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走过我家乡
梁隆贤、张泽培
点击进入:第一节—第十节
十一、蓝新二娘救红军
这是蓝远强老人讲述的其祖母蓝新二娘救红军的故事。
蓝远强说:我家原住桐梓县城赵家嘴场口,老地名叫高坎子松树林蓝家。我的祖母名叫令狐大珍,是南街、下河坝及赵家嘴一带出名的“蓝新二娘”,祖母共有有九个姐妹,亲戚多,县城里的发财人金汉初、刘禹东等是她的表侄儿;祖母能干、胆大,会经商理家。她刚结婚来赵家嘴蓝家几天,因为祖父抽大烟(鸦片)而理不起事,家里就穷得揭不开锅了。祖母刚进蓝家门就担起了家里的重任,她买包谷熬锅巴糖卖,租地种,人们喊她蓝新二娘既是对她胆大能干的珍重,又是对她刚结婚就就担起家庭重担的同情。
后来不久,祖母便收留了一个从娄化里(今桐梓县羊蹬、水坝塘、狮溪镇一带)来的娄义成到家里帮忙做活,同时还收留了娄义成大姐大姐夫去世后留下的两个儿子罗少云、罗少文。罗少云22岁,婆安排他去学皮匠补鞋,安排娄义成和16岁的罗少文去鼎山城挑煤熬锅巴糖或种地。
由于祖父抽鸦片身体不好,祖母40岁那年,祖父便去世了,能干的祖母更是挑起了抚养大孃、二孃、父亲及娄义成、罗少云、罗少文的重担,因为和罗少云家沾亲,所以我们就都喊罗少云兄弟二人表叔。
1935年红军来桐梓时,分粮分物给穷人,有很多穷人是很喜爱红军的。红军离开桐梓时,有七、八个走后头掉队的红军伤员,被县城团防的国民党兵抓来关押在蓝家祠堂的大堂屋(90年代以前赵家嘴旁的桐梓县畜牲局位置)里,伤痛和饥饿折磨得他们奄奄一息。表叔罗少云祖母婆商量悄悄给红军送饭。表叔夜间把堂屋的厢房的木板壁撬了一个孔,祖母用口袋装好饭食,绕道从蓝远宽家屋后把饭食从壁洞里送进去喊红军们吃。婆说,关押红军伤员的堂屋臭得很,她在壁洞外都能闻到一股很浓的臭气。婆送了两天后,这些受伤红军不晓得去哪儿了,没有在堂屋,可能是被团防兵抓去杀害了。
一天,一群穿便衣的“黑杀队”来家里抓表叔罗少云,他们说罗少云是红军探子,要么就是暗地里参加了红军在帮红军做事,因为关在蓝家大堂屋里的8个红军伤员少了一个。“黑杀队”捆了罗少云就拖起往蓝家坟山走,他们要在蓝家坟山杀害罗少云。婆带起娄义成追去蓝家坟山,抱住表叔罗少云,喊娄义成解罗少云的套绳。娄义成本是个读书人,在家里是老三,尽管是因染上大烟瘾后被家里逼出来的,但祖母也还是很尊重他。当祖母喊他“娄三爷,快解套索”时,娄三爷一改平常的斯文,拼命的帮忙,他边抱住罗少云边解套绳。婆大声喊“你们套我吧,我在帮红军,不准你们黑杀我侄子,抓我们去镇公所……”。
“黑杀队”把罗少云和祖母、娄三爷三人抓去当时的武胜镇公所后,婆大喊刘禹东,由于刘禹东当年在镇管事。“黑杀队”听到她喊刘禹东表侄儿,就把婆和娄三爷放了。婆又再去找金汉初和刘禹东保释放罗少云回家。后来,“黑杀队”仍不停的来欺负罗少云、罗少文两弟兄,说他们帮红军,两兄弟过得非常受气。
一天清早,大家都象平时一样起床干活了,祖母见16岁的罗少文没有象平时那样起床干活就问罗少云,罗少云悄悄跟婆说:兄弟罗少文悄悄当红军去了(可能是红军二渡赤水返回桐梓二战娄山关的时候加入了红军队伍或参加了红军游击队),之前确实是我和兄弟罗少文一起,悄悄从送饭的壁孔里拖出来一个能走路的红军,他们救走的这个红军约15一16岁,手臂受得有伤,因饥饿和寒冷已病伤得奄奄一息,是里面的红军帮着用背垫高到墙壁孔,我们俩兄弟再使劲把他拖出壁孔的。俩兄弟把这个救出蓝家大堂屋的红军背去蓝家坟山的一个大生栖坟后面藏起,有另外的人来接走了这个受伤红军。1954年,二表叔罗少文回到桐梓来看望祖母,他告诉祖母:他和妻子那时都在浙江省宁波市公安局工作,他专门要求来贵州出差,主要是想看看祖母,并拿了不少的钱给祖母。
祖母婆八十多岁才去世,原赵家嘴居住的很多老人,都晓得蓝新二娘大义,不怕事,都晓得她救过红军。
(未完待续)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梁隆贤、张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