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一个神一样奇葩的国家,全国民众大部分人都信印度教,少数人信仰伊斯兰教,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当然也是国际信誉较差的国家。印度开展务实外交,虽然不站队,但是只占便宜不吃亏。

印度一直想当南亚霸主,从全世界购买先进战机武器,总想抢占更多的土地。可问题是,他们抢土地干什么用呢?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都搞成这个样子,还要继续复制老百姓的贫穷和苦难吗?

如果印度自己很文明成为发达国家,人家自然愿意依附,否则穷兵黩武,只能越搞越烂。

自从莫迪上台当总统以后,印度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社会经济发展较快,莫迪在国内和国际上都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印度的国家实力开始有所提升。





所以莫迪有点飘了,计划在2047年成为发达国家,这是莫迪总理在很多场合高调宣布的目标,他表示印度将在建国100周年,也就是2047年成为世界发达国家。感觉有点不靠谱,连经济社会比印度好很多的中国都不敢这么说,印度哪里来的底气指点江山呢?

环顾四周,印度是南亚唯一的大国,和中国隔着喜马拉雅山,和西方发达国家隔着汪洋大海,周边的小国家就成了印度盘中的菜。印度经常欺负这些小国家刷存在感,意淫霸主的梦想,有的从经济上控制,有的全面“指导”,甚至有的小国家直接被其吞并。

当然,莫迪也不是光说不干,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革新措施,比如民主选举,反对贪腐,强化教育等方面都做出了一定成绩。社会经济也有了一定的好转。

莫迪政府推行一个国家,一次选举制度,以提高选举的效率性和公平性。





有很多人对印度的未来充满信心,拍手叫好,但是据我观察,印度想在2047年成为发达国家,无异于白日做梦,莫迪画的这个大饼确实很大很香,但到那个时候,他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也不会有人找他兑现了。

印度的区位优势确实不错,在南亚鹤立鸡群,人口众多,14多亿人口且大部分都是年轻人,这一点是它的优势。印度周边主要都是些小国家,基本上都被印度任意拿捏,有的 甚至直接被吞并。唯一有一个强大的中国,而且还隔着青藏高原,更关键的是中华文化深受儒家影响,酷爱和平,人畜无害。中印两国之间隔着高大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印度虽然很忌惮中国,但是中国要反击印度也不容易。

再加上西方国家企图拉拢印度围堵中国,所以印度在世界各国中左右逢源,不断捞取好处。

西方列强发达国家离印度很远,不管欧洲还是美国,都离印度较远,因此印度常常有一种目空四海,唯我独尊的意识。

那为什么印度很难成为发达国家呢?这是因为它有五大致命硬伤!

第一个致命硬伤就是印度主要地处热带、亚热带,常年高温湿热,这种气候对社会经济发展极为不利。更糟糕的是印度的制造业太差,电力供应不足,空调设施不足,去年五月份,印度的气温飙升到了惊人的53度,热死了2000多人。这种炎热的气候对经济的发展是致命的。





虽然印度国土较为平坦,印度的平原面积比中国还多一些,但是这个气候的硬伤却难以弥补。

纵观全球,经济发达国家主要集中在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而且是那种平原面积广大,气候适宜的地区。

我们知道世界现代工业革命发源于欧洲,欧洲的气候就非常适宜,是全世界少有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一年四季气候比较稳定,风调雨顺,而且平原面积广大,海岸线弯曲绵长,海港众多,再加上基督教文化的深厚影响,所以诞生了世界现代工业文明。

全世界在热带的发达国家只有一个新加坡,靠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优势,以及华人的勤奋借鉴西方社会制度发展成一个发达国家。但是新加坡政府规定,所有新加坡的室内温度一律调整为19度,不管外面气温多高,烈日炎炎,一进入室内,马上感到十分凉爽。因为新加坡政府认为气温过高的话会影响人们的正常思维。

影响印度成为发达国家的第二个致命硬伤就是印度的国际关系和信誉搞得很差,不讲信誉,不择手段捞取好处,人家别的国家过来投资,经常有事没事就处罚人家。印度的仿制药虽然很便宜,但却是抄袭人家的知识版权搞起来的,国际纠纷不断。印度不管不顾,我们很穷,吃不起高价药,这就是理由。





