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的“120W”充电器充得慢?商家说这是商标!
最近不少消费者发现,一些商品商标暗藏“心机”。“山里来的土”鸡蛋看着像土鸡蛋,其实是工业化养殖。“只有水盐和面粉,其他没了”的调味,商标藏着诱导小心思。
某电商平台充电器月销过万,实测功率仅12W。商家理直气壮:“‘120W’是商标,不代表产品功率。”消费者纳闷:商标咋成了误导人的工具?
类似案例真不少,“其它没有了™”商标玩得溜。厂家在商标前印配料,让消费者误认无添加。北京律师刘涛说,这类商标常用品质词,本不该注册。
可商标审核品类多,难免有“漏网之鱼”混进来。
“三德子”卖土鸡也被盯上,商标“德子土”引争议。其公司因虚假广告被罚没超10万元,这事咋看?
土鸡没国标,全靠商家一张嘴,消费者难辨真假。
市场追捧“土货”,就有人在商标上动歪脑筋。
你说这是抓住商机,还是把消费者当“冤大头”?《商标法》明确规定,直接表示功能的词不能当商标。可一些企业玩“曲线注册”,分段申请再组合用。
“为胃好”饮料暗示养胃被驳回,“享瘦曲线”也不行。法律有规定,为啥还有商家敢顶风上?
监管漏洞是关键,注册审查得更严才行。
要是让“耍人式商标”随便过,消费者权益咋保障?
有网友说:这些商家卖的不是产品,是“文字套路”。买东西看商标反倒被误导,以后还能信啥?遇到这种情况咋办?
律师说可认定欺诈,能索赔。
但消费者维权费时费力,不能总靠事后补救。源头监管必须跟上,别让商标成了误导“幌子”。
处罚力度也得加大,让商家不敢再玩小心思。市场繁荣是好事,可诚信经营才是根本。
靠商标玩文字游戏,迟早砸了自己的招牌。你遇到过类似的“心机商标”吗?来评论区说说。
买东西多留个心眼,别被商标表面意思骗了。
商家也该想想,一时的套路能长久吗?诚信才是最好的“商标”,这话没错吧?注:本文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部门认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