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滨海论坛微信矩阵粉丝已超过30万
■ 了解滨海大事小情,就上滨海论坛
欣赏一座“城”
始于颜值
敬于品质
终于内涵
漫步在滨海的大街小巷,目之所及,皆是温暖人心的风景。孝老爱亲的温馨画面、助人为乐的热心举动、敬业奉献的专注身影,每日都在上演,一桩桩动人事迹,不断刷新着城市的文明高度。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争做 “最美滨海人” 的热潮席卷全城,一个个闪耀的名字,汇聚成一曲雄浑激昂的大爱强音。
好人如繁星
闪耀道德天际
2016 年5月24日,那是一个平常却又不平凡的日子。一位3岁的幼童在玩耍时不慎跌入两米深的水塘,情况危急。6旬农妇孙志秀,这位朴实无华的滨海人,听到呼救声后,不顾自身年迈体弱,毅然决然地跳入水中。水塘陡峭且淤泥深厚,救援难度极大,但孙志秀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救孩子!在她的努力以及众人的协助下,幼童最终转危为安。事后,面对记者的采访,满头银发的孙志秀只是淡然地说:“毕竟是一条鲜活的生命,我不能看着没了!” 她的这份勇敢与善良,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先后被评为 “江苏好人”“中国好人”。
同样令人动容的,还有保安大哥吴保胜的事迹。2013年1月5日凌晨,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打破了夜晚的宁静。一家超市因电线老化起火,火势迅速蔓延。吴保胜在发现火灾后,没有丝毫犹豫,两次冲进浓烟滚滚的火场,全力营救被困人员。然而,他却不幸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的英勇行为被媒体广泛报道,他也因此当选 2013年“江苏好人”。
一个好人,一座灯塔,照亮他人;一群好人,一城新风,满目锦绣。作为古黄河、淮河和黄海的河海交汇之地,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赋予了滨海人知礼明德、向上向善的道德基因。
近年来,我县健全“横向整合、纵向联合、媒体融合”好人事迹征集网络,建立好人线索数据库,开展“最美滨海人”系列评选宣传工作,联合县发改委、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卫健委、团县委等有关部门,在全县范围内推选“最美诚信之星”“最美退役军人”等12类不同行业好人,实现主要行业系统全覆盖,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平民楷模与草根英雄,他们用心中的阳光和善念温暖著城市的每个角落。
如今,全县共有11名中国好人、25名江苏好人、20名省市道德模范以及 246名滨海好人。全县范围内,建有358个好人公园、好人广场(长廊)、村(居)善行义举榜,419处新时代文明所(站)均设立了道德讲堂,好人实践阵地实现县镇村全覆盖,让道德的力量在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
榜样引风尚
传递大爱能量
在滨海这座被爱与温暖萦绕的城市,总有一些人,以非凡的勇气与无私的奉献,成为众人瞩目的榜样,引领着社会风尚,传递着无尽的大爱能量。
陈玮、陆嫔嫔这对来自滨海县人民医院的医护夫妻,在抗疫战场上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赞歌。2020年2月9日凌晨,医院接到援鄂抗疫任务,身为护理部主任的妻子陆嫔嫔第一时间请缨,奔赴武汉方舱医院。在那里的38天,她全身心投入患者护理工作,毫无怨言。2021年7月22日,丈夫陈玮主动请缨加入援宁一线队伍;7月31日,扬州战“疫”打响,他又带队转战扬州,参与全人群核酸检测工作,所在检测队完成约400万人次检测的艰巨任务。12月下旬,因西安疫情,科内核酸检测人员紧张,陈玮再次毫不犹豫地请战,每日在实验室连续工作8小时以上。2022年,抗疫“集结号”再次吹响,陆嫔嫔投身家乡战“疫”一线,统筹调配全院护理人员,严格把控疫情防控每一道关口。工作之余,她还通过现场教学及视频录制等方式,在全县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及全民核酸采集培训,参与培训人数达5万余人。这对夫妻在关键时刻携手逆行,用行动诠释了担当与爱情,先后获得“全国抗疫最美家庭”“江苏省抗疫最美家庭”“江苏省文明家庭”“江苏好人”等荣誉。
越是重要节点,越看担当作为;越是关键时刻,越见精神品质。
2025年4月1日清晨,南京明基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一束阳光透过玻璃倾泻在43岁的张黎黎脸庞上。从上午8时许至下午1时许,历经5小时的采集,228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从她的血液中分离而出,化作“生命火种”,为千里之外一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按下重启键。
这位来自滨海的普通女子,以无私大爱兑现了3年前许下的庄严承诺,成为盐城市第132例、江苏省第1579例、全国第1974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以无畏的担当成为生命的 “摆渡人”。“与其说帮助别人,不如说是完成自己的心愿。”张黎黎的这句话,道出了所有捐献者共同的心声。
当被救助者家属的感谢信跨越山水送至张黎黎手中时,信中那句“您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让大家潸然泪下。这场关于生命接力的故事,不仅延续了一个家庭的希望,更将“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火种,播撒在温暖的春风里。
德风拂滨海
厚植文明根基
车流穿梭的路口,“红马甲”扶老携幼,助力文明出行;走进敬老院,围拢在孤寡老人身旁,亲如一家……在滨海,志愿者处处可见、志愿活动天天都有,善与美已经悄然渗透进滨海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托起了这座城市的文明新高度。
榜样的培育,既需要“一花独放”的标杆引领,更需要“百花齐放”的群体效应。我县将“好人力量”融入志愿服务队伍建设,让“身边好人”引领“身边人好”。组织30余名道德模范加入县文明风尚志愿服务分队,成立中国好人工作室。“中国好人” 徐振理担任红色文化志愿者,累计义务宣讲红色文化1200余场;“全国最美救护员”“江苏好人” 赵伟夫妇走进村(居)、学校等地,义务培训救护员6000余名;“滨海好人” 陈军发起成立滨海县新风尚文艺宣传志愿服务中心,以广场舞、快板等生动活泼的文艺形式,广泛传播文明风尚理念。
厚植道德沃土,营造崇德向善环境。高质量承办省级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道德的力量”新时代江苏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事迹巡演走进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等活动。在全媒体平台开设《“悦”听好人故事》栏目,建立“网上好人事迹馆”,推出“我为 文明城市代言”“我为公民道德宣传日代言”“听好人说一本书”等系列公益微视频,并组织在县城各大电子显示屏刊播,让群众身边处处是好人,处处知好人。
春风化雨润无声,善行如光耀四方。从42年跨越万水千山为英烈寻亲的退伍老兵徐振理,到智擒百余名犯罪嫌疑人的“平安英雄”沈光亮,到守护荒岛43年的“生态卫士”于连富……一大批道德模范和“滨海好人”脱颖而出,构筑起滨海的精神高地。深挖基层沃土、敬意礼赞模范、广传榜样力量,让凡人微光聚作璀璨星河,“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精神文明之花在滨海大地绚丽绽放。
来源:滨海日报
微信广告投放热线1866258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