有些国家在印度投资办厂,结果却被杀鸡取蛋,赔得哭着鼻子走了。买了别人的先进战机,也时常找理由赖账不还。所以说印度的国际信誉一直不咋地。

人无信不立,老是拿捏人家,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傻子,久而久之,很多人就不跟他玩了。

更主要的是,印度虽然穷困潦倒,但是野心和霸权思想严重,周围一圈邻居几乎全是敌人。很多小国家被印度拿捏,敢怒不敢言。尤其是跟巴基斯坦因为克什米尔地区更是水火不容,时常发生战争。

更搞笑的是,印度曾经在1962年和中国打了一仗,结果毫无悬念被打得屁滚尿流。

珠三角靠香港和澳门以及改革开放政策腾飞,长三角靠上海带动。西部很穷的云南南部是缅甸,贫穷落后,黄赌毒骗盛行,所以云南打击毒品犯罪的形势一直很严峻!

有一个好邻居是很重要的,印度的周边没有一个发达国家,一个好的邻居可以给自己带来很多好的东西。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一般都是扎堆存在或者作为一个单独地理单元,或者与主要发达国家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比如欧洲、北美大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及以色列、日本韩国等。





影响印度成为发达国的第三个致命硬伤就是印度教,我们没有必要厚此薄彼,对待所有的宗教信仰都应该尊重。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个基本事实,目前为止,全世界的发达国家基本上属于基督教文化区以及中华文化区,目前还没有一个纯正的伊斯兰教和佛教国家成为发达国家。哪怕就是富得流油的石油国家沙特和阿联酋也不是发达国家。

没有信仰肯定不对,但是如果信错了走错路更麻烦。

印度有100多个民族,其中主体民族是印度斯坦族,占总人口的46.3%,根本无法形成绝对优势。其他较大的民族包括 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尔族等。

印度和中国虽然都有14亿人口,但是中国汉族占主体,汉族人口占总人口92%,具有更强大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而印度则显得相对松散,再加上有些不同的宗教信仰有独立的趋势,以及印度东北部的民众对中国有好感,所以印度国内并不是铁板一块。

印度无法成为发达国家的第四个致命伤是国内的种姓制度、极为严重的贫富差距以及无处不在的贪污腐败。虽然印度政府从法律上废除了种姓制度,但是种姓制度在民间依然存在,不同种姓的人不能通婚,有的人生下来就高贵,有的人生下来就低贱。人从一出生决定了自己的未来。

印度的女人地位很低,而且强奸犯罪很严重。女人受到太多束缚,不利于社会文明的进步。所有发达国家的女性一般都很受尊重,强调女士优先。





在印度,贫困人口众多,贫民窟到处可见,老百姓苦不堪言,很多人依然在饥饿中挣扎。但是印度依然是一个粮食出口国,因为印度要从全世界购买大量军火装备维护自己的地区霸权。美国竭力维护全球霸权,印度努力维护地区霸权,从这一点来说他们倒真有点臭味相投,惺惺相惜。

印度无法成为发达国家的第五个原因就是他的野心远远超过其实力,最终必以悲剧收场。

国家可以有国界,人也有高低大小,但是人性都是相同的,人类的欲望和贪婪是无穷无尽永远不知道满足的。而印度就经常在野心膨胀中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从来不承认自己输,总喜欢穷兵黩武,打肿脸充胖子。

印度和周边的国家关系搞得很差,有的甚至成为敌人,明明自己菜的不行,却总喜欢冒充老大。

印度自己的制造业不行,于是就从世界买买买,购买了大量他们认为的先进武器装备,但问题是缺乏兼容性,无法构成完整的作战体系,在后进保障方面也存在重大隐患。印度总想通过武力占领更多的地方,扩大自己的地盘,找到大国梦和安全感。可问题是一方面花大量金钱购买了不靠谱的万国造武器,另一方面不少老百姓却穷的吃不上饭。

一个国家要走向文明成为发达国家,首先要有正确的信仰和价值观,要有科学和创新精神,更重要的是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制度。

一个国家要想成为发达国家,首要因素就是国民素质很高,民族要有强大的凝聚力,要有开放包容先进的民主社会制度,有先进的思想文明才能产生先进的物质文明。

印度度要想成为发达国家,真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奇迹会发生,但是一棵大树要长大,根一定要好,民族的整体观念素质,以及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和国际关系都很重要。然而观念的转变是很难的,印度只有在找到正确的方向和出路之后,才能越来越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