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斯访问印度之后,印度方面出于“配合”美国,给美国“纳投名状”的目的,故意激化印巴矛盾、挑起了印巴冲突。但是或许令印度没有想到的是,印度莫迪当局自己挑起的印巴冲突,最终会以印度的妥协和服软而告终。
5月10日,巴基斯坦方面突然宣布,巴铁和印度之间已经正式停火。如果单看印巴正式停火这个表述还以为,印巴之间打了个平手。但是实际上,我们通过一些战报可以得知,此次印巴冲突,其实显然是巴基斯坦占了上风的,而且如今有点“撑不住”,并可能主动服软的,其实是印度。
比如我们可以看到,在早前巴基斯坦对印度发动的空袭行动之中,印军不少弹药储存设施已经被巴军摧毁,如旁遮普邦的一处导弹储存设施被炸,印度比亚斯地区一处“布拉莫斯”导弹存储点被摧毁等。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说,印度暂时已经失去了继续扩大冲突的潜力,若巴基斯坦继续加强打击,印度可能很难进行有力反击。
其次我们可以看到,就在今天早些时候,巴方已经宣布又有一架印度阵风战机被击落,如果这一消息属实的话,那么这已经是本轮印巴冲突之中印度损失的第四架阵风战机了。要知道,印度一共就只有36架阵风,要是再打下去,估计印度阵风战斗机机队的规模还会进一步缩小。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巴基斯坦空军战机机队已经大举进入了印度领空,这说明印度空军已经无力或者不敢与巴基斯坦空军交锋了。
最令印度担忧的,恐怕就是首都新德里遭受威胁了。就在10日巴基斯坦向印度发动大规模无人机袭击之际,有巴基斯坦媒体爆料称,巴军无人机已经飞越德里上空。哈达斯电视台(Al-Hadath)披露,巴基斯坦飞机对印度新德里附近军事目标发动袭击。而就在首都附近被炸后不久,印度当局和军方在5月10日下午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就公开宣布:印军不会主动升级局势,而印方的这番表态,距离巴铁袭击印度首都新德里附近,让新德里附近被炸后才过去不到1天。综上,印度确实是面临了极大的压力,最终会服软其实也不足为奇。
那么很多朋友看到这里或许就要发问了,既然巴基斯坦方面是占有优势的,为何不借机继续扩大事态,甚至一举解决困扰印巴多年的克什米尔问题呢?
这有可能有三个原因,一是印度尽管接连吃瘪,但是印度的整体实力还是远远强于巴基斯坦的,印度空军虽然损失多架战机,但是印度还有几百架先进战机,而巴基斯坦的战机机队规模则远逊于印度。因此,若是冲突拖长下去,巴基斯坦可能会面临“后劲不足”的问题。二来,巴基斯坦本国其实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经济问题、俾路支问题等,若是战争扩大,巴铁本国的问题恐怕也会逐步显现。最后是印巴都拥有核武器,若是把印度“逼急了”,搞不好会面临严重后果。因此,总的来说,对于巴基斯坦而言,“见好就收”才是最恰当的选择。
最后还是来盘点一下本次印巴冲突的赢家和输家吧。最直接的赢家自然是巴基斯坦,一仗下来不仅打出了国威和军威,而且还大大削弱了印度的空军战力,至少打出了未来5-10年内的和平,为巴基斯坦的发展赢得了时间。而相对的,印度则是最直接的输家,其本身“南亚小霸王”的画皮已经不再,莫迪当局的威信大受打击,南亚区域内诸多小国对此也会看在眼里。
除了印巴之外,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受到了印巴冲突影响。俄罗斯和欧洲也是印巴冲突的输家,在印巴冲突之中,俄系、欧系武器装备在印度手中可谓是大败亏输,法国阵风被接连击落,俄制苏-30、米格-29也被击落,甚至还有巴基斯坦枭龙击毁S-400的传闻,这些消息无疑都会大大打击俄罗斯、欧洲(尤其是法国)的武器装备出口,近期阵风开发商法国达索的股价下跌,就是这一情况的体现。
而中美两国则是印巴冲突的赢家。中方自不必说,歼-10C战斗机、枭龙战机在印巴冲突之中大放异彩,让世人看到了中系装备和作战体系的威力,这不仅会大大有利于中方的武器装备出口,而且也会让人们对中方其余的现役装备更加刮目相看,毕竟,歼-10C在解放军之中,早就已经不是顶尖。世人也已经凭借印巴冲突管中窥豹,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到了一些中方的强大实力。
而对于美国来说,印巴冲突之中欧系、俄制装备大败,这显然有利于美式装备的出口,另外,出于对欧系和俄系装备的不信任,印度在国防和军事领域有可能会加强与美国的合作,美国有可能能够借此机会将印度拉上自己的战车,这对于美国来说,无疑也是一个重大利好。
以上就是本人对此次印巴冲突的一个简单总结,欢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