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印巴冲突出现了转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宣布停火。值得注意的是,印巴两国宣布停火的时间是5月10日,刚好是在5月9日中俄联合声明发布之后。那么中俄联合声明发布之后,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何宣布停火?这其中是否存在关联呢?

第一,俄印关系。印度和俄罗斯存在着很强的合作关系,这一关系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初。1962年中印战争爆发后,苏联大举援助印度。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期间,苏联首次向印度提供了米格-21战斗机,这种超音速战机的部署使印度空军获得了对巴基斯坦压倒性的技术优势。1971年,苏联和印度签订《苏印和平友好合作条约》,标志着苏印双方军事同盟关系得到正式确立。

苏联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为印度紧急提供了T-54坦克等武器装备,帮助印度成功肢解巴基斯坦。据统计,冷战期间,苏联累计向印度出口了价值350亿美元的武器装备,建立了包括米格系列战机、基洛级潜艇、T-72坦克在内的完整装备体系。除了武器援助之外,苏联还通过技术转让方式帮助印度建立本土军工体系,例如1980年代,苏联帮助印度在阿瓦迪建立的T-72坦克生产线,为印度国防工业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1993年与印度签订《友好合作条约》,延续了两国军事合作传统。后来印度斥资85亿美元引进272架苏-30MKI战斗机。2019年,印度以54.3亿美元采购5个营的S-400防空系统,成为首个获得该武器的非独联体国家。现在印度长期依赖俄罗斯的军事装备,俄罗斯武器装备占据印度国防装备60%以上,印度因此成为了俄罗斯武器第一大出口国。

第二,中巴关系。就像俄罗斯和印度一样,中国和巴基斯坦也存在很强的合作关系,这一关系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初。1962年中印战争爆发后,巴基斯坦对我国表示了外交支持,在联合国驳斥了印度代表的“中国侵略论”。1963年,中巴签订边界协议,解决了两国边境争端,中巴关系逐渐深化。



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时期,我国向巴基斯坦紧急输送了包括59式坦克、歼-6战斗机、56式冲锋枪在内的现役装备。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时期,苏联在联合国安理会三次提出有利于印度的提案,我国动用否决权,阻止了提案通过。在军事方面,我国援助了巴基斯坦56式自动步枪、40毫米火箭筒及配套弹药。

在经济合作方面,中国企业建设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经过三期工程之后,如今港口年吞吐量达100万标箱,带动周边形成临港经济区,创造就业岗位3.5万个。由此可见,中国和巴基斯坦有着很强的合作关系。



第三,中俄联合声明的影响。对于印度而言,中俄联合声明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印度长期依赖俄罗斯的军事装备,且与中俄同为金砖国家、上合组织成员,需在战略方面与俄罗斯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另一方面,中国和印度存在经济合作与战略竞争,中印之间贸易额从2000年的29亿美元增至2021年的1256亿美元。在这种合作和竞争并存的情况下,需要为双边关系保留了弹性空间。

对巴基斯坦而言,中俄声明的价值在于提供战略背书。中国和巴基斯坦存在很强的合作关系,中国通过“中巴经济走廊”项目深化与巴基斯坦的经济和安全关系。

这种非对称压力迫使印度和巴基斯坦重新评估冲突成本,印度若继续升级克什米尔冲突,可能削弱其在中俄主导的多边机制中的话语权。巴基斯坦则意识到,中国的战略支持虽能提供安全保障,但过度军事对抗会消耗经济走廊建设资源。因此5月9日中俄联合声明发布,5月10日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宣布停火,这两件看似独立的事件,可能存在着一定关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