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5月11日清晨,中国乒乓球队全员启程飞赴卡塔尔多哈,正式进入世乒赛倒计时6天的冲刺阶段,在体育总局的送行队伍中,一个熟悉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如今已是中国乒协副主席的马龙,与即将出征的队员们握手告别,当“小魔王”孙颖莎走向他时,两人双手紧握的瞬间被镜头定格



这一幕迅速登上社交媒体热搜,网友纷纷留言:“龙队像极了送孩子远行的家长,满眼都是牵挂和期待。”



此次送行并非简单的仪式,作为中国乒协管理层的新成员,马龙在成都封闭集训期间的角色早已超越“副主席”的头衔,据前国手、如今国家队陪练周雨直播中透露,在为期一个月的集训中,马龙保持着与现役球员同步的“一天三练”节奏

清晨与男队主力进行高强度对抗,下午化身双打陪练配合年轻队员打磨战术,晚间则参与体能训练和技术分析会议,更令人动容的是,周雨在直播中透露,马龙常主动留下加练,甚至为适应不同选手的需求,反复调整自己的打法



对于熟悉中国乒乓球队的球迷而言,马龙的转型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2024年宣布退出国际赛场后,这位手握31个世界冠军、实现双圈大满贯的“六边形战士”并未远离球台,此次集训中,他白天陪练、晚上总结的身影,让人恍惚看到2019年布达佩斯世乒赛前,那个打着封闭仍带队加练的“龙队”,不同的是,如今他的身份标签中多了“传承者”的使命



那么站在更广阔的维度,马龙的转型对中国乒乓球运动具有标志性意义,作为全球知名度最高的中国运动员之一,他在球员时期便以“尊重对手、敬畏比赛”的体育精神赢得国际赞誉,如今身份转换后,这种人格魅力或将发挥更大效能

在国际乒联改革赛事体系、推动职业化进程的当下,兼具专业深度与国际影响力的马龙,有望成为连接中国乒乓与世界舞台的理想桥梁;值得期待的是,马龙在管理岗位的探索,可能为国乒注入新活力,他曾在采访中提及“想建立更科学的青少年选拔机制”,这与乒协正在推进的“U15人才培养计划”不谋而合,若能将运动员时期对技术革新的敏锐度,与管理工作相结合,或可推动训练体系创新



当37岁的马龙在训练馆陪00后队员练到深夜时,灯光下拉长的身影仿佛时光的重叠,那是当年鞍山少年在乒乓球馆挥拍的执着,也是曾经世乒赛、世界杯夺冠后亲吻球台的虔诚,也是如今甘当“人梯”托举新一代的从容,从“六边形战士”到“体制内改革者”,他始终在用行动诠释:真正的传奇不在于奖杯数量,而在于能否让更多人因他的存在而相信坚持的力量



或许正是这种超越胜负的格局,让他在握手送别孙颖莎时,眼中不仅有对胜利的渴望,更饱含对这项运动未来的期许,当中国乒乓球队在多哈升起国旗时,无论最终战绩如何,马龙的故事都已写下新篇章,关于传承,关于热爱,关于一个运动员对初心的终极坚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