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由山东省文明办、山东省委网信办、山东省关工委、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妇联、山东省教育厅、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出版集团、青岛出版集团联合主办,济宁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济宁市委网信办、济宁市关工委、共青团济宁市委、济宁市妇联、济宁市教育局、山东广播电视台青少频道、济宁广播电视台、中共曲阜市委承办的山东省十二届“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暨“国学小名士”研读经典济宁站活动成功启幕。
古韵今声千名国学少年齐诵经典
本次活动以“诵读经典 传承美德 培育新人”为主题。活动在肃穆庄严的孔庙万仞宫墙前举行。伴随着《佾舞鹿鸣迎嘉朋》的乐舞,山东省十二届“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曲阜奎文学校的同学们和孔子跨时空对话,共研“为学”“为人”之道。《论语少年声》节目,全省千名国学小名士齐诵《论语》经典。
开卷有益 国学推荐官们揭开传承密码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十二年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上国学,活动也从最初的校园走向家庭,融合社会生活各个场景,“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活动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很多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门。
诵读是最长情的告白。来自寿光的王庆吉分享了带女儿王艺晓学习国学经典的经历,王庆吉认为让孩子爱上国学,家长要以身作则,他会把亲子共读,当成和孩子共同探索世界的方式。
诵读养成良好品德。曲阜实验小学的校长张居峰在活动现场给大家展示了他们学校的入学礼。曲阜实验小学在学校推广现代学礼,通过这种方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唱树美德健康新生活的外在表现,让孩子们提升精神境界,培育少年君子情怀。
诵读让我们明白何以中国。来自德州庆云的历史老师张志猛通过把历史唱成歌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喜欢上了经典。他在分享中说,我们代代传承的中华经典中有千年文脉和民族之魂,学好历史,读懂经典,才能从历史和经典中知道我们的来时路,明白何以中国。
诵读让我们有了破晓追光的力量。曲阜师范大学的学生于婷是2024年国学小名士济宁队大学组的代表。作为师范生代表她也曾与张桂梅老师有过一面之缘。现场她也分享了在张桂梅老师那里读《红岩》的经历,对她来说,读经典能让人在困境时,依然选择热爱生活,坚持自己的追求。
万仞宫墙下国学小名士对“国”字飞花令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启动仪式现场再现国学名场面——飞花令。2024年的“国学小名士”诵读大赛大学组冠军刘东旭昱,山东16城市小名士代表,共同上演了一场精彩的飞花令对决。守擂者为荣誉而战,攻擂者为自信而鸣。短短三分钟,双方你来找我、唇枪舌剑,展现了新时代少年对国学的热爱与传承。
“君子不器” 读经典就是当代人的诗和远方
文明趋同,文化存异。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为什么我们还要读经典呢?首批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孔子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宋立林引用孔子的“君子不器”勉励青少年们。不要做工具人,当人们被内卷、竞争、功利所困所惑的时候,阅读经典会让你获得定力和信念,在惊涛大浪中镇定自若、淡定自出。
“国学小名士”研读经典济宁站同时开启。来自山东16市的家庭代表和100组“国学小名士”家庭,沿着孔庙杏坛、鲁壁、诗礼堂、后花园、颜府,展开了过关斩将之旅。拜古礼,背论语,学拓印,小名士家庭们在各关卡依次打卡、体验,国学与经典在这一刻,再次迸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国学小名士”研读经典行活动,也将在山东省其他城市陆续展开。记者了解到,“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十二年来,从泰山之巅到渤海之滨,从圣人故里到黄河两岸,全省3000余所学校、350多个国学社团,全省青少年儿童广泛参与,见证了山东省“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从萌芽、出苗到发枝散叶、硕果累累的成长过程。
媒体关注
【山东新闻联播】山东省第十二届“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暨“国学小名士”研读经典济宁站活动启动
【拉呱】《山东省第十二届“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活动在济宁曲阜孔庙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