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10号,我国外长王毅同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进行了通话,多瓦尔说战争不是印度的选择,印巴双方将致力于停火。
新华社报道
考虑到正是在5月10号当天,印巴双方宣布了停火的消息,多瓦尔的这通电话,其实可以理解为印度向中国通报印巴停火的消息,而且是第一时间通报。
这就比较有意思了,印度这次印巴冲突,是印度率先开火的,开火的第一时间,印度就向俄罗斯、美国,甚至沙特、阿联酋等通报了消息,却没有第一时间通报中国;如今想停火了,反而特意给中国打来了电话。
那么这种态度变化,背后有何玄机呢?
通报的意义
国际地缘冲突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交战双方向世界其它国家通报开火或者停火的消息。最眼前的例子,就是俄乌冲突。
俄乌冲突爆发之前、之后,甚至是俄乌冲突当中,出现了什么比较重大的事件,比如跟乌克兰要谈判了,再比如北溪管道被炸事件等等,俄罗斯都会主动的跟中国通报情况。
印巴宣布停火,巴基斯坦民众庆祝
很多人就不解,中国在俄乌冲突之中是中立的,也不是直接的利益攸关方,俄罗斯为什么要主动向中国同步消息呢?
道理其实很简单,一方面是对中国的尊重和重视,另一方面也是争取国际舆论支持。
作为世界性大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毫无疑问是当前全球领导者之一,不仅本身体量惊人,实力强悍,同时还代表着全球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态度。
简而言之一句话,世界很多国家怎么看俄乌冲突,很大程度上是学中国。
而俄罗斯主动向中国同步重要消息,其潜在含义,其实就是希望中国理解他们的做法,能够在安理会,乃至其它国际场合主持公道。
巴基斯坦向印度发射导弹
同样的,这次印度发起冲突以后,主动向美国、俄罗斯、沙特、阿联酋等通报消息,也是为了争取他们的支持,至少要争取这些国家认可印度的行为,不会支持巴基斯坦。
而之所以不通报中国,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知道中巴之间“铁哥们”一样的友谊,肯定不会支持印度对巴基斯坦开火;
另一方面,也是一种自负。用大白话来说,就是通过行动告诉中国,我不在乎你的态度,不管你支持还是不支持巴基斯坦,我都要对巴基斯坦开火。
既然如此,那为何停战的时候,又要主动通知中国呢?
攻守易形了
这次印巴冲突,虽然是印度主动挑起的,但从战果来看,显然是巴基斯坦占据优势。
尤其是印度前些年大吹特吹,从法国引进的阵风战斗机,被巴基斯坦的“枭龙”击落,更是让印度既输了里子,又输了面子。
在此背景之下,印度就停火事宜第一时间通报中国,似乎有点从心的意思,毕竟谁都知道,巴基斯坦正是靠从中国进口的武器系统,才能在空战中保持对印度优势的。
巴基斯坦击落得印度战斗机残骸
但这也带来一个问题,印度一向骄傲自负,想要取代甚至超越中国,最不愿意做的事,就是向中国低头。如今印巴双方已经同意停火了,这个时候主动通报中国停火的消息,有啥目的呢?难不成他们还指望中国帮印度而不是巴基斯坦?
其实,这就跟当前印巴之间的攻守易形有关。
简要来讲,在这次冲突之前,印度自以为国力,军力都远超巴基斯坦,尤其是有着法国最先进的阵风战斗机加持,完全可以在印巴冲突中碾压巴基斯坦。
这倒不是说他们真的自诩实力强大,要跟巴基斯坦国战,而是说开战之前,印度觉得战争的方向盘,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印度可以操控战争规模,自由的选择开火和停火的时机。
坦诚的说,印度其实也没做好跟巴基斯坦举国死战的准备,只是以为自己实力占优,可以用打巴基斯坦转移一下国内民意压力。
但打起来之后才发现,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巴基斯坦军力在中国的加持下,突飞猛进的发展,他们从法国购买的“欧洲最先进战机”,在中国帮助巴基斯坦建立的体系化作战模式之下,一点优势都没有。
巴基斯坦枭龙战斗机
印巴空军之间的实力差距,不但没有因为阵风战斗机加盟印度空军而缩小,反而扩大了。
这个时候,印度高层就有点坐蜡了。因为他们突然之间意识到,印度可以决定何时开火,但什么时候停火,却是巴基斯坦说了算。
尤其是在印度本也没打算大打出手的背景下,与巴基斯坦的小规模冲突,印度完全就是被动状态。
简单举个例子,如果印巴双方在谈判停火的期间,巴基斯坦空军出动,摧毁印度更多的S400防空系统,更多的阵风战斗机,这个亏印度认不认?
不认,战争就要扩大;认了,印度就要损失巨万不说,国内的民意反噬也扛不住啊。
正因如此,现在印度主动向中国通报停火的消息,其潜在含义其实就是让中国约束巴基斯坦,避免巴基斯坦出动出击,制造更多战果。
巴基斯坦总理
在这次印巴空战之前,这是小概率的,毕竟那时巴基斯坦自己心里没底;但现在巴基斯坦打赢了,发现印度空军的纸老虎本质了,那愿不愿意严格的遵守停火协议,就不好说了。
中国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之前网上对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有个形象化的说法:其大概意思,是说中美俄英法五大常任理事国,在自身所处的区域,都有事实上的一票否决权力。
以中国为例,作为东亚大国,在东亚范围内,任何国家,想要做任何事,如果中国不同意,往往就干不成。
安理会五常漫画
正因为有这个实力,中国才有资格坐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的席位,才能当东亚地区的“话事人”。
客观的讲,这个比喻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中国对周边事务的影响能力,其实也是不断增长,随时变化的。
抗美援朝、抗美援越,乃至对印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还击战,基本确立了中国在自家周边,对影响自身利益的所有事宜,都有“一票否决”的能力。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你要在我周边搞事针对我,那你就要想想,有没有当年美国领导的“联合国军”的实力,有没有当年“南亚小霸王”印度、“东南亚小霸王”越南的抗揍。
而这次印巴冲突爆发后,印度在开战前后态度的转变,则证明在眼下的亚洲,哪怕不涉及中国直接利益的事情,中国也有毋庸置疑的影响能力。
印度宣布,印巴两国重启了军事热线
简言之,以前邻居跟我发生矛盾,我说了算;现在邻居和邻居发生矛盾,也得先问过我得意见。
如果不问,甚至以为可以背靠俄美等非本地区大国的支持,扰乱亚洲和平发展的环境,那就难免像今天的印度似的,前倨后恭,贻笑大方。
一句话,“中国”这两个字所代表的意义,在整个亚洲地区,含金量再次上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