的Railmaster铁霸、积家的地球物理真秒腕表也值得考虑。铁霸原本就是为工程师、铁路人员等工作在强磁场环境中的人员设计,与Milgauss 一样强调防磁性能,实用主义出身。
积家献给科学家、探险家的地球物理真秒腕表,设计同样理性极简,银白或深色表盘搭配细致放射纹,蓝钢针或太妃针,视觉上清爽克制;最大特色是用机械表做出“真秒针”走时,每一秒都清晰跳动而非扫秒。目前中古市场价格在3-4万元区间。
想一步到位的话,百达翡丽的5296G也可以纳入选择。其设计灵感可追溯至1930年代的参考款式,轨道式刻度、蓝钢针这些元素,与中世纪天文仪器、测时工具的视觉语言高度一致。而且没有复杂功能或钻石镶嵌,却因为细节、比例、历史传承和品牌本身的背书,在懂表人群中拥有极高声誉。目前行情约13万。
如果想从新表下手,我也找了几款符合Scientific dial特点的选择。
万元价位可看汉密尔顿的卡其或Ball波尔的Engineer III Pioneer系列。卡其是因为有军表出身但不会过于粗犷,33或38毫米也都适合女生戴。波尔是采用品牌标志性的氚气管作为指针发光源,不仅具有独特的科技感,还显得相当符合物理学家气质。
预算再高,今年的万国新款工程师,难得地保留了原有的理性、专业气质,同时在尺寸与材质选择上更为多样,佩戴上也更为友好。如今再加上赶上“科学家腕表”风格的趋势buff,整体竞争力也显著上升。
还有百年灵前不久发布的新款Top Time B31腕表,38毫米表壳,理性又实用的复古盘面风格,不仅适合偏爱“科学腕表”审美的人群,也契合IT从业者、摄影师这类注重工具感与设计感并重的群体。
宝珀虽然潜水表很有名,但Villeret系列凭借其极具理性的气质与精准的时间显示,一直是许多文学领域作家和女性专业人士的心头好。而作家与科学家拥有不少相同特质——都热爱思考、注重逻辑,追求内在秩序。从这个角度来看,Villeret也完全可以视为“科学家腕表”的一种代表。
推荐这种素圈版本,表盘布局严谨合理,常见的蓝色、白色或银色表盘搭配简约指针,视觉清晰而不失质感。设计理念回归简约美学与精准实用,恰好契合科学家腕表所强调的审美与功能。
最后朗格1815系列今年的蓝盘新款,无论34毫米尺寸还是静谧配色,都恰好融合了中性理性气质与低调优雅。而且现在这只的热度很高,定表要6个月以上。就我身边的例子来说,有朋友正纠结三款腕表:10万左右的劳力士女装日志、积家翻转,以及这只1815蓝盘。即使这款朗格定价近20万,超朋友预算近10万,却依然被认真纳入比较范围——足以说明它的吸引力有多强。
总的来说,在一体式表链(精英气质)、新奇怪表(复古趣味)、皮带金表(老钱风)轮番轰炸后,如今的科学家腕表更像一股清流,摒弃过多装饰元素,更纯粹的呈现手表本该有的样子,个人觉得也契合了现在流行的长期主义及断舍离风潮,可以当成日常必备的配饰工具表之一。
最后大家还能想到哪些符合这种清醒克制美学的手表,欢迎分享交流~
本文编辑:杨有型
美术编辑:yo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