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和春风中,一场以民心项目为基调的“安全感升级行动”正在宝山区杨行镇悄然展开。从主干道旁到楼道转角,从自家门口到小区通道,看似细微的改变编织成一张安全守护网,让“安心”二字化作居民触手可及的生活温度。
重构通行秩序:蓝白栅栏“加”出安心线路
改造前VS改造后
松兰路入口处,一道道蓝白相间的波浪纹栅栏成了香颂居民区新景。这条贯通小区松兰路入口主干道的隔离带,将主干道路面清晰划分为行车区域和行人区域。早晚高峰时段,居民们和走路上学的孩子们在行人区域内放心通行,外卖骑手的电动车与散步的老人再也不会“狭路相逢”。
以前一到下雨天总见外卖小哥骑得飞快,几次差点撞到老人和上下学的孩子,现在由居委会、物业、业委会组成的“三驾马车”共同推进了小区通行的安全改造,将车流与人流在分界线两侧有序分流,用物理屏障重建了安全边界和安心路线。
畅通生命通道:楼道断舍离“减”塞大扫除
“再也不用和这些旧家具和堆物做邻居了!”看着焕然一新的楼道,居民们纷纷感慨道。
近日,党组织联合物业共同展开堆物“清道夫计划”,社工、物业人员和楼组长们针对楼道内消防通道、管道井和配电箱堆物展开地毯式清理,将常年“霸占”配电箱的纸箱、堵塞通道的自行车等堆物逐一登记搬离,将安全通道宽度恢复到了标准通行间距。
柔性治理停放:激发自治活力“乘”势破题
与电瓶车相关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居民们关心的重要议题,随意停放电瓶车不仅堵塞消防通道、加剧“飞线充电”隐患,更可能因短路自燃酿成火灾事故。
为了守护居民区的安全,三驾马车联合开展了以“温馨提示+移位归位”的柔性管理模式:社工和平安志愿者们每日对居民区内的违停现象巡查,安保人员则对发现的违停车辆先张贴印有温馨提示的安全告知单,再将车辆轻推至对应的集中停放区。这种“服务式管理”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居民在取车时直面警示、反思行为,逐步形成“停车入位即守护家园”的共识。
智能门禁上岗:持卡通行消“除”安全隐患
位于杨泰路55弄小区西侧通道也完成了智能化改造,曾经24小时敞开的不锈钢小门,如今披上了黑科技的新装——电动门禁系统。
在保留原有通道宽度的同时,增添了智能守护。清晨和傍晚出入高峰时,居民们持卡顺畅通行,再不必担心乱窜的外来三轮车和非小区闲杂人员穿行,这套系统如同无声的守护者,为居民们带来了满满的安全感。
这些改变源自社区“民心项目”清单上收集的85条居民建议。从加装安全行道栅栏,到楼道清理方案,再到柔性管理电瓶车停放和西小门安全进出的每个细节都经过线下提议线上投票。居民区微改造从不是冷冰冰的工程,而是帮每个人找回“放心出门、安心回家”的底气。
上海之门,为什么是大吴淞?
让分娩成为幸福起点,华山医院母亲节为孕妈送上暖心礼!
粉色花海预警!喜欢在月光下起舞的它开了~
通讯员:顾颖飞
编辑:颉廉杰
资料:杨行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