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25年端午节不一般,“”3类人”要躲端午,提醒大家4件事早做准备
距离今年下一个法定假日“端午节”越来越近了,具体时间安排是:5月31日(周六)至6月2日放假,共3天,不调休!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其它三个分别是春节、清明节和中秋节。由于端午节的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因此,在古代时又被称为是端阳节、重午节、五月节、天中节、浴兰节、蒲节、女儿节等。
端午节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截止到目前,大约有2500年的历史,从先秦两汉形成、南北朝确立、隋唐繁荣到明清普及,即便是如今,人们对“过端午”还是非常重视的。
这天的节日习俗众多,流行比较广的主要有祭祀屈原、插艾蒿、挂菖蒲、喝雄黄酒、吃粽子、龙舟竞渡、挂五毒图等。



今年的端午节有些特殊,是在公历5月31号这天,与6月1号的“儿童节”相连了,这种特殊的历法现象是不多见的。
另外,今年的端午节是在“芒种节气之前”出现,老话说:“芒种端午前,处处有荒田;芒种端午后,处处有酒肉。”
古代时农人种地是根据节气来安排的,比如,人们会在每两个“冬至日”之间安排播种、耕耘、收获和冬藏,在每两个节气之间安排相应的农事活动,以便能够顺利播种和收获。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当年的芒种节气出现在端午节之前,那么预示着雨季会提前到来,持续性降雨会影响麦子收割和晾晒,同时也会影响夏季作物种植,耽误农事。因此,就有了“处处有荒田”的讲法;
反之,如果当年的芒种出现在端午节之后,那么预示着雨季会推迟来临,农民就可以及时抢收麦子,及时播种夏季作物,大概率会在秋季丰收,农民就会有饱饭吃,也会买点儿酒肉犒劳自己。因此,就有了“处处有酒肉”的说法。
当然,农谚也是有地域性和局限性的,全国这么地区不能一概而论。就拿今年来说,就有很多地区出现了干旱的情况。例如,我国陕西、河南、江苏、湖北、广西等省区存在重旱的情况。尤其是,陕西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北部、江苏南部等地达到特旱级别。
端午节作为传统节日,这天必然会有很多习俗和禁忌。听身边的老人们说,端午节有3类人要“躲端午”,并且,提醒大家,有4件事早做准备。都是指什么呢?下面具体来看一下!
一、3类人要“躲端午”
农历一年有十二个月,古人认为在这十二个月中,农历五月“最毒”,称其为是“毒五月”。




在“毒五月”中还有九个日子更毒,叫作“九毒日”。其中,第一个“毒日”就是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节当天,有“毒月毒日”、“恶月恶日”的说法。
那么,古人为啥说农历五月最“毒”呢?
这是因为,端午节通常处于梅雨季节,加上气温较高,天气燥热。在这种高温潮湿的环境下,导致细菌、病毒繁殖加快,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因此,古人就用一个“毒”字来形容农历五月,称其为是“毒五月”。
端午节是“毒五月”中的第一个“毒日”,民间有“躲端午”的习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
“躲端午”这个习俗早在宋代时就似已形成了,例如,陆游《丰岁》诗有“羊腔酒担争迎妇,遣鼓龙船共赛神”的诗句。还有《嘉靖隆庆志》中也有“已嫁之女召还过节。”的记载。以及,《滦州志》中也说:“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
民间认为,通常有3类人需要“躲端午”,分别是妇女、孩童和老年人。
主要“躲”什么呢?
因为,这时候,细菌病毒繁殖加快,妇女容易得妇科病。并且,民间有“端午到,五毒醒”的说法,孩童要注意别被蛇虫鼠蚁咬到。以及高温潮湿易使老年人散热困难引发中暑、热射病,还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加重关节炎等慢性病症状,增加呼吸道感染风险 等。因此,按民间的说法,要“躲端午”。




二、4件事早做准备
1、挂艾草和菖蒲
在端午节期间,人们有在门口挂上艾草和菖蒲的习俗,民间的说法是,这样可以驱邪避害,保佑家人平安。
例如,在《清嘉录》中有:“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的记载
该习俗源于古代对自然力量的崇拜,他们知道自然不可控,只能采取一些行动和通过遵守一些“禁忌”来进行“安抚”,以达到平安顺遂的目的。例如,古人会用艾叶、菖蒲等制成人形、虎形的艾人、艾虎,或花环、佩饰,用以驱瘴、装饰。
民间挂艾草和菖蒲是有很多讲究的,例如,人们通常在端午节当天清晨,会将艾草和菖蒲捆绑成束,悬挂在门窗两侧,一般以单数为宜,如三根或五根,且要选择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艾草和菖蒲,以祈求驱邪祛病、保佑平安。
2、佩戴香囊
端午节期间,有些地方的孩子们通常会佩戴用香草制作的香囊,寓意驱邪避灾、保佑健康。
香囊通常里面会用中艾草、香葱等植物来填充,可以散发出淡淡香气。而外面,通常会包丝布,用五色丝线弦扣成索,还会做成飞禽走兽、花卉、人物等各种形状,小巧可爱。



3、栓五色丝线
自古就有在“端午节”当天栓五色丝线的习俗,这起源于古代的五行观念,五色丝线分别代表五行和五方位,具有神秘的驱邪迎吉作用。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将其系在手腕或脚腕上,以驱邪避凶。这一习俗在历史中逐渐发展,形成了长命缕、长命锁、香包等精致的民间艺品。还有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将五色丝线剪下扔在雨中,以祈求一年好运和避免疾病的说法。
4、雄黄酒
民间有在端午节饮雄黄酒的习俗。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炮制的白酒或黄酒,在五月初一到初五这段时间在太阳下晒制。
老话说“端午到,五毒醒”,人们在这期间不仅有饮雄黄酒的习惯,还会把雄黄酒洒到市内或者院子周围,不仅能够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还能把房子周围的蛇虫给驱赶走。
总之,今年的端午节不一般,不仅和六一儿童节相连了,还出现在芒种节气之前。提醒大家,以上这4件事可不要忘记了,祝大家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平安顺遂、财源广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