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的江河在长江,长江最美在三峡,三峡最美在奉节,奉节最美在"三峡之巅"。”

这当然是宣传语,真假得亲自前往看看。

这个“三峡之巅”可是新打造的景区,概念是2016年正式提出的,景区建成运营的时间就更短了。不过这个“之巅”的词用的真好,高大上。


据说是来源于诗圣杜甫。

老杜《夔州歌十绝句(之四)》有句"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诗句。说瞿塘峡就是从赤甲山和白盐山中间流过,三峡之巅就在最高的赤甲山顶。


三峡之巅海拔1388米,登临三峡之巅,可将八公里长的瞿塘峡尽收眼底。瞿塘峡是长江三峡中最短的一个,也是最为雄伟险峻的一个。

两岸断崖壁立,高数百丈,峡中江水波涛汹涌、奔腾呼啸,令人惊心动魄。夔门雄踞瞿塘峡之口,素有“夔门天下雄”的美称。


但 真 是因为“三峡之巅”是一个新景区,造成我们这次出行的一个失误——没有预定。

这可是五一黄金周假期,理论上要是到了门口进不去,可就亏大了。


不过我们心态好,先上去再说,通往三峡之巅的盘山路景色本身就不错,要是进不去,就当闲逛了。

这一路的观景点还不少,我们是边看边走,一直到索道登山口。问了一下,说是索道上下80加上门票20总共是100元。


其实还有八公里就到景交车登山口,观光车上下往返加门票总共才是50元,更具性价比。

算了,花钱买教训,既然这里能买到票,抓紧时间上去吧。


其实玩三峡之巅最好的方式的是徒步,从江岛白帝城出发,沿途经过忠义渡口、赤甲楼,再到66道拐,最终抵达三峡之巅的路线,全程约10多公里,累计爬升1400米,预计耗时4~6小时。

景区打造了多个特色打卡点,如长江三峡最高处 “1388 米” 打卡点、“十元人民币” 背景打卡处、“520”“1314”“985”“211” 等寓意美好的打卡点,增加了趣味性。


对于五一假期闲逛的我们来说,徒步就算了。再说,三峡之巅最美的季节是秋天红叶漫山的时候,留待以后吧。

在缆车上看漫山的橘树,老杜那首诗的后半句是“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看不到枫林,却看足了橘树。


隧道上去就是夔鼓广场,有余秋雨题写的“三峡之巅”石碑,景交车的终点也在这里。

从这里开始就要徒步,说是一公里多长,除了一点儿台阶,基本上就是平路了,算是休闲路。


回望索道,晃晃悠悠,还是很入画的。


一路过来好几个亭子,奉节要打造诗城的名气,所以这些亭台楼阁的名字都很有意思。


“夔鼓神坛”、“仙乐桥”、“磬石坡”、“天音神道”、“夔音八风亭”、“夔音门”、“十二律廊”、“四望神坛”、“后夔艺雕”、“网红音阶”、“夔头门”、“竹律雅栏”、“三峡天池”、“九歌神坛”、“六律回廊”、“乐谱石”……


已经远远的望见观景台了,人头攒动。


上到“乐正后夔”广场,就是平路了。

雅乐之祖“后夔”盘坐于天地之间轻抚琴弦,这里游人不少。


不远就到三峡之巅,有个徒步上来的打卡处,问问年轻人都是三四个小时上来的,各种姿势的秀。


我借了纪念牌,不能免俗的拍照,呵呵,——吹牛专用。

上面还有现场音乐直播,游客也是可以参与的,气氛很欢乐。


山河壮阔,巍巍华夏。这个景色真是提神醒脑,让人心胸开阔精神为之一振。


用手机的广角镜头可以拍到瞿塘峡的全景,短短八公里一览无余。

瞿塘峡是长江三峡中最短的一个,也是最为雄伟险峻的一个。两岸断崖壁立,高数百丈,峡中江水波涛汹涌、奔腾呼啸,令人惊心动魄。


拍个人照地方局促不好拍,但是就看个人本事了。

我这水平,还行吧。


下面一层玻璃平台人也不少,占据有利地形,看谁能把大好河山装进自己的镜头里。


在上面转完休息了一下返回到“乐正后夔”广场,从右手小路返回,一路的景色照样很美。

看对面我们曾经过的吊桥,也是一景儿。


从三峡之巅下来,往白帝城方向行驶,一路就看着前面的山峰,心里说:看看,刚才我们就是站在那个山尖尖上。


望着曾经上去过的山顶,心里还是蛮自豪的。

云水终南: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