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民周刊报道,第28届东盟与中日韩(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意大利米兰举行。意大利的情况有不同。作为老欧洲的重要国家,其一度与东方大国走得特别近。可在美国等的威胁下,又不得不宣布退出了某些项目。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当地时间4月2日,特朗普正式宣布发布所谓“对等关税”政令,并且在4月9日宣布对不采取报复行动的75个国家暂停对等关税90天,税率降到10%。不到10天的时间,这种出尔反尔的举动让整个市场失去信心,美股跌幅情况严重,而与此同时,美国针对于中国所做出的各方压制举动并未停止。在发布对等关税政令之后,中方迅速做出反制举动,对美国施加同样的关税反击。特朗普在此情况下选择和日本韩国联合起来对中方再下战书。在相关关税政策发布后不到48小时的时间内,特朗普对中国连下三道战书。首先是联合日本与韩国发布联合声明,宣布对台海局势进行关切。
近期,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采访时称,他不会为了开启谈判而取消对中国加征的关税。中美双方距离正式开启贸易谈判还有多远?是否美国必须先降低关税,中国才愿意参与谈判?林剑表示,这场关税战是美方挑起的,中方的态度是一贯的,也是明确的。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美方近期不断表示,希望同中方进行谈判,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如果美方真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就应该停止威胁施压,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同中方开展对话。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财长贝森特似乎也很清楚,出发前他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表示,这次谈判将“与缓和局势有关,而不是与重大贸易协议有关”。但是,谈还是比不谈好,通过谈判,中国正好可以确定美国政府的战略意图,并检验美国政府的谈判诚意。至于说,能不能谈成,那要中美双方相向而行、共同努力才行。中国不可能为了谈判而谈判,也不可能为了达成协议而达成协议。在任何时候,坚定维护中国自身利益都是中国参与谈判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事实上,中国和美国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已经不可能谈个几轮签几份协议,从此就没有矛盾没有对抗的。
先是中日韩三国与东盟十国站在一起,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第28届东盟与中日韩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对外发表联合声明,将维持以WTO为中心的多边贸易体系,对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持警惕态度。然后,英国和欧盟深化与我国的关系,特别是英国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明确表示,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与中国接触是愚蠢的,英国应该与中国建立更深层次经贸关系。最后,澳大利亚也泼美国一盆冷水。阿尔巴尼斯刚胜选,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就表示,华盛顿对关税政策的“强硬态度”不应延伸至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坚持要求美国取消对澳不合理关税。
特朗普(资料图)
从当前形势来看,美方在缓和双边紧张氛围,推动两国各层级经贸对话上的“诚意”,中方并不怀疑。中方担心的是美方继续抱着下调关税,但拒绝零关税的立场跟中方谈判,因为这种坚持在双边经贸合作中“占便宜”的想法,是有悖于贸易公平原则的。
若谈判释放积极信号,科技股可能延续涨势,而稀土、种业等“反制概念股”或回调,黄金避险需求进一步下降。不过,即使达成部分协议,中美产业链“脱钩”趋势不可逆,只不过是时间问题。此次瑞士谈判既是危机管控的尝试,也是实力较量的延续。中方的核心诉求是维护发展权与国际公平,美方的目标是巩固霸权并转嫁国内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