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说法,发展,是一个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

集体的发展如此,行业的发展如此,人生的发展也是如此。

当然了,这都是理论上的发展轨迹。真正的发展轨迹,未必是螺旋上升,很有可能是“只螺旋,不上升”。

何谓“只螺旋,不上升”呢?就是说,当事人陷入到一个“死循环”当中, 越是循环,越是在原地,甚至不进反退,愈发落寞。

身处底层的普通人,很无奈,就过着“死循环”的一生。

这四个底层死循环,正在吞噬无数人的人生,要留心了。



一、“用命换钱,拿钱治病”的死循环。

年轻的时候,身强体壮,就拼了命去透支身体,以此来换取一定的钱财。

到了一定的年纪,比如说40岁左右,大概率就会疾病缠身。以前所赚取的钱财,都需要花费到医院当中。

在这个年头,医疗资源昂贵,有可能加班加点所赚取的工资,都不够给医药费。

所谓“贫穷和安稳之间,只隔着一张病床的距离”就是这个道理。

无数拖家带口的中年人都感慨,自己不怕死,但不敢病。死,不过是一瞬间的事儿,没有持续的花费。而病,这就需要持续的花费了。

肯定有人会说,难道就不能“劳逸结合”吗?

对于底层的打工人而言,手停,就意味着口停。“劳逸结合”的生活方式,根本就不适合他们。



二、“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死循环。

以往,养育一个娃,是多一个娃,多一双筷子,花费其实不算多。

如今,养育一个娃,是多一个娃,多一个两脚吞金兽,花费特别多。

穷人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早结婚,繁衍的欲望特别强劲。特别是在西南地区,一户人家,生养四五个孩子,这是很常见的事儿。

越是生育,越是需要更多的钱财来养孩子。父母,也需要更加拼命去赚钱。

可由于普通人的“工资抚养比”有限,所以他们赚钱的速度,始终比不过日常花销的速度。这就导致,穷人们越穷越生,而又越生越穷。

穷人多生育,其实是好事。问题是,缺乏一定的保障,穷人越生育,就有可能越贫穷。

至于多生育,赌一个卓越的孩子,这是概率很小的。哪怕孩子有天赋,父母没有钱,一样无法培养、拔高孩子的天赋。最终泯然众人矣。



三、“越是努力,越是被收割”的死循环。

一个打工人,拼命努力上班赚钱,然后贷款买房负债累累。

有了贷款之后,更加拼命努力去工作。越是拼命努力,越是负债累累,越是成为韭菜,越是被收割。一辈子都活得苦巴巴的。

努力,跟收割,为什么会联系在一起呢?

“努力”拆分来看,就是一个“奴”出两份“力”。身为“奴”,本质就是被剥削,被收割,被利用的。

你是员工,每天都加班加点,拼命工作,月底的工资都差不多。但是,由于你努力了,所以你的老板换情人的速度更快了。

这就是“价值剥削”。你创造了10万的价值,但你固定工资5000,那多出来的95000的价值,就归公司老板所有了。

努力,并不是没用,只是要看为谁而努力。公司是自己的,那努力,就是为自己赚钱。公司是老板的,那努力,就是为老板赚钱。



四、“每代人都重蹈覆辙,走回老路”的死循环。

穷人家庭,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每一代的子女,都走回父母的老路。

你的父母,有可能走回你爷爷奶奶的老路;你自己,有可能走回你父母的老路;你的子女,有可能走回你自己的老路。

每一代人都走回上一代人的老路,注定不会进步,也不会有所突破。

就跟《放羊娃》一样。记者问放羊娃,你的理想是什么?

放羊娃回应:父母放羊,我也放羊,长大后娶个媳妇,生个大胖小子,继续放羊。孩子长大后,也结婚生子,继承放羊的事业。

看到《放羊娃》这个故事,相信很多人都会感慨、悲叹,认为他很可怜。

问题是,这个世界多的是放羊娃。你我,有可能只是城市里边的“放羊娃”。而城市里边的“放羊娃”,他们不放羊,只打工。

文/舒山有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