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这次算是把脸丢到印度洋里去了。5月7号发起的“辛多尔行动”本想给巴基斯坦来个下马威,结果自家空军被巴铁按在地上摩擦——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称击落5架印度战机,包括3架法国“阵风”,连法国情报官员都确认至少1架阵风被击落,这可是阵风战机史上首次实战折戟。更讽刺的是,印度边境哨所被打残后,居然有士兵举着白旗投降,这种操作让国际舆论直接笑喷:堂堂南亚大国的军队,咋成了“白旗专业户”?


印度空军的惨败还不算完,7号当晚巴基斯坦又击落12架以色列造的“哈洛普”自杀式无人机。这种号称能自主搜寻目标的巡飞弹,在巴军的防空网面前就像无头苍蝇,要么被击落,要么没找到目标灰溜溜返回。印度想用低成本无人机消耗巴军防空火力,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12架无人机全报销,连巴基斯坦的高价值目标都没摸到边。

莫迪这下彻底坐不住了。空军丢脸、陆军投降,那就让海军上!9号凌晨,印度海军突然在阿拉伯海对巴基斯坦境内目标发动导弹袭击,声称是对巴方“袭击印度基地”的报复。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纯属印度自导自演的戏码——巴基斯坦根本没主动攻击印度基地,印度就是找个借口把海军拉进来刷存在感。毕竟,印度海军在南亚次大陆算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有航母、驱逐舰和护卫舰,莫迪想靠海军挽回点面子。

不过印度海军的参战反而暴露了其战略困境。首先,印度海军的装备虽然多,但“万国牌”问题严重——俄制、法制、以色列制武器混杂,协同作战能力几乎为零。反观巴基斯坦,虽然海军规模小,但有中国提供的CM401超音速反舰导弹,能在印度海军防区外发起饱和攻击。其次,印度海军的行动纯属“隔靴搔痒”——发射几枚对陆攻击巡航导弹,既不敢靠近巴基斯坦海岸,也不敢真正与巴海军正面交锋,说白了就是“雷声大雨点小”。

这场冲突背后,印度的战术失误和战略短视尽显。从空军到海军,印度始终没搞清楚现代战争的核心是体系化作战。印度空军的阵风、苏-30、米格-29都是先进战机,但缺乏统一的数据链和预警机支持,被巴基斯坦的歼-10CE和枭龙战机打得落花流水。海军也是一样,驱逐舰和护卫舰虽然数量多,但没有航母舰载机的制空权,只能在远海发射导弹,根本无法对巴基斯坦形成实质性威胁。

更尴尬的是,印度的军事冒险在国际上几乎没得到支持。美国对印巴冲突态度冷淡,特朗普直言印度的行动是“耻辱”;俄罗斯虽然向印度出售武器,但也不愿公开支持其扩大冲突。反观巴基斯坦,不仅有中国的武器支持,还通过击落阵风战机和无人机,向世界展示了其防空体系的有效性,甚至有中东国家开始考虑用中国装备替换美械。

现在的问题是,莫迪还能撑多久?国内民族主义情绪被点燃后,印度政府骑虎难下——继续打下去,陆海空三军都不占优势;停下来,又没法向民众交代。而巴基斯坦这边,从空军到网络战再到海军反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反击链条,完全占据主动。如果印度海军再不知进退,巴基斯坦很可能用CM401导弹击沉其主力舰艇,到那时莫迪政府恐怕连下台都算轻的。

这场冲突给国际社会提了个醒:现代战争不是靠堆装备就能赢的,战术创新和体系化作战才是关键。印度花大价钱买的阵风、S-400、哈洛普无人机,在巴基斯坦的歼-10CE、红旗9、寂静狩猎者激光系统面前不堪一击,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军事体系是“散装”的,而巴基斯坦通过中国的支持实现了“模块化”整合。莫迪如果还抱着“万国牌”装备做大国梦,不解决指挥系统和协同作战的问题,下次冲突怕是要输得更惨。

目前来看,印巴冲突升级的风险依然存在,但双方都有核武器,全面战争的可能性不大。不过,印度海军的参战已经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国际社会的调解压力也在增大。如果莫迪真想避免更大的损失,或许该学学巴基斯坦——放下所谓的“大国面子”,坐下来好好谈谈,毕竟邻居是搬不走的,天天打架对谁都没好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