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在中南海毛主席的办公室里,一份文件被送到了毛主席的案头。
毛主席翻开文件,这个文件是一份贪污犯罪情况报告,而文件报告的“贪污犯”正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毛主席看到这个文件,眉头一皱,往事一幕幕浮上心头。
等他把文件仔细地看完,合上文件,站起来,在屋子里走了几圈,一边走一边皱着眉头思考,然后对身边的秘书说:“我不相信他会做这样的事,去把周总理请过来,我要问问究竟是怎么回事。”
那么,这个毛主席的救命恩人是谁?在他的身上又有什么样的故事?这一切,还要从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三镇说起。
图丨毛主席
渔民的儿子闹革命
这位毛主席的救命恩人,名叫王盛荣,在1907年,出生于汉阳一个贫苦的渔民家庭。
和那个年代很多贫苦农民不同的是,作为渔民,他们没有土地,所赖以生计的只有一艘小破船。和那些年代贫苦农民相同的是,他们一样受到统治阶级和地主恶霸的欺压。
虽然他们家身为渔民,不用向地主交租子,但是周围码头的地主恶霸早已控制了周围的鱼市,他们所打的鱼,只能以非常低的价格卖给地主恶霸们。
所以辛苦一年下来,家里贫穷的生活得不到多少改善,一家人也只能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
作为一个渔民家的孩子,自然少不了跟着船东奔西跑,特别是在武汉三镇这样一个九省通衢,信息极为畅通的地方。
王盛荣在打鱼的生活中,逐渐接触到了革命思想,这使他产生了推翻地主恶霸,翻身解放的想法。
图丨王盛荣
1926年,19岁的王盛荣参加了革命。但是,在王荣生参加革命后不久,就爆发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经过党中央的研究,决定在武汉召开“八七”会议,以应对当前的危局。
此时的王盛荣,是中国共产党在湖北的交通员。这一天,他接到了董必武交给他的一个任务,就是让他在武汉找一个安全的地点。
这个地点要能够避开国民党反动派的侦查,保障党中央“八七”会议的顺利召开,同时王盛荣还要负责参会同志的安全工作。
图丨王盛荣
王盛荣深感这个任务的艰巨和重大,在领受任务以后,他便走街串巷,秘密探访,寻找合适的开会地点。
最终将会议地点确定在汉口三教街41号,这里原来是俄国的租界,可以很好地避开国民党反动派探子的侦查。
在确定会议地址以后,王盛荣又积极开展会务准备,最终确保了八七会议的顺利召开。
这次会议确定了以武装斗争的路线方针,是“八一”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序曲。可以说,王盛荣正是这次历史性会议的助产士。
图丨八七会议
营救毛主席
1932年的冬天,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的毛主席,正在江西的南部的农村考察。
而这个时候,有一个紧急会议要召开,党组织就安排王盛荣赶紧找到毛主席,把他安全带回来参加会议。
王盛荣接到这个任务后,二话不说就带了一个排的战士赶赴江西南部。他们一路昼夜兼程,一刻也不敢耽搁,很快到达了毛主席居住的地方。
眼看就可以顺利接到毛主席,就在王盛荣刚要松口气的时候,突然就听到前方枪声大作,王盛荣的神经一下子就绷紧了起来,手也下意识按到了枪上。
他意识到,很有可能是毛主席居住的地方出现了危险。于是,他“唰”地一下就拔出了手枪,冲着身边的战士们喊道:“大家跟我来!”说完就火急火燎地向前跑去。
他们循着枪声跑进近毛主席的住所,他们发现,原来是当地的反动民团,将毛主席的住所包围了。
图丨王盛荣
毛主席身边的警卫人员,正在奋力与反动民团作战,但由于反动民团势力过于强大,毛主席身边的警卫人员数量少,而且武器也相对简陋,打得很是艰苦,反动民团随时都有可能冲进警卫人员的阵地,伤害到毛主席。
王盛荣的眼睛一下子就红了,他手握着枪,对着战士们大喊道:“宁肯咱们全都牺牲,也必须把主席保护好!”说完,就冲着反动民团开了一枪,带领战士冲了上去。
王盛荣带领的这一个排战士的突然出现,瞬间把围攻毛主席的反动民团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王盛荣带着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猛打猛冲,迅速在反动民团的阵地中撕开了一个口子,冲了进去,找到了毛主席。
看到毛主席安然无恙,王盛荣才松了一口气。就在他拉起主席准备突围出去的时候,突然发现毛主席因为身体不适无法行走,这可怎么办?
