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转型升级的烟台大樱桃产业,迎来沉甸甸的荣誉。

在4月25—26日举办的2025年“山东农技杯”大樱桃品鉴暨种植技能竞赛中,烟台凭借卓越的组织能力与顶尖的种植水平脱颖而出,不仅一举揽获优秀组织奖,参赛的大樱桃样品更是摘得金奖、优质奖等多项重磅荣誉,成为本次赛事的一大亮点。

“这样的出色表现,不仅是对烟台组织能力的充分肯定,更彰显了烟台大樱桃产业在全省大樱桃产业发展进程中的标杆地位。”看着眼前的奖项,参赛人员满眼喜悦。

烟台将此次活动视为展示农业优势、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契机,第一时间组建起由市农技中心牵头、各区市果业部门协同作战的专项工作组。从品种筛选到品质把控,工作组以严苛标准精心筹备——聚焦“美早”“萨米脱”等优质品种,围绕色泽、甜度、果形等维度开展精细化优化,确保每一份参赛样品都达到行业顶级水准。与此同时,市、县两级代表全程深度参与现场观摩、技术交流等活动,以实际行动展现烟台对此次竞赛的高度重视。

竞赛现场,烟台送检的大樱桃凭借鲜亮如玛瑙的果皮、紧实饱满的果肉以及令人惊艳的超高甜度,在全省众多参赛样品中脱颖而出,收获评委的一致赞誉与高度认可,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中国大樱桃之乡”的深厚产业底蕴。

其中,海阳市山东冠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参赛样品“火箭”凭借卓越品质一举斩获金奖;招远市烟台市华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蓬莱区烟台蓬莱静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选送的“美早”样品同样表现亮眼,荣获优质奖。

此外,招远的王巍志、蓬莱的高靖两位参赛选手凭借精湛的种植技艺,荣获“种植能手”称号。活动期间,烟台代表积极与各地同行分享经验、交流技术,进一步提升了烟台大樱桃的品牌知名度与行业影响力。

烟台大樱桃是烟台的优势特色果业,也是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全市大樱桃栽培面积达34.48万亩,年产量20.58万吨,均居全省第一位,产量占全国的1/7。烟台大樱桃品牌价值达56.93亿元,形成了集生产、销售、加工、文化、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此次优异成绩的背后,凝聚着烟台长期深耕大樱桃产业的心血与智慧。近年来,烟台持续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工程,逐步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技术服务体系——

在政策扶持上,制定印发多项政策文件,对新改建温室、露天大樱桃示范基地及“三防”棚给予补贴,并将财政逐级拨款修改为直补到户,减少中间环节。

在科技支撑上,选育极早熟品种“福晨”、晚熟大果型黄色品种“福金”等新品种,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推广矮化密植栽培新模式、优质丰产绿色高效新技术等。

在绿色发展上,推广壁蜂辅助授粉、果园生草、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等技术,建立矮化密植轻简化整形修剪技术、肥水一体化应用技术等。

在金融支持上,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加对大樱桃经营主体的小额贷款业务,完善激励措施,吸纳社会资金投入。

通过诸多措施,烟台大樱桃产业不断提档升级,设施栽培面积增加,果品质量提高,种植模式不断优化。品质不断提升,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和绿色生产技术的应用,提升了大樱桃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福晨”等新品种价格优势明显。通过多种宣传推广活动,烟台大樱桃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高,品牌价值不断提升。销售渠道得到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不断完善,大樱桃线上年均销售额突破4亿元,电商企业与多家大型超市及电商平台签署合作协议。另外,通过举办樱桃节、马拉松等活动,打造樱乡IP,促进了文化和旅游消费,推动了农文旅融合发展。

据介绍,烟台将以此次获奖为全新起点,持续深化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不断探索大樱桃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为推动全省大樱桃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续写“中国大樱桃之乡”的辉煌篇章。

YMG全媒体记者 苗春雷 通讯员 卢传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