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6日,重庆戴公祠地下囚室传出刺刀捅入血肉的闷响一个瘦得肋骨分明的男孩蜷缩在血泊中,手指还紧紧攥着半截铅笔他至死都不知道,距离他日日期盼的世界,只差24天。


小萝卜头是我国最小烈士他还不到1岁的时候,就着父母一起被关进牢狱可是,在新中国成立的前24天,他却被特务活活刺死,年纪轻轻便夭折在了国家解放的道路上。

小萝卜头本名宋振中,因为长期营养不良让他的脑袋显得格外硕大,看着头大身小宋振中监狱里的难友们心疼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小萝卜头”这成了他在狱中唯一的名字


小萝卜头父亲宋绮云、母亲徐林侠都是坚定的共产党员,他们早已被特务盯上1941年,才8个月大的宋振中被母亲抱在怀里,在前往探亲的路上陷入国民党特务设下的陷阱。

当冰冷的手铐锁住父母的双手时,小萝卜头还在母亲怀里啃着衣角,懵懂无知的他不知道,从这一刻起,铁窗和镣铐将成为他童年的全部。


他们先是被关押在南京宪兵司令部看守所,后来又辗转到重庆、贵州的监狱狭小潮湿的牢房里,他们每天只有两个发霉黑窝头这个食量仅够维持生命最低需求。

监狱里没有奶粉,母亲就用霉米饭拌着盐水喂他;没有尿布,就用破布反复清洗.......

冬天,牢房里寒气刺骨,他冻得嘴唇发紫,只能蜷缩在母亲怀里发抖;夏天,蚊虫肆虐,他身上布满红肿的包,却连一声像样的啼哭都不敢发出,因为稍有动静就会招来特务的呵斥。


唯一让小萝卜头感到快乐的,是难友们对他的关爱一位老狱友用捡来的铁丝扭成小动物,送给他当玩具;另一位阿姨省下自己的口粮,偷偷塞给小萝卜头一块发硬的馒头。

有一次,一位叔叔不知从哪里弄到一颗水果糖,小心翼翼地递给小萝卜头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见到糖,他好奇地把糖放在鼻子下闻了又闻,却舍不得放进嘴里。

他攥着糖跑回牢房,想和父母一起分享,可特务突然冲进牢房,一巴掌打掉了他手中的糖糖滚到了墙角的老鼠洞里,小萝卜头蹲在地上哭着扒拉泥土,却再也没能找到那颗糖。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萝卜头看到父母每天被提审时戴着手铐脚镣,看到狱友们被特务用皮鞭抽打得遍体鳞伤,小小的他渐渐懂事了

父母告诉他,他们是在为了让更多的人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而斗争虽然小萝卜头不太明白这些话的含义,但记住了父母悄悄教给自己的儿歌:“天快亮了,地快明了……”

在监狱里,学习成了小萝卜头最渴望的事难友们自发当起他的老师:黄以声将军教他语文和算术,车耀先烈士教他外语和图画.......

没有纸和笔,就用树枝在地上写;没有课本,就把难友们偷偷传递的纸条当作教材,小萝卜头学得格外认真,每次考试成绩都是“优秀”。

他知道,只有努力学习,才能不辜负难友们的期望,才能有一天走出这牢笼,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由于小萝卜头年纪小,不容易引起特务的怀疑,还成了监狱里的小交通员难友们就通过他在各个牢房之间传递纸条他把纸条藏在袖口、鞋底,甚至塞进衣领里,小心翼翼地在牢房之间穿梭。


有一次,他看到一位阿姨在纸条上写着“敌人要转移监狱”,立刻意识到情况危急他假装在走廊里玩耍,巧妙地避开特务的视线,把纸条送到了指定的牢房。

正是这个及时的消息,让难友们提前做好了准备,避免了一场可能的灾难。

1948年,小萝卜头被囚禁的第8个年头,他们的牢房从贵州息烽转移到重庆白公馆,唯一不变的只有霉斑遍布的墙壁,和永远散发着腐臭的泔水桶。

1949年9月6日,距离新中国成立仅有24天小萝卜头和父母被特务带到了一间小屋前,母亲预感到了危险,紧紧把他搂在怀里。

特务露出狰狞的面孔,举起了手中的匕首小萝卜头惊恐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他想喊妈妈,却被母亲捂住了嘴巴锋利的匕首刺进了父亲的胸膛,鲜血溅在了小萝卜头的脸上。


他拼命挣扎着,哭喊着,却终究没能逃脱特务的魔爪这个年仅8岁的孩子,带着对自由的渴望,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倒在了血泊中。

小萝卜头牺牲后,特务们为了掩盖罪行,将他的尸体埋在了小屋里的一块石板下直到重庆解放后,人们才在那个阴暗的角落里发现了他的遗体他的小手还紧紧攥着半截铅笔

连糖是什么味道都不知道的小萝卜头,倒在了新中国成立前24天的血泊中,生命永远定格在了8成为新中国最小的烈士。


现在的我们很难想象,在那个黑暗的年代,一个孩子是如何在铁窗后度过整整8年的时光他没有见过真正的蓝天、绿地,没有尝过糖果的甜蜜,没有享受过童年的欢乐,却用小小的身躯承受了太多的苦难。

他让我们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像他一样的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历史是残酷的,现在的我们站在上帝视角,知道战争的最后会赢,但是千千万万的先辈们,他们不知道,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付出和牺牲,是否有意义,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去做了。

盛世中华,离不开我们的革命先辈我们何其有幸,生在中国,如今我们的祖国变得强大了,但过去的历史我们不应该忘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