图丨王盛荣
外边这么多敌人,马上就要攻进来了,虽然刚才的突然袭击把敌人打懵了。但是敌人反应过来以后,马上就又把口子堵上。
自己带的这一个排虽然能再抵挡一阵,但还是不足以挽救危局。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王盛荣二话不说,背起主席就往外跑,其他的战士们就跟在王盛荣的背后,掩护王盛荣和主席。
就这样,在前锋战士的突击,后卫战士的保护下,王盛荣背着主席,冲出了国民党反动民团的包围圈,把主席安全地带回了瑞金。
回到瑞金后的王盛荣并没有向人们提起此事,也没有到处去表功。
要不是毛主席在向其他同志们谈话的时候,提到了这段惊险的经历,提到了是王盛荣在危急时刻救了自己的命,大家都还不知道王盛荣的这个英勇事迹。
图丨毛主席
财帛不能动其心
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党中央从上海迁到了瑞金,上海局的经费因此十分紧张,为了支援上海局,党中央决定派人从瑞金携带资金到上海。
第一次,他们派人携带2万美金到上海,出人意料的是,这个人竟带着这笔巨款潜逃了。
无奈之下,党中央又第二次派人带了2万美金,往上海送,第二次送款的人竟然也携款潜逃了。
我们现在的人可能觉得2万美金没多少钱,但是要知道,在那个年代,1美金可以兑换0.88克黄金,2万美金就相当于是17.76公斤的黄金!折合成现在的人民币也值500多万元,财帛动人心,难怪这些送款的人会携款潜逃。
图丨美金
两次派人送美金,两次携款潜逃,这使中央感到万分痛心的同时,又在送款人员的选拔上格外的慎重。
而王盛荣这个时候是军委委员,而且曾经在危难的时刻救过毛主席的生命,忠诚上毋庸置疑,加上他一贯表现积极,对党忠诚。
所以中央决定,第三次往上海送钱的任务就交给了王盛荣。
这不仅是一次携带巨款,突破敌人层层封锁的危险任务,更是对一个共产党员党性忠诚的考验。那么,王盛荣能不能经受这真金白银的考验呢?
图丨王盛荣
当王盛荣接过这装有3.5万美金的时候,他的心里就已经默默地坚定了决心。
不管前路多么坎坷曲折,不管这个箱子里的美金数额有多大,自己也要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一分不少地把这些美金送到上海。
就这样,王盛荣带着几个信得过的战士从江西出发,为了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盘查,他们先到达广东,从广东进入香港,历经磨难之后,从香港坐船到达了上海。
王盛荣一行人圆满完成了运送资金的任务,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党性、人格,不是任何金钱所能够收买的。
图丨王盛荣
得罪康生埋祸根
此后,王盛荣又随同毛主席、周恩来参加了长征,到达了延安。
到达延安后,王盛荣一直在中央组织部工作,后来又担任了中央党校高级班的党支部书记。也就是在这个时期,王盛荣给自己日后的命运埋下了一个祸端。
1942年,延安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整风运动,当时的中央书记处书记、保卫部长是康生。康生这个人喜欢整人,经常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打击与自己观点不同或者和自己疏远的同志。
为了打击同志,他提出要搞一个所谓的抢救运动,把斗争的焦点,对准了从国民党统治区过来的同志,以及参加过长征的同志。
而这个时候担任高级班党支部书记的王盛荣,则在康生的要求下,无可奈何地在自己的部门里开展了抢救运动。
图丨康生
这个抢救运动则成为了康生整人的工具,制造了许多冤假错案,导致大家人心惶惶,革命队伍内部的团结受到了巨大的威胁,王盛荣对此很是看不惯。
一天,王盛荣去中央办公厅办事,正好遇到了毛主席。毛主席见到自己的这个救命恩人,很高兴,就问他:“王盛荣,你怎么有两年多不到我这里来了?”
王盛荣听到主席的发问,回答说:“太忙了,主席。”主席又问:“你忙些什么?”
王盛荣说:“还不是搞什么抢救运动,现在弄得人心惶惶的。”
毛主席很疑惑地问:“是谁要搞这个抢救运动的?”
王盛荣听到主席这么问,也感到很疑惑,就说:“这不是中央决定的吗?现在已经抓了200多名领导干部了,就连省委书记一级的领导干部都受到了波及。”
图丨毛主席
毛主席听了以后大吃一惊,连忙问王盛荣:“你说的是不是真的?”
王盛荣说:“我在主席面前怎么敢讲假话?”
接着,主席就问王盛荣:“是谁在主持这项工作?”王盛荣老实地说:“是康生。”
毛主席对王盛荣说的事情非常重视,便通知当时的党校副校长彭真,和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去见主席。
毛主席问彭真:“王盛荣这两年都没到我这儿来,他反映的抢救运动的事情是不是真的?”
