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报刊发表出来的文章很多,而且出现层次的更替,但很多文章都有相同之处,却不是人们能够轻易发觉的。
很多人发表文章并不是随便乱写,而是有所依凭。写文章的人会阅读,而且会搞跨学科阅读,读很多的书,有一些心得体会,就要写成文章,发表出来。大学研究生或博士生搞研究,大学教授搞研究,都会阅读大量的专业材料,在得出心得体会之后,确定研究课题,进行持续发力,最终写出论文,发表在刊物上。作家写散文,也需要大量阅读,提升文化水平之后,获得独特的体验,把这种独特的体验变成文字写出来,就会具备一定的个性,发表出去就可以赚稿费。写小说的作家虽然可以虚构很多人和事,但他们照样会阅读很多文章,且笔耕不辍。诗人虽然会凭空写诗,甚至灵感到来就可以写很多诗,但诗人也需要读大量的文章,获得大量的知识储备,才可以在此基础上实现飞跃,其实就是实现诗歌的创新。市面上发表的文章不在少数,图书也非常多。虽然没有任何一个作家声称读完了所有的书,但作家的阅读量是非常大的,获得的独特感悟也非常多。按理说,他们把独特的感悟写成文章,发表出去,就不会成为雷同的作品。但他们发表的文章内容有相同之处,似乎有人类共同的情感在里面,而不只是抒发个人的小情绪。倘若作家只是抒发个人的小情绪,就没有多少人喜欢看了,因为他的小情绪和别人的情绪不一样,没有写出人类共同的情感,当然就不具备普遍性了。很多诗歌就是这样,容易写出诗人独特的感悟,却没有写出人类共同的情感,当然会陨落了,人们也就不愿读诗了。
不管是写诗歌、散文,还是写小说,写作者都要唤起人类共同的情感,注重情绪价值,而不只是注重个人情绪的抒发。越是这样,越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但人类共同的情感很容易出现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也就是作品中凸显了人类情感,唤起了读者的情绪,而读者阅读了很多文学作品,发现这些文学作品都在引起某一种情绪,就会觉得索然寡味。即便文学作品形式不一样,也不一定能引起读者的兴趣。表现母爱的主题,不管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抑或是剧本,只不过表现的形式不一样,而主题却是出奇地一致。倘若变换一种写作角度,从负面因素着手,可能会引起人们的兴趣。大多数人写母爱都会写母爱的伟大,无私奉献,却偏偏忽略了母亲也是一个人,不是一个神。母亲也有自己的小情绪,有私心,甚至有时候自私自利,却没有写出来,只是进行了片面化的描写与刻画,就像某些宣传媒体一样,只是说国内的一些好事,却不说国内的坏事,即便说了坏事,也仍然要把坏事写成好事,总是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理问题,体现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精神,却往往忽略了坏事的来源,忽略了应该负责任的那些人,也忽略了应该改革的体制问题。很多写母爱的文章都有内容雷同的倾向,虽然大多都能表现母爱的伟大,但往往写作的角度出现了问题,总是从相同的角度入手来写,就容易写成内容雷同的文章。写其他内容的文章也是如此,很容易弄得内容雷同,虽然形势变化多样,但并不能引起读者的关注。
作者的创作才情减弱了,并不是作者不具备独创性,而是因为权力系统有所限制,而资本又要搞自我审查,尤其是一些自媒体平台,很容易把作者的创作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而且搞了关键字审查。作者要自己去除关键字,不然就不能发表,甚至有被禁言或封号的危险。有了如此狭窄的创作范围,很多文章就都出现了内容雷同的倾向,而且让很多读者失去了兴趣。读者宁可刷短视频,也不去看文章,除了短视频更容易让人接受,就是短视频的内容比文章的内容要丰富一些,但短视频的内容同样受到了限制,也同样出现了内容雷同的倾向。除此之外,很多作者都在阅读名著,而名著的内容是固定的,虽然会给作者提供不同的阅读感受,但作者依据的内容是相同的。当作者写出了自己的感悟,就会产生和其他作者的感悟相同的现象,即便用了不同的文字风格,用了不同的文体,其内容也仍然有相同之处。作者也是人,无法逃脱人的思维限制,会在人类社会允许的范围内搞创作,甚至会在权力系统允许的范围内搞创作,还要顾及发表时候的经济效益,最终弄得文章很平庸,却可以轻易发表,而“带刺”的文章却并不能发表。
如此一来,很多发表的文章就具有雷同的倾向。作者取材的来源出现了相同的情况,发表时关注的人类共有的情感也出现了相同的情况,而权力系统限制的范围有限,很容易让作者的创作题材出现“撞车”的情况,内容当然会雷同了。作者的思维能力有限,以为发现了创新性的内容,却往往也是别人发现的内容,化成文字写出来,发表出去就以为自己具有了独创性,其实和别人发表的作品出现了内容方面的相同之处,只不过用了不同的语言和结构而已。没有任何一个人或媒体来协调人们发布的文章,也没有任何一种数据检索系统来完全检索古今中外所有的文章,发现雷同的就要剔除出去。即便现在的防盗版系统成立了,扫描人们发布的自媒体文章,发现抄袭和剽窃的就会自动删除,也不能把古今中外所有的文章都扫描一遍,更不可能完全做标记。很多作者缺乏创作才情,只是在别人发表的文章基础上进行改造,换了一种语言重新写一遍,就算是自己的作品,却不会被防盗版系统发现。这种做法被称为“洗稿”,而且有专门的“洗稿”工具,瞬间就可以洗完一部几十万字的小说。况且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们搞创作,会写出很多令人惊叹的文章,也可以创作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长篇小说。看似创作成功了,其实内容就那么一些,而且是权力系统允许发布的内容,当然会出现相同之处了。
发表出来的文章内容有相同之处,人们只需要捡一些经典的文章来看就可以了,没必要看太多的文章,以免看到太多鄙陋的文字表达技巧,也看到太多内容相同的文章,以至于坏了审美胃口。毕竟作家的认知能力也是有限的,总是以为自己有独特的发现,其实这些发现古代人早就发现了,没必要再换一种文字重新写一遍,以免增加太多的文字垃圾。但资本会推动文学的发展,会让人们写文章发表,而且用稿费诱惑一些作者。不但作者程代际更替,而且读者也成代际更替。作者只会写自己思考到的内容,读者只会读能够收集到的文章,却往往忽略了古今的文章内容大体相同,只不过换了人来写,换了语言来表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