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初期,徐州属于山东省管辖 ,直到1953年才划归江苏,而这起离奇的案件就发生在1951年的九月。
1947年中共华东局社会部成立以穆世观为首,代号为“092”的情报组,他奉命率领四名情报员潜入南京,从事地下党秘密情报工作,穆世观为组长,在此期间,“092”向上级提供了大量的情报,在1949年三月南京解放前夕,“092”小组在通过地下交通送出一份情报后准备撤离南京的前夜,不想突然遭到了“保密局”特务的突袭。穆世观在反击中头部中弹后被战友冒死救出,南京地下党得知消息之后,立即通过特殊渠道将穆世观紧急转移到郊区秘密地点进行救助,虽然最后取出了颅内的弹头。可是,穆世观始终未能苏醒,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成了一个植物人。
可让所有人预料不到的是,一年过后穆世观竟然忽然醒来了,还能开口说话,又过一段时间的康复疗养,穆世观的外表恢复得与常人无异,只不过在是在思维上有些意外,时不时会出现间歇性的思维短路。前一分钟还在正常说话,后一分钟要么把话题转移到其他某个与之前话题根本不沾边的内容,要么把刚才说过的内容完全遗忘,还盯着别人问“你在说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上级一直希望他继续疗养,而他却一直要求工作。
1948年12月1日徐州解放后,济南要往徐州派遣军事接管干部,组织上几经研究决定,穆世观出任副团级情报员,受徐州市公安局领导,由于身体的和脑子的原因,上级并没有给穆世观分派具体工作内容,只是让他“注意收集社情民情”,事后写成报告,不定期上报所以穆世观就经常外出逛街,看看社会风貌,听听坊间议论。
1951年3月下旬的一天,穆世观向徐州市公安局局长的张洪范口头汇报了一个重要情报,这个报告让张洪范极度震惊。
在当时徐州市最繁华的地方就是第三区察院街,又名东门大街,这条大街集中了几乎徐州所有商铺。而在这些商铺里,最不起眼的就是一个叫“罗汉酒肆”的酒铺,酒铺虽然已经开了四十多年老字号,但老板兼酒保就一个人——罗霜至。
在此期间,穆世观几乎走遍徐州全城以及周边县城,像“罗汉酒肆”那样的小酒馆、路边摊不知光顾过多少家了。作为最为繁华的东门大街街自然是他经常要去的地方,不过,他从未进过“罗汉酒肆”。这天,穆世观正在转悠时,忽然天降大雨,于是穆世观就进入“罗汉酒肆”避雨。进去后便在角落的一副单人座头落座。
落座后要了一瓶四两烧酒和花生米和豆腐干各一碟。老穆入内时,而当老板兼酒保把穆世观要的烧酒而后小菜送来时,穆世观和店主罗霜至一碰头,顿时心里便是一凛,觉得这张脸好像在哪里见过!于是他就坐在那里一边慢慢地喝酒,一边暗暗观察罗霜至,可直到最后,穆世观还是没想起自己曾在哪儿见过这个人,只好结账走人。
从这个时候开始,穆世观就睡不着了,一直就想在哪里见过这个人,想了整整一夜总算想起来了,这张脸孔虽然他是第一次见,但是曾经见过这人的照片。这是在解放前,他奉命前往当时的国统区城市南京或者镇江,亦或扬州、常州执行某项锄奸任务时,领导出示给他看的照片中作为目标的四名保镖中的一个,也就是说罗霜至是给汉奸当保镖的。
所以当穆世观向张洪范这么一汇报,顿时引起了的重视,于是他便向穆世观提出了几个关于罗霜至的相关问题。但穆世观除了一张照片之外其他什么也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张洪范当即派公安局政保侦查员包忠仁、宋洪、周宗耀三人对“罗汉酒肆”店主罗霜至进行秘密调查。该小组的一应工作情况直接向张洪范局长汇报负责。
4月4日,调查小组组长包忠仁向张洪范汇报了一应调查情况,“罗汉酒肆”的老板罗霜至的老爹罗白郎祖居徐州,早年在少林寺出家为僧,后来成为一个铁钵游走江湖,到处化缘,因为姓罗,又是和尚出身,所以徐州人都唤他“罗汉”。
