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徒生的童话《一个豆荚五颗豆》里,没有仙女或魔法,却藏着一个真实的母亲形象。贫苦的母亲每天清晨出门给人擦炉子、劈柴火,晚上回家照顾病重的女儿。生活压弯了她的腰,但她依然悉心照料顶楼裂缝中的一株豌豆苗。在她眼里,这株偶然生长的植物,是女儿眼中“探头探脑的绿色小东西”,也成了母亲默默守护的希望。
母爱藏在细节里
故事里最动人的不是裂缝中开出花儿的奇迹,而是母亲那些容易被忽略的举动:窗户推开一点,让女儿看到象征生机的豌豆苗;一点点调整床的位置,直到阳光正好洒在女儿身上;系一根麻绳:担心风雨折断豆苗;找来旧绳为豌豆搭支架,让豆子有个攀援的地方……
这些细碎的动作,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有力量,安徒生笔下的这位母亲,像极了我们身边无数平凡的妈妈,她会记得你爱吃的菜,陪你度过怕黑的夜晚……真正的母爱,往往藏在最普通的日常里。
生命间的相互治愈
生病的女孩看到正在长个儿的豌豆苗,对母亲说:“小豌豆长得那么好,我也会好起来。”这句话道出了母女关系的本质:母亲用豌豆苗给女儿希望,女儿的乐观又反过来支撑着母亲。当现代人讨论“原生家庭”时,这对母女或许给出了温暖的答案:即使住在漏风的顶楼,每天为温饱奔波,但是亲子之间的爱和希望能治愈一切。就像故事里的豌豆苗,再艰难的环境,生命也能找到向上的缝隙。
今年母亲节,或许我们可以换一个视角:不必追求鲜花、蛋糕等礼物,而是用行动支持我们的母亲和更用心地去理解她们,还有那些曾被我们忽视的母爱细节,也值得我们重新看见。
左右滑动查看《一个豆荚五颗豆》
今天为什么还要读安徒生?
《一个豆荚五颗豆》创作于1853年,170多年过去了,这个故事依然打动我们,因为它触及了母爱的本质:是日复一日于细节中的深情,也是用最朴素的方式教会孩子在裂缝里寻找希望和生机。
幼年读安徒生,读的是童话;而成年后再读,则会拥有另外一番收获。
今年是安徒生诞辰220周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特别推出口袋本《安徒生童话选》,由著名翻译家周克希先生精选成集和翻译。欧美黄金时代插画配图,再现安徒生笔下的童话精神。
展览预告
百年童话·鎏金绘影
插画黄金时代的安徒生童话插画展
2025.5.16-6.30
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
即将开展!
◎5.16-5.25 校图书馆1-2楼
◎5.26-6.30 大夏书院1楼大厅
一起来看展吧!
《安徒生童话选》
[丹] 安徒生 著
周克希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760-5542-9
定价:49.00元
孩子从故事里读到彩虹,大人从中读到自己。
本书是“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由中国当代著名翻译家周克希精选成集,是送给所有“大小孩”的童话书。精译了《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衣》《丑小鸭》等经典童话,展现了安徒生充满浪漫的童话世界和其悲天悯人的情怀,同时又精选了安徒生较为小众和不为人知的作品,从童话视角揭示现实意义,让读者在美与真、善与诚中亲近经典。所选插画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插画黄金时代”代表作品,隽永流长,充满美学意蕴。
编辑:左萦梦
关注并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