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进一步挖掘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经验,助推山东产教深度融合及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由山东省教育厅指导,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共同举办山东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活动。活动将借鉴“高端智库看山东”系列调研行成功举办的经验,邀请高水平专家及媒体走进高职院校,深度调研把脉、精准建议施策,助力职业院校打造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样板和标杆。2025年5月14日—15日,山东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活动走进临沂科技职业学院。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2日讯眼下,正值蓝莓坐果期,临沂科技职业学院现代农业系的学生们正在蓝莓大棚里测量环境参数,为组培品种收集资料。在种植校企合作基地里,学校与企业共同构建了“全链条实践共同体”。从组培育苗、智慧化田间管理到冷链物流、电商营销,学生全程参与产业全流程实训。
资源集聚打造高水平专业群
契合临沂农业大市的产业发展需求,临沂科技职业学院规划打造了两个专业群,其中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群是全校首个省高水平专业群,开设了5个专业,其中种子生产与经营、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农产品流通与管理3个专业填补了省内高职专业空白,从种子——种植——流通——产业(特色农业、园林、休闲农业),实现专业与产业的深度契合、互相促进。瞄准畜牧大市的人才需求,临沂科技职业学院组建了畜牧兽医专业群,保持专业动态调整,在动物医学、宠物医学专业的基础上增设畜牧兽医专业,做强畜牧特色专业群。
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乡土人才
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培养模式的多元化。提高人才与岗位的适配性,让学生好就业、就好业是人才培养的根本。在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学校分门别类采取了四种培养模式:一是根据学生成长需要,设立了3+2专本贯通班,与临沂大学园艺专业进行贯通培养。二是根据企业需求,设立了“施可丰订单班”,采取企业订单培养模式,在校企横向合作的基础上,为企业量身 定制培养农技人员、检验检测人员、销售人员等。三是针对基层乡村振兴人才特别是村一级人才匮乏的现象,重点面向蒙阴,开设头雁班、鸿雁班,采取校地联合定制培养模式,突出实地教学、项目化教学,培养基层村镇乡村振兴实用人才,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四是采取学历教育与中短期培训相结合,面向行业发展需求,着力培养特色技能人才,比如农业技术员、植保员、盆景工、无人机驾驶员等,一人多证多技能,为学生拓宽了就业空间。
“课堂-产业”无缝衔接
做强平台支撑,实现课程教学的实用化。在课程设置上,重点要解决“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搭建实训平台,使学生学训结合,提高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是关键。临沂科技职业学院依托校内40个实训室,创建了省盆景创作技能大师工作室、果树科普工作室等,申报获批了草莓工程研究中心、中草药和家禽疫病检测2个重点实验室,农产品流通专业还建立了直播间,让学生学会了盆景创作、果树管理、种子检验、组织培养、疫病检测、农产品电商等技能。同时还增设了花艺、茶艺、民宿、宠物训导等特色课程,组建了相关社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特长。
积极赋能乡村振兴 荣获支农惠农“全国示范团队”
强化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紧密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灵魂,学校先后与临沂市近百家涉农企业及园区开展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48个,连续两年校企合作纵横向课题到位经费都占到了全校的半数以上。在此基础上,学校还组建了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内设9个专业分团,成员130余人,去年还被团中央列为支农惠农“全国示范团队”,计划今年深入基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2000人次,重点组织实施好“山东省科技特派员产业服务团”项目。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学校引入2家企业投资860万元,在学校率先建立了2个校中厂,正在谋划采用校企合作的形式共建“临沂科技职业学院附属动物医院”。
5月14日—15日,由山东省教育厅指导,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临沂科技职业学院、山东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资讯中心承办的“高端智库看山东”2025山东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将走进临沂科技职业学院,敬请期待!
闪电新闻记者 韩彦兵 临沂台徐奇 河东融媒朱孟仓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