罗白郎在二十五岁时还俗,在大同街开了一家酒食兼卖的小酒铺,未起店名,因邻居都喊他罗汉,所以就把他的小酒铺唤作“罗汉酒肆”。而罗霜至名义上是老罗的儿子,其实是嫡亲侄子。因为罗白郎一直都没有娶媳妇,其兄就把次子罗霜至过继给他。当时罗霜至只有十二岁,给叔父当儿子后,一边读书,一边跟着老罗学少林武术,有空还得在小酒肆做酒保。在罗霜至十八岁时,参加全国国术比赛。他进入了前三十二名。
罗霜至在参加比赛的时候结识了一个功夫不如他的纨绔子弟郭永遂,罗霜至自从结识郭永遂后,两人交往比较密切。郭永遂系青帮组织骨干,曾参加过复兴社特务处举办的特务培训班,是“军统”早期特工。抗战胜利后,其父病逝,郭永遂前往印尼办理父亲留在那里的产业继承手续,并定居雅加达。
1936年2月,郭永遂给罗霜至在南京介绍了一份工作。至于干的是什么职业,罗霜至的亲戚朋友并不清楚,其中一个亲戚说他曾见过郭永遂与罗霜至以及另外两个男子一起拍摄的照片,据郭说那是他们四人结拜兄弟时拍的照片。调查小组对“罗汉酒肆”的情况也做了详细调查,也查出了一些问题。
据专案组从因从事倒卖管控物资被捕获刑的罗的朋友刘某提供的消息显示,他当时曾参加了几个朋友为罗霜至接风洗尘的酒席,亲耳听罗霜至说过此次去南京参赛之行的收获,关键是认识了郭永遂这朋友,还在南京找到了一份工作,当朋友问他在南京哪里高就,他却笑而不语。
罗霜至到了南京之后,就跟一干朋友断了消息。也很少回徐州探视他仍在经营“罗汉酒肆”的罗白郎,不过是逢年过节去看一眼,有时候,亲戚朋友向罗白郎听他儿子罗霜至在南京干什么工作,罗白郎要么摇头不语,要么即便回答也是语焉不详,支支吾吾含糊不清,时间一长别人也就不问了。
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罗霜至突然带着一个二十多岁的美貌女子回到徐州了。罗霜至向亲友介绍说是他媳妇单慧珺。这时,罗白郎已近七十,现在儿子罗霜至不仅回来了,还给他带回一个儿媳妇,当下自是大喜过望,于是就把“罗汉酒肆”就交给罗霜至了。
就这样,罗霜至做起了这家小酒肆的店主。他是老板,单慧珺因有烹饪之长,遂主持一应厨务。这个酒铺就成为一家夫妻店,而原先帮老罗烹饪的老厨子金老二,已经六十多了,也有辞职的意思,于是罗霜至给了他一笔钱让他老头回家养老。
罗霜至接掌“罗汉酒肆”后,全盘继承老爸的经营风格,除了在菜肴烹饪方面掺和了南京菜口味外,其余一概保持原样,罗霜至颇有经商头脑,重新开业的时候,还请印刷社印制了广告张贴在酒肆内外,还制作了“罗汉酒保”字样的工作服穿在身上。这样过了半年多之后老店主罗白郎去世罗霜至安葬养父后,照常营业。1948年年底徐州解放。“罗汉酒肆”照常营业,罗霜至、单慧珺夫妇只管经营酒肆,
但是,现在警方根据资深情报工作者穆世观同志所反映的情况来看,以及后来警方的调查来看,警方疑似发现罗霜至确实存在敌特身份嫌疑,只不过目前具体信息尚不清楚。张洪范在听取调查小组的汇报后,经分析初步认为罗霜至是以“历史加现行”特务可能性居多,罗霜至很有可能在当时由郭永遂引荐进入复兴社特务处或者稍后的“军统”,这也是罗霜至离开徐州前往南京工作后,行事比较诡异的主要原因。结合穆世观回忆起的其所见到的那个锄奸对象四个保镖照片之一系罗霜至其人的情况,警方认为罗霜至很有可能是“军统”的一名行动特工。
就差对罗霜至身份的大致判断如下:这家伙系“军统”行动特工,抗战胜利后。“军统局”由于缩编,他在领到一笔复员金后回徐州经营父亲留下的酒肆,后来“军统”改组为“国防部保密局”之后,召集部分复员特务“复员”,罗霜至所接受的指令应该是“潜伏隐藏,静伏待命”,俗话就是成特工界行话里的所谓“冷棋”。这枚“冷棋”一旦接到激活指令,必将立刻响应,猝然间发作或将使我方遭受重大损失!往
现在对于徐州警方来说,现在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一种方案是立即逮捕,还有一种方案则是放长线钓大鱼,但无论怎样,都必须先行对“罗汉酒肆”进行秘密监视,可还没有等警方开始行动,在1951年4月5日早上七点多消息传来,“罗汉酒肆”的老板娘向警方报警,她外出返回时发现丈夫躺在血泊中已经被杀了。
我是我,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