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刚刚参加完莫斯科的纪念阅兵,又受到一份邀约,将南下赶赴另一场演习——中柬“金龙-2025”联演。
这是中柬两军第7次举行该演习,虽然这次演习的规模相对不算太大,而且已经是第7次进行,人们似乎有些“见怪不怪了”,但此次演习其实也有不少深远意义,比如在前不久刚刚挂牌运行的云壤基地,在此次演习中会发挥怎样的作用,就很值得我们关注。
【中柬“金龙-2025”联合演习出征仪式现场】
云壤基地意义重大,中柬步调高度统一
如果说此前云壤基地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中柬军事合作进入新阶段,那么此次联合演习就是这种合作的直接体现。
虽然此次演习的项目中,联合反恐、人道主义救援等课题,看起来不如联合防空、反潜战这样的项目引人关注,但这并不影响通过演习可以使中柬两国军队实现了战术协同与指挥系统的磨合,为未来联合行动奠定了基础。
也就是说,这种合作远超“演习本身”的范畴,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中柬高度互信的信号,尤其是在当前国际局势高度复杂的背景下,柬埔寨主动选择与中方加强合作,进一步巩固了东盟国家内部的多元力量平衡。
除了中柬合作所带来的影响外,云壤基地本身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南海与印度洋的“枢纽”。
【云壤基地正式投入使用】
此外,其靠近马六甲海峡的位置可大幅缩短中国海军对南海及印度洋的响应时间,此次联演过程中,参演的舰艇、直升机与装甲装备,就可以通过实兵演练的方式,展示快速部署与联合作战能力对区域内意图挑衅的势力构成直接威慑。
而且此次演习的规模虽然不算太大,但演习内容却一点也不含糊,陆军、海军、空军以及联勤保障部队的参演官兵,将通过海上、空中等多种方式,陆续向演习区域集结。
此外,海军虽规模较小,但通过与中方新型作战体系的对接,能够学习现代化联合作战经验,是真正意义上互利共赢的合作。
【中柬合作是互利共赢的典范】
菲律宾小动作不断,中方有充足的应对手段
说完了演习本身,再来谈一谈周边的安全形势,近期菲律宾在南海的挑衅活动变本加厉,打着与美军“肩并肩”演习的幌子,多次派出军舰向黄岩岛发起冲击。
在这个背景下,虽然我们的演习从来不针对第三方,但在菲方看来,中柬即将进行的演习无异于一次警告,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菲律宾的海上监视系统依赖有限的雷达站和巡逻舰,其探测范围与实时响应能力,无法覆盖云壤基地的快速反应优势。
一旦中柬联合部队在南海展开行动,菲律宾可能难以准确掌握中方舰艇动向与部署规模。
这种信息不对称使菲律宾的“挑衅”行为面临极大风险,一旦菲方的行为越过了红线,其在南海的前哨据点可能在其尚未察觉时,就遭到针对性反制。
从这个角度看,云壤基地的存在改变了南海力量对比,菲律宾若寄望于借助美军力量在南海“造势”,将面临更直接的遏制。
此外,菲律宾与柬埔寨同属东盟国家,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与柬埔寨中立的外交政策不同,菲方几乎一边倒地跟随美国。
其实柬方的做法,也是除菲律宾以外其他东盟国家的做法,因此我们与柬方成功的合作模式,也有望在东盟内部出现更多类似的务实合作案例,让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孤立性”将进一步凸显,也让不怀好意的“域外势力”遭遇更大阻力。
【云壤基地甚至可以停靠航母】
美国的海上“围堵”计划,还没开始就提前破产
最后我们来聊一聊中柬合作对于美国的影响,众所周知,美方长期试图通过强化东南亚盟友关系,构建针对中国的“第一岛链”与“第二岛链”封锁线。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的战略明显转向了依赖于盟友的军事基地网络,构建所谓的海上“围堵圈”,而云壤基地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开始在关键节点布局反制。
对于打破美方的封锁,云壤基地既是地理支点,大大缩短了中国对南海与印度洋的投送距离,形成“近海—远海”联动能力;也是外交支点,通过联演与合作项目,削弱美国对于东南亚局势的干涉;还是威慑支点,以实战化训练为手段,向菲律宾等国传递“快速反应”能力,使其挑衅成本远高于收益。
【美国的围堵只有被打破的结局】
因此,对于美国来说,云壤基地的建成以及迅速投入使用,意味着中国在应对挑衅时,已经有能力实现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出击”的转变,这种转变通过中柬联演这类常规动作持续积累,最终会让美国现有亚太战略不攻自破。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通过局部优势节点的积累,逐步构建覆盖关键海域的支撑网络,这种模式一旦在印度洋、太平洋复制(如与更多国家开展“云壤式”合作),将从根本上改变区域力量对比,迫使美国重新计算其在南海及印度洋的军事存在成本与风险。
所以,此次“金龙-2025”联演与云壤基地的结合,本质是中方应对当前动荡的国际局势,通过与周边国家的务实合作,对域外势力形成有效威慑所作出的有力尝试,更标志着中国反制策略开始从“被动”向“主动”的转型。
对菲律宾而言,其单边挑衅行为的失败概率将显著增加;对美国而言,维持亚太霸权的成本与难度正在上升,这种变化虽非一蹴而就,但其长期积累的效应,足以让美国对亚太地区不切实际的野心无法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