彭真也是个老实人,点点头说是的。
图丨王盛荣
毛主席这时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和真实性,决定立刻纠正这种做法。
因此,毛主席决定到中央党校开个大会,并且点名让王盛荣在会上把问题都说出来。
王盛荣性格耿直,对党也很忠诚,因此,他在会上一五一十地,把这个所谓抢救运动的不良做法,和严重后果都说了一遍。
王盛荣这一炮可是让康生下不来台了,康生也因此被免去了书记处书记和保卫部长的职务。
由此,康生便对王盛荣怀恨在心,这也为王盛荣之后的悲惨遭遇,埋下了祸根。
图丨开会
得罪林彪被诬贪污
要说王盛荣这实事求是的性格,干革命是一把好手,但是这耿直的性格也使他经常得罪人。
解放战争时期,王盛荣被调至东北野战军工作。1949年6月,王盛荣跟随林彪南下,带着辎重到了武汉。
此时林彪交代给他的任务,就是让他在武汉抓军工生产,保证百万军队的武器弹药供应。
当时李先念正在湖北进行工作,而李先念正是王盛荣的老战友,他见到王盛荣很高兴,两人便热烈地聊起天来。
聊了一会儿,李先念就向王盛荣大倒苦水。
原来,李先念正因物资短缺而整日眉头紧锁,听说跟着王盛荣而来的,还有一大批军用物资,便向王盛荣化缘。
图丨李先念
而此时,林彪已经带部队打出了湖北,正在湖南追赶敌人,王盛荣来不及向林彪请示,就自己做主给了李先念几辆汽车、一些汽油和一个医疗所。
后来,林彪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十分愤怒,他批评王盛荣拿着东北野战军的物资做人情,还挖苦王盛荣“和李先念的生意做得不错”。
就这样,王盛荣因得罪了林彪,在部队里他是待不下去了,于是他来到了中南军政委员会,当上了有色金属管理局的局长。
1950年3月,王盛荣接到了周恩来交代的一个任务,让他组织生产1万吨钨砂,用于出口苏联换取机械设备和武器装备。
为了完成好这个任务,他到几座钨砂矿进行调研,发现制约这些矿区产量的原因,主要是运输车辆和机械设备不足,因此难以大规模产出。
图丨周总理
想到周总理交代的任务,他心急如焚,就在这个时候,王盛荣灵机一动,想到了在香港有1000吨蒋介石遗留下来的钨砂。
于是他便有了个主意,那就是卖掉这批钨砂,换回急用的汽车和设备,再生产出更多的钨砂,完成周总理交代的任务。
王盛荣请示周总理后获得了同意,就用这1000吨钨砂换来的钱,买了100辆大货车和大量的汽油。
矿山有了这些设备,产量大为提升,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1万吨钨砂的生产任务。可是谁也想不到,就这个灵机一动的主意,却让王盛荣背上了一个贪污犯的罪名。
1952年一直有心想整王盛荣的林彪,就以此事为借口,硬是把一个贪污犯的罪名扣在了王盛荣身上。
这才有了文章开头毛主席看到的那份报告。
图丨钨砂
毛主席叫来周总理了解情况,周总理向毛主席细细地讲述了那1万吨钨砂的来龙去脉,最后还说,在这件事情上,王盛荣同志没有过,反倒是立了大功。
毛主席听了周总理的讲述,决定释放王盛荣,但由于有人存心整他,虽然他获得了自由,但也从副部级领导干部,降为了副处级领导干部,还丢了党籍。
就这样一直到1957年,毛主席到湖北视察,在视察过程中,毛主席过问了王盛荣的近况。
当得知他的遭遇后,毛主席,想到王盛荣之前的救命之恩,和他一贯以来的为人,对湖北省的领导同志说:“还是把王盛荣安排到工业厅当厅长,同时恢复他的党籍,让他拥有副省级的待遇。不管怎么说,王盛荣也是一名革命老干部了。”
图丨毛主席和周总理
王盛荣的坚守
就在大家都以为王盛荣时来运转的时候,厄运再一次找上了他。1968年,他在20多年前得罪过的康生向他发难了。
此时手握大权的康生,想起了曾经得罪过自己的王盛荣,于是就给王盛荣安了一个苏修特务的罪名,将他逮捕进了监狱。
在毛主席得知王盛荣受到迫害后,担心王盛荣承受不了压力和羞辱,便派徐海东向王盛荣转达了毛主席的一段话:“好死不如赖活着,只要活着,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
听了徐海东的转述,已在崩溃边缘的王盛荣心头一热,坚定了坚持下去的决心。
从此以后的批斗中,无论那些人怎么折磨他,王盛荣都咬牙挺着,绝不自杀。就这样,在1979年,王盛荣终于得到了平反。
此后,王盛荣一直生活在武汉,直到2006年9月以99岁的高龄离开人世。
图丨王盛荣
结语
王盛荣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丰富多彩,也充满了传奇。
从他的经历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党的忠诚,他对同志的关爱,他对革命事业的坚定。王盛荣不愧是荆楚大地走出的优秀革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