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位,有些事情千万不能做,即便这些事情在你眼里可能是小事。因为这些你以为的“小事”,可能正毁掉你的前途。

都有哪些事情呢,一块看下。

一、不要迟到早退

我单位今年新招的小王最近很委屈:“我就迟到过3次,每次不超过10分钟,领导居然在季度考评里写我‘纪律散漫’!”

真相很残酷:领导根本不在乎你加班到几点,他们只记得你迟到的瞬间。考勤机是“职场照妖镜”——你永远不知道哪次迟到会被大领导撞见,成为“态度不端”的铁证。

生存法则:

- 每天提前15分钟到岗,泡杯茶刷个新闻,领导眼里你就是“爱岗敬业标兵”。

- 真有急事?提前发消息报备:“领导,今天送孩子急诊,晚到30分钟,工作已安排妥当。” **既要守规矩,更要会哭惨**。

二、不要轻信同事

财务部李姐常拉着新人小张吐槽领导,结果季度评优时,小张的“激进言论”全出现在总经理办公桌上。

血泪教训:同事递过来的瓜子,可能是挖坑的铲子。记住三不原则:不接私事话茬、不评领导是非、不露个人底牌。

接同事话会打太极:

- 同事诉苦时,反复使用“万能三连”:“真的吗?”“太不容易了”“后来呢?”

- 涉及关键信息时,立刻转移话题:“说到这个,你上次推荐的餐厅真不错!”

三、不要和领导吵架

技术主管老周曾当着全组驳斥领导方案,三个月后部门调整,他被“优化”到边疆岗位。

权力游戏规则:领导可以错,但不能“没面子”。与其正面硬刚,不如学会“埋雷”:

- 话术模板:“领导这个思路很有前瞻性!我补充点执行层面的小建议……”

- 杀手锏:“按您指示落实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可能会出现XX风险,您看要不要准备预案?” 把“你错了”包装成“您真高明”。



四、不要干活太快

行政小陈总提前三天完成任务,结果现在全部门的急活都堆给他,工资却一分没涨。

反常识真相:职场不是学校,交卷太快会暴露两个致命问题:

1. 要么工作不饱和——马上给你加量不加价

2. 要么质量不过关——三天做完的能有什么好东西?

节奏控制秘籍:

- 接到任务先问:“领导希望侧重速度还是深度?”

- 交活前预留修改期:“草案先请您把关,我继续优化细节。”

- 关键项目要“卡点交卷”——既显重视,又防加戏。

五、少谈私事

销售总监得知下属离婚后,把最难啃的客户都分配给他:“反正你回家也没事,多加点班。”

信息战本质:领导掌握你的私事越多,操控你的筹码就越足。

- 买房暴露经济压力——更难提加薪

- 恋爱暴露情绪软肋——更好PUA

- 育儿暴露精力分散——优先安排边缘工作

安全社交公式:

- 家庭话题:只说“父母身体还行”“孩子挺乖”

- 感情状况:统一回答“稳定,谢谢关心”

- 兴趣爱好:止步于“爬山看电影”

六、不要背后议论

你说的每句坏话,都会变成射向自己的箭

两个实习生厕所吐槽主管,第二天对话录音就出现在主管邮箱,双双试用期不过。

一些职场不入流手段你可能不知道:

- 公司监控软件可能记录聊天记录

- 走廊吸烟区的摄像头带收音功能

- 那个总附和你骂领导的“兄弟”,可能是领导眼线

保命话术库:

- 被人拉入吐槽局:“哎,咱们还是多想想怎么解决问题吧”

- 被迫评价同事:“他做事很有个人风格”

- 遇到敏感话题:“这事我还真不清楚”

结语:职场不是游乐场,而是雷区

这六条禁忌看似教人“圆滑”,实则是血泪换来的生存智慧。真正的职场高手,都懂得**“表面守规矩,暗地留后路”**。记住:

- 你的“真性情”,可能明天就成为别人拿捏你的把柄

- 你的“高效率”,也许正在为同事的懒惰买单

- 你的“心里话”,早晚会变成射向自己的回旋镖

最后送大家一句保命真言在单位,少说话多观察,慢动手勤汇报,藏底牌留后路。熬过前三年的“装傻期”,才有资格谈“做自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