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倩 刘桂斌

在菏泽巨野县的一处农家小院里,一棵杏树结满了青涩的果实。

14岁的金枝正蹲在树下,用金鱼玩具逗笑躺在藤椅上的妈妈,姥姥则在一旁做着手工活。春日暖阳下,90多岁的太姥姥眯着眼晒太阳,目光始终追随着院子里忙碌的祖孙三代。

这是金枝的周末日常——从清晨到日暮,她要帮姥姥为瘫痪的妈妈翻身、喂饭,照顾太姥姥,还要完成作业。

在这个小院里,金枝和三位“妈妈”过着简单而又温情的日子。


不轻松的假期

五一假期,早上7点,金枝准时起床。

她先帮妈妈翻身、穿好衣服,再抱到轮椅上推至院中,紧接着喂饭……90多岁的太姥姥坐在屋檐下晒太阳,目光始终追随着这个来回奔波的身影。

60多岁的姥姥则趁她在家的时间,赶紧做点家务。金枝说,为了给家庭增加收入,姥爷外出打零工赚钱,平时不在家,而她因为初中住校,也是周末才能回来。

平日里,60多岁的姥姥既要照顾老人,又要管着女儿,是家中的顶梁柱。“家里就靠我。”金枝姥姥抹着泪说。

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在镇上读初中的金枝迫不及待赶回家,“能见到妈妈,能帮帮姥姥,我很开心。”金枝说。

金枝的周末,都安排满满当当:背母亲上厕所、喂饭、活动身体,下午再背回床上。连续的负重让她的腰椎已有劳损,时常会疼痛,“过个周末像散了架,但过一周再回家时,我又觉得浑身是劲。”在金枝看来,即便是这样的劳累,也都是幸福的烦恼,想到能跟妈妈在一起的日子,便让她充满了力量。

坚强却也胆小

照顾妈妈的间隙,金枝才能写会作业。没有专门的书桌,她就坐在床头,靠着床边的桌子写写画画。

假期里需要做几页卷子,金枝解答得很顺畅,很快就完成了。她说,目前学习方面难度不大,能跟上学校的进度,但也还需要继续努力。


金枝没告诉记者的是,她的学习成绩在整个年级都名列前茅,考班级第一是常有的事,还时不时能考全年级前几名。房间内满墙的奖状就是最好的见证,姥姥自豪地说,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金枝做作业的房间是菏泽巨野团县委为她建起的“希望小屋”,这里现在是她和妈妈的房间。金枝说,她胆小,怕黑,所以要跟妈妈住在一起。“家里人多房子少,都要挤一挤才行。”在与金枝结对的巨野县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孙盼盼看来,金枝所说的胆小,实际上是缺少安全感。

孙盼盼说,金枝父母离异,妈妈患病后需要人照顾,母女俩一直跟着姥姥生活,这样的生活环境让她坚强独立,也培养了她外向、乐观向上的性格,比同龄人更成熟懂事。而这也恰恰成为大家心疼她的地方,“每次跟她聊天,我们都劝她不要绷得太紧,不要太懂事,允许自己有任性和不开心的时候,有什么情绪可以找我们倾诉。”孙盼盼说,虽然她们经常见面和网上聊天,金枝也常常是报喜不报忧,懂事得让人心疼。

不确定的未来和温暖的日子

闲暇时间,金枝和姥姥时常对着客厅进门处挂着的相片框发呆。这里挂着很多张家人一起拍摄的合影,其中就有金枝妈妈年轻时的造型照。

金枝说,每当看到这些,她心里都会想,妈妈的病是因为有了她才会这样。想到这些,她也忍不住想哭,但懂事的她还是把这些情绪藏在了心底。金枝姥姥称,金枝妈妈在年轻时就曾出现手指不灵活的情况,但后来越来越严重,随之也开始坐上轮椅,身体不能活动,生活也无法自理。

和金枝不同,姥姥每当看着这些照片,时不时会抱怨“老天不公”,也时不时幻想女儿有一天突然好了,像年轻时一样站起来。

怀着这样的想法,金枝姥姥姥爷从来没放弃女儿治疗和求医,这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捉襟见肘。金枝姥姥透露,虽然家中有低保等补助,但还是感觉困难,他们甚至动过“不让金枝上学了”的心思。孙盼盼和当地政府的工作人员不断上门给家里做思想工作,一家人也深知金枝现在的优秀,承诺“不论什么情况都让孩子继续读书”。


孙盼盼的帮扶台账记录着金枝的现实困境:全家仅靠姥爷打零工维持生计,瘫痪母亲需要长期护理,家中尚有农田需打理,还有90多岁的太姥姥需要照顾……

“她太需要有人能帮帮了。”孙盼盼感慨道,一路走来,也有多位爱心人士曾经帮忙,大家的爱心给予这个家更多前进的力量。

说到未来,金枝称不知道是什么样子,但她没有选择,会一直坚定地走下去。

不大的小院,杏树已经结出满树果实。

树荫下,金枝开心地为妈妈唱着歌,姥姥在一旁缝缝补补,90多岁的太姥姥则在不远处的墙角晒着太阳。

就像歌中唱的,“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

(文中相关内容已获得当事人及其家人的同意发表)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