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稀土资源出口管制方面,中国动真格后,给美国带来什么影响?特朗普主动请求中方“休战”,是什么原因让他被迫服软呢?
特朗普上台后在关税领域上挑起一场“世界大战”,其主要意图之一就是利用关税为筹码,威逼利诱其他国家在经贸领域上与中国“脱钩”,以达到在经贸和外交等领域上孤立中国的图谋。作为对美国挑衅的回应,中方除了在贸易层面上对美方展开对等反制外,还通过战略矿产出口管制等措施,猛击美国敏感的软肋。中方动真格了,美拿不到稀土,这是怎么回事呢?
5月9日,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组织不同部门,召开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会议,引发国际舆论关注。对此,有分析认为,中方此举旨在加强此前一系列针对关键矿产的出口管制措施的执行力度,而这些矿产对于美国国防工业至关重要。还有美媒注意到,这正值中美将赴瑞士参加经贸对谈前一天,意味深长。也难怪中方此举会引发外界的高度关注,那是因为中方在限制战略矿产出口方面,动真格的了。
要知道,自中方出台一系列战略矿产出口管制政策之后,引发国际市场的激烈动荡,尤其是美国,作为被中方相关管制政策的重点“照顾”对象,该国的科技企业以及军火商受到极大的影响。当然,在中美经贸领域几乎处于脱钩状态的情况下,美方无法从正常渠道获得战略矿产,自然不会坐以待毙,根据商务部网站日前发布的消息显示,国家对镓、锗、锑、钨、中重稀土等战略矿产实施出口管制以来,部分境外实体与境内不法人员相互勾结,不断翻新走私出口手法,试图逃避打击。
在这一背景下,中方这次部署专项行动,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意味着中国计划进一步加强近期对一系列对美国国防工业至关重要的关键矿产的限制措施的执行。与此同时,之前还有消息称,中方向韩国等国企业发出警告,禁止他们将购自中国的战略矿产转卖给美国企业,否则将会被中方列入出口管制黑名单。由此可见,中方这一系列举措,就是决意切断美方获得中国战略矿产的最后渠道。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特朗普愿意和解,美国愿意服软了吗?
其实在这样的情况下,特朗普不服软是不行了,为什么这样说呢?美国对华打关税战,结果不但没能给中国贸易出口带来多大影响,反而给美国打出一个通货膨胀来。当然,与上次中美贸易战不同的是,中国这回是动真格了,尤其是在战略矿产出口管制方面,以前所未有的烈度猛戳美国敏感的软肋。中方出台新政策重点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让美国彭博社惊呼:“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的影响正在迅速显现,美国面临两个选择,要么供应链中断,要么和中国谈。这将是痛苦的”。
也难怪美媒会坐不住,因为中国掌控全球90%的稀土精炼产能,而中重稀土几乎完全垄断。一旦失去中国的稀土供应,美国相关企业将陷入困境。有美媒报道称,中方实施中重稀土出口管制,已让欧洲市场的镝价在一个月内暴涨三倍,创下2015年以来的新高。而美国军工巨头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财报显示,B-21隐身轰炸机项目因稀土价格飙升巨亏4.77亿美元,F-35战斗机的稀土供应链更是命悬一线,而这种困境源于美国对中国稀土的深度依赖。
稀土矿产断供给美国造成的影响,上述这些还只是冰山一角。美国一位汽车行业高管表示,关键矿物的限制对美国汽车制造商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将出口管制的影响严重程度定为1到10级中的“7或8”。因此,特斯拉老总马斯克不久前不得不前往中国“求放过”。按照外媒的说法,在中方实施战略矿产出口管制方面,特朗普几乎没有还手之力,这也是他不得不向中方服软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特朗普若有意向中方求和,就需要拿出诚意,因此,特朗普主动承诺大幅对华降税。
那么,美方打算如何向中方展示诚意呢?彭博社日前援引知情人士的话透露称,美方已设定将关税降至50%~54%的目标,试图通过"关税腰斩"换取中国放松稀土管制。尽管这则报道随后被白宫方面说是“胡乱猜测”。不过有分析认为,这种矛盾姿态背后,是美国陷入的战略困境——既要安抚国内因物价上涨而抗议的民众,又不愿在谈判桌上过早暴露底牌。就在美国放出关税谈判风声的同时,中国稀土管制的"绞索"正在收紧。
显然,这是特朗普开始对华服软的一种体现。因为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日前接受采访时称:“我认为,缓和紧张局势,将利率降至其可能、应有的水平,这是财长贝森特的目标”。而相比于白宫政客在是否降低对华关税问题上自相矛盾的表述,他们在行动方面似乎表现得更加诚实。日前,有白宫官员告诉媒体,特朗普正考虑撤销包括汽车座椅、儿童床在内的部分中国商品145%的关税。
受制于中方稀土出口管制政策,美国对华高筑的关税壁垒似乎已开始松动。不过,有分析认为:“当美国试图用关税"腰斩"换取战略喘息时,中国正以稀土为棋,在全球产业链棋盘上落子有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远未到终局时刻”。关税战没有赢家,但中国正在学会与风暴共舞,并且坚信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