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住在一楼的时候,天天向往住高层。

住高层最具价值所在,就是有一面落地的景观玻璃窗。站在窗前,你能够眺望诗和远方。

经过30年的奋斗努力,终于住进高层,也有了落地玻璃窗。但烦也烦在这里,因为如果玻璃不干净,就像“鸡毛”贴在你的眼睛上。

因此我认识了蒋师傅两口子,一对中年夫妻档的擦玻璃专业户。老婆就是蒋师傅,矮矮胖胖,有着圆润的红脸庞;而她家老公黑黑瘦瘦,总是沉默不语。干起活来老公是主力,蒋师傅负责了对接客户资源和渠道、线上线下宣传和营销,以及配合老公工作、满足老公情绪价值。

每半年他们来一次,每次他俩一进门,就宾至如归,从来不换鞋,拎着各种工具和水桶长驱直入,放在客厅中间。若是提醒他们可以换个鞋,蒋师傅就以一种不由分说的自信告诉你:放心好了,最后会把所有的地方给你拖干净,不用换鞋。然后不用你交代,他们两口子把你所有的房间观察和巡视一圈,就开工了。

我很少看到像蒋师傅这么健谈的家政服务者。工作中的蒋师傅什么内容都能聊。比如看到我养的有花草,她就说起她种花种草种菜的经历,然后埋怨老公把她种的多肉给养死了,老公偶尔会低声反驳;她看到我家床单会问多少钱,然后也说一说自己的颜色搭配建议;又看到我儿子房间,说起她自己的儿子目前情况,刚从职校毕业呀,目前在当保安,还是要为儿子挣钱……

每当蒋师傅和我说起他们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时,那种坦然和笃定,都令我惊叹和惭愧。

因为我总觉得,在生活条件上或者说眼界上,我们看起来是有差距的。所以我在和他们的交流中一直想刻意淡化和缩小这种差距,好像这样才能体现对他们的尊重、理解和关心。

但蒋师傅和我交流的时候,我就知道我错了。我的小心翼翼,投射的是我自己的不接受和不认同,而这些才是造成人与人“差距”的根源。蒋师傅才没有觉得自己比谁差,她对自己和自己的生活十分满意。她说:我老公不说话,家里总要有个人多说点话吧,要不然都不热闹!她说:你们过得太辛苦了,看你一天到晚忙忙忙,其实哪有那么多要命的事儿呢,还是要偶尔喝个酒、偷个懒!

对于她所服务的客户,她从未流露出任何自卑或者羡慕。一般她要么由衷地赞赏别人家房子如何大如何漂亮,要么调侃几句她觉得毫无必要的形式主义之处:搞这些小玩意干什么,一点用没有,搞卫生还麻烦。

在她的朋友圈里充满了对自己工作的认可,她每完成一家清洁都要拍个完工小视频,然后配上她自己的宣传营销:“谁比我们玻璃擦得更干净?”“快来找我们两口子给你做卫生吧!”“完美收工了,喝上了一杯小酒酒”……看她的微信,会感觉打扫卫生擦玻璃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工作。就这心态得羡慕死多少人。

他们确实动作利索又干净,而且特别懂那些需要注意的细节,真的是最后走的时候把所有地面搞得干干净净,垃圾也不剩。

这个春天照例请他们来擦玻璃的时候,蒋师傅边干活边看着窗外的湖面,突然笑起来,她说:我就是想去看看大海。她说:其实在电视上、视频上也都能看得到海,但是我就是想要知道,站在海边,那到底是个什么感觉!

必须承认那一刻我被正在擦玻璃的蒋师傅打动了。我想了很久,为什么想看海的蒋师傅会打动了我?可能是因为羡慕吧。没看过海的蒋师傅,被看过很多次海的我,深深地羡慕着,羡慕她拥有我失去的东西——她拥有未被现实磨损的期待感。

一时间,我也很想去看海。我感觉之前曾经看过的海都没有什么意义了。我必须怀着这么朴素而真挚的愿望再去看一看大海。

蒋师傅说,等儿子这两周实习工作搞定了,她就去看海。我想,她现在应该已经站在海边了吧,开心得像个孩子一样。

原标题:《晨读 | 唐兰兰:人人都想去看海》

栏目编辑:华心怡 文字编辑:蔡瑾

来源:作者:唐兰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