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上周末在瑞士的经贸谈判结果出人意料。

经过两天长时间谈判,有公开信息称每天谈了8个小时。由于时差关系,今早新闻才开始密集报道,称双方达成重要共识,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宣称将在5月12日发布会谈达成的联合声明。



双方并没有在谈判后对外解释达成了什么样的“重要共识”,取得了什么样的“实质性进展”。这样的话术可以理解。

因为双方参与谈判的代表不具有最后拍板的权利。

从近期新闻报道,双方代表的称谓都没有“全权代表”这样的头衔。

比如美方的谈判代表财政部长贝森特、贸易代表格里尔,在谈判后大概率需要向特朗普汇报谈判结果。与中方达成什么样的“重要共识”,需要川普认同后才可以向外公开。

仅从会后的新闻报道看,这次双方谈判的结果完全是积极乐观,结果也是很好的。

完全不同于近两天公开信息表露双方不大可能谈拢的情势。

比如北京科技报社旗下微信公众号“印章朱痕账”,竟然在在5月9日晚上发表了题为“就在刚刚!中方向全世界宣布:对美合作终止,不接受任何谈判请求”。





看这篇文章,只看题目就清楚双方不大可能在这次谈判中会谈出什么样的结果。

同样,新华社在5月10日晚也发表了“新华时评:中国维护国际经贸秩序的立场坚定不移”。



这两天,这样对美强硬表态的文章并不少。

在这样的舆论形势下,今早新闻报道双方达成了“重要共识,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这一结果不仅笔者感到吃惊。估计其他很多人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

今天新闻还说“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中美双方将尽快敲定相关细节”。

不管是“达成重要共识”、“取得实质性进展”,还是“建立中美经贸磋商机制”,目前看唯一实质性进展就是要“建立中美经贸磋商机制”。

“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不清楚以前双方是否建立过。

但2018年中美第一轮关税战,双方也曾谈判了一年多的时间。双方当初多轮谈判理论上也应该有一个谈判机制。

而至于最受关注的双方现在会不会互降关税,这一核心问题目前双方都避而不谈。

估计双方预定今天要发布的“联合声明”也不大可能说到要降低关税。

双方这次从会谈前或者说会谈期间舆论造势上的剑拔弩张,到两天会谈后新闻报道突然的峰回路转,感觉这次中美关税战有平息的可能。

这样的愿望是好的。

但可能性并不大。

川普发动这次关税战从目前看要价很高,即便是和长期盟国英国达成的首个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税协议,英国付出的代价也并不低。

中国已经多次强调要“抵制任何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经济霸凌行径”,在这样的舆论基础上,指望中国对美国作出巨大让步,来平息双方之间这一轮的关税战,几乎不可能。

双方这次向外释放谈判获得实质性进展的乐观信号,更多是目前双方都需要以时间换空间的权宜之计。(文玉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