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日起,《劳动法》迎来重大调整,新规在劳动者权益保护方面进行了全面细化和强化。以下是新规的重点内容解读:
一、劳动合同签订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从第二个月开始,劳动者可主张双倍工资赔偿,最多可赔偿11个月。
二、社保缴纳
入职公司需为员工缴纳社保,试用期内也必须缴纳。如果劳动者权益受损,可拨打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热线12333进行举报。
三、离职补偿
- 口头劝退:口头劝退属于辞退行为,劳动者有权获得赔偿。但如果劳动者主动签署离职申请书,则视为个人主动离职。
- 经济补偿:非劳动者主动辞职的,可获得工资报酬加上经济补偿,一般为“N+1”模式(N为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补偿1个月工资)。
- 赔偿计算:如果合同仅写明基础工资,劳动者可前往工资卡所在银行打印工资流水,按实际到手工资计算赔偿。
四、试用期规定
- 试用期与合同期限:劳动合同一般包含试用期,仅约定试用期的,直接视为合同期限。
- 试用期时长
- 合同期限3个月到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
- 1年到3年的,不得超过2个月;
- 3年以上和无固定期限的,不得超过6个月。
- 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内,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需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解除需说明理由。
- 工资标准: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 续订合同:续订劳动合同时,不得再约定试用期。
五、工资发放
- 短期工作工资:即使只上一天班,公司也必须支付工资,不得以“上班不满一个月”为由拒发工资。
- 拖欠工资:拖欠工资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六、加班规定
- 加班时间:法律规定员工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不得超过40小时,超出部分均算加班。
- 加班工资
- 平时加班工资为1.5倍;
- 双休日加班工资为2倍;
- 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为3倍。
- 证据保存:考勤记录是索要加班费的重要证据,劳动者应备份一份考勤记录,并注意保留加班通知、打卡记录等证据。
七、年假与调休
- 年假天数
- 工作满1年不满10年:5天;
- 满10年不满20年:10天;
- 满20年:15天。
- 年假是国家法定的,不按入职公司时间计算。
- 未安排年假的补偿:公司未安排带薪年假的,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投诉,也可要求支付3倍工资。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不计入年假天数。用人单位因工作需要未安排年假的,需支付日工资300%的补偿。
八、调岗降薪
公司单方面调岗降薪需经过员工同意。如果员工不同意,可与公司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公司支付补偿金或赔偿金。
九、违约金
公司仅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可以向员工索要违约金:
- 培训服务期;
- 竞业限制。
十、工伤认定
- 工伤范围:在正常工作时间内,以及上下班途中,因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受到的伤害算工伤。
- 证据收集:拍照录像记录受伤现场,前往正规医院治疗,并向医生详细描述受伤时间、地点及原因,这些信息会记录在病历中,可作为证据。
争议解决途径
劳动者可通过工会、劳动仲裁或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工会需提供支持。全国人社服务热线12333提供24小时政策咨询服务。
总结
2025年《劳动法》修订重点在于细化劳动者权益保护、强化企业责任、优化工资结构及完善争议解决机制。劳动者应关注劳动合同条款、社保缴纳情况及加班工资计算,用人单位则需严格遵守新规以避免法律风险。具体政策细节可咨询当地人社部门或拨打热线12333。
来源:纵观盐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