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教育困惑比较多,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排名第几?
重塑盐城教育之风,这样的号角似乎吹了不少年了,也吹了很多次了。但是盐城教育之风拉胯究竟拉胯在哪里呢?
盐城大勇哥也很困惑:
1
家庭打印之惑: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盐城几乎每个有孩子的家庭都配备了打印机,孩子的学习资料常常需要带回家打印。这背后是否存在学校资源利用不合理的问题?我们需要深入调研,了解实际情况,找到问题的根源,切实减轻学生家庭的负担。
2
书店利益谜团:有不少网友反映,学校周边的书店似乎与教师之间存在着某种“默契”,老师推荐购买的书籍,这家书店总能及时供应。这种现象是否暗示着背后存在不正当的“利益链”?我们应当对其进行调查核实,维护教育的纯洁性。
3
研学招标公正:研学活动本是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习体验的重要途径,但部分网友质疑一些学校的研学活动由旅游公司承办时,存在招标不公开、长期固定合作等问题。我们要确保研学活动的招标过程公正、公开、公平,让每一次研学都成为学生成长的宝贵经历。
4
师德师风之问:这是广大网友最为关注的焦点。有传闻称,盐城部分学校,无论公办还是私立,从幼儿园到初高中,都存在教师收礼受贿的不良风气。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形象,也伤害了教育的公信力。我们必须对此进行严肃调查,还教育一片清朗的天空。
5
其实,对于盐城教育的困惑太多了,当前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尤为明显,各种告家长书、打卡、接龙、居然还有投票点赞。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盐城某师大"红包拉票"式评选该退场了!
盐城某师大附属学校近期在公众号发起"最具书香气家庭"投票活动,演变成一场荒诞的家长内耗战。家长为求票在各微信群疯狂转发链接、频发红包,既消耗金钱精力,又助长攀比之风——如此评选,与"书香育人"何干?
形式主义绑架教育
书香气质源于日常积累,岂能用九宫格摆拍、红包换票的流量游戏衡量?当家长疲于拉票、孩子被迫配合表演,这场评选已沦为数据泡沫下的教育作秀。
家长三重苦
一苦时间:全天候转发拉票,工作生活被绑架;二苦金钱:为求票发红包,数百元打水漂;三苦心理:明知是形式主义,却怕孩子落选遭冷眼。
警惕教育异化
此类活动滋生三大毒瘤:用投票数据代替真实教育成果、用红包金额衡量家庭文化底蕴、用流量狂欢掩盖教育创新乏力。更可能催生刷票产业链,污染教育生态。
教育机构当有定力,与其折腾家长搞"面子工程",不如多办亲子读书会、开设家庭教育讲堂。少些虚头巴脑的投票,多些润物无声的引导,才是教育者该有的担当。
(来源:盐阜大杂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