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减糖,从“早”开始。
撰文:南总内分泌 吴铭芳
在糖尿病的管理中,饮食调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早餐,作为每日饮食的起点,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更是需要精心规划的一餐,因其还与糖尿病的风险密切相关[1-2]。本文将着重分享糖尿病饮食的早餐策略,旨在帮助患者通过科学的早餐安排,更好地控制血糖,享受健康生活。
为什么要吃好早餐?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一顿合理的早餐,能够稳定血糖水平,减少午餐和晚餐的暴饮暴食,有助于维持全天的血糖稳定。有研究指出,早点吃早餐可以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3]。这也提示着我们,早餐的时间选择对血糖管理至关重要。
糖尿病早餐的原则
1.定时定量:早餐应在每天固定时间食用,且食量适中,避免过量摄入导致血糖急剧升高。
2.低糖低脂:选择低糖、低脂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燕麦、蔬菜、瘦肉等,减少精制糖和饱和脂肪的摄入。
3.高纤维: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水果(选择低糖水果如莓类)、豆类、蔬菜等,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和肠道健康。
4.均衡营养:确保早餐包含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如鸡蛋、牛奶、鱼类等,以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4]。
推荐糖尿病早餐食谱
1.全麦吐司配鸡蛋与蔬菜:一片全麦吐司搭配一个煮鸡蛋,再加上一份新鲜蔬菜沙拉(如生菜、小番茄、黄瓜),既满足了营养需求,又控制了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2.燕麦牛奶粥:使用无糖燕麦片煮成粥,加入低脂牛奶,搭配一些坚果(如杏仁、核桃)和新鲜水果(如蓝莓、草莓),既美味又健康。
3.豆腐蔬菜汤配全麦面包:一碗清淡的豆腐蔬菜汤,富含蛋白质和纤维,搭配一片全麦面包,提供必要的碳水化合物[5]。
注意事项
1.避免高糖食物:如含糖饮料、果汁、甜点等,这些食物会迅速提高血糖水平。
2.关注食物升糖指数:选择低升糖指数(GI)的食物,如全麦、豆类、绿叶蔬菜等,它们有助于保持血糖稳定。
3.定时监测血糖:早餐后定时监测血糖,了解不同食物对血糖的影响,以便调整饮食计划。
审核专家
李 佳
南部战区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内分泌科医师分会常委
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骨质疏松预防与康复委员会主任委员
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主编、参编、参译专著5部
近年主持国家、省部级基金5项 授权专利8项
多次担任大会同声翻译
多份SCI杂志审稿人
参考文献:
[1]方留民. 早点吃早餐可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J]. 家庭医学, 2024, (02): 35.
[2]朱运恒. 早吃早餐可以降低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 [J]. 中国食品学报, 2023, 23 (07): 456.
[3]本刊讯. 法国研究:9点后早餐,增糖尿病风险 [J]. 人人健康, 2023, (18): 9.
[4]丁少玉,鞠昌萍,杨兵全,等. 低碳水化合物早餐在新城镇居民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J].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40 (04): 519-524.
[5]梁云. 荞麦早餐饮食对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影响 [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 11 (17):
[6]不吃早餐增加糖尿病危险 [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5, 33 (05): 1075.
本文审核丨南部战区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李佳 责任编辑丨小林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