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田清风——钱玉清书法艺术展

展览时间

2025年4月26日—5月18日

展览地点

南通美术馆

(南通市崇川区湖东路66号)


《池河·庭草联》


李白《送族弟凝至晏堌(单父三十里)》

旷达排奡 别开生面

——谈钱玉清的书法作品(节选)

▢胡传海

钱玉清是一位很善于将自己的书法艺术语言加以符号化的书法家。我将这种能力归纳为逻辑的提炼过程。


白居易《岁晚》

他的每件作品就是一个探索的维度,隶书与篆书语言的融合,草书圆形线条语言的强化,以及长线条的娴熟运用,乱石铺街的章法和大片留白章法的对比,可以说他把自己的探索视角延伸到各种书体以及不同艺术趣味的方方面面。这极大程度地提醒着我们书法史上的资源,当然这也大大激发了他的才情,其实他有着自己极为敏锐的艺术感觉,这是一位创造欲极强的书法家,如果他能聚焦于某一点的探索,会有更为惊人的表现。


《古人兰花诗数首》

当今帖学书法由于展览化的原因,大尺幅的运用是很难再把古典的那种静谧雅致的意趣再现出来。为了使大幅作品具有一定的看点,钱玉清采用了中线位移摆动,墨色中涨墨、浓墨、枯墨交叉使用,并使用长线拽拉增强连带性,另外在字的大小搭配上,上下承接是空隙大小远近,乃至一气呵成的书写,都具有他独特的探索性。在栖白《八月十五夜玩月》中短短七行书写,显得跌宕起伏,变幻莫测,可以感觉到他的那种二王小行草的写法以及掺杂了日本人三笔三迹的连线方式,给观者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那种细部的精致带来的是百看不厌的艺术构成感。与魏晋古人相较多了份刻意而已,这当然与胸襟、气度、文化、修养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至少钱玉清是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代表性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的魅力在于精劲谨严,经得起看、经得起品,更经得起评是他成功的标志。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同时他创设的艺术的范式,强调一个对比性,这次他用北碑笔法来书写对联,可见他的理念已经在向碑帖融合方向转换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步入中年的钱玉清正在经历一场蜕变,这个蜕变就是从早年的秀美、尚韵、飘逸、洒脱走向了雄浑、尚力、厚重、古拙,我想随着他逐渐变老,他的作品也将会出现一种新的样式,目前的阶段,他的这些作品只是在逐渐地转型过程当中。


《梦中·画里联》

钱玉清的探索分别指向了三个维度,古厚的汉隶和篆书、秀逸的小行草、狂放不羁的大草。也代表着他作品的内在逻辑关系:汉隶和古篆用来强化线条质感,小行草用来锤炼笔头细腻功夫,草书用来检验各种艺术要素互相融合冲撞后的效果。我以为钱玉清的着眼点在用笔点画上强调细腻刻画,在运笔速度上不是采用飞快的笔速,而是可控的从容的力度;在线条的运用上,基本采用中锋,不喜欢或粗或细的大起大落;在字的结构上,他对每个字的结构造型拿捏得极为讲究,而且他将怀素小草中那种内敛而不张扬的美学意趣融合在他的每一件作品之中。他还善于将笔势与墨韵巧妙糅合,各种不同趣味的字被统一在一件作品中而不显得突兀。他的那种连写、距离、速度等,也有着顺其自然的畅达。他的书写速度变化带来的是画面变化的梦幻色彩。特别是大幅的狂草作品尤其具有这种视觉上极强的冲击力。把各种元素的对立性有效地统一在一个画面中,他的行草作品中滚滚而来的那种气势恢弘而不失自然书写的美感,使小王一笔书的外拓之法在当代书法中得到演绎和发挥。

(作者系上海《书法》杂志原执行主编,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五、六、七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秋风·落日联》


《毛泽东诗词数首》

评“项田清风——钱玉清书法艺术展”

▢蔡树农

钱玉清名字的玉清二字看上去、听上去都很舒服。江西有座可以抗衡黄山风光的名山三清山,玉清为三清境之首:道教将最高仙境分为玉清、上清、太清三境,玉清为元始天尊的居所,象征宇宙本原。伟人毛泽东有句“玉宇澄清万里埃”,正可以借来形容书法的境界。


《大学第三章》

4月26日,惠风和畅,来自苏州的钱玉清以自己的出生地命名的“项田清风”大型书法个展在网红打卡点南通美术馆精彩亮相,给南通书法界带来一股清新的味道,如同春夏之交的蓬勃绿色,沁人心脾。展览不设开幕式,也没有过多请领导,书法圈外地的也就请了上海书协主席丁申阳、《书法》杂志原执行主编胡传海、中国国家画院创作研究员王厚祥、江苏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秘书长纪松、上海书协楷书委员会委员李妙华、书法报社微信平台负责人何东寥寥数位同道,其他的就多是南通、苏州两地的道友,如丘石、王柯、靳慧慧、戴志松、吴旭春、周时君、施娟、黄辉、张凯、王蓝青,以及原中国驻瑞典大使馆文化参赞浦正东等。低调的展览揭幕却丝毫不影响“项田清风”的高端品质,钱玉清过硬的书法创作能力、书法理论素养,再加上可贵的天赋使得他的书法涉笔成趣、风神流动,傲然挺立书法第一方阵。


《东坡志林一则》

“项田清风——钱玉清书法艺术展”的亮点,是给同名作品集写前言的胡传海主持的小型学术研讨会,先引用他评价钱玉清的一段文字:“钱玉清的作品,有一种雅逸的情怀,哪怕是写汉隶和碑版作品,骨子里流淌的依然是吴门书派血脉里的典雅娟秀和气息醇正。展卷之际有一股淡雅的书卷气,作品给人以儒雅风流、从容不迫的感觉。特别是他的正楷、小行书和大草作品尤其具有一种干净清雅的韵味,这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公安出身的钱玉清“在宣纸上破案”的书法案例代表了书坛的一种创作现象,即诸体皆善,一体多面,胆魄与技巧相映照,若子弹出膛。既保留“二王”宋元明清书风的飘逸韵致,又糅合秦汉篆隶的古朴雄浑,不以一家一面为能事,风格跨度宽,博采众长,堂庑庞大。面对批评之声,钱玉清都清风微笑地一以贯之,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亦一笑,也许等哪一天自己迫切想脱胎换骨的时候,目前还沉浸在古法中的他会择路而出,看看黄宾虹变法之前的书画轨迹就知道了,如果非要以固化定型的风格面目去呵责,似乎不一定正确也有点冤枉。


《吴昌硕诗二首》

可以说钱玉清对书法行草书的衍变脉络是十分熟稔的,他丰富面貌的书写,大小随心,纵横驰骋,展现了强大的书写综合能力。除了不齐之齐的章法布置,他对墨色的充分认识和精当运用,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只有到了现场才能发现这种恰到好处的墨韵之美以及这种墨韵对书法之美起到的锦上添花的神奇效果。显然,对墨色的重视是今日书坛“展览体”绝大多数作者根本难以望其项背的。何况,擅长草书的钱玉清的荡漾笔触一派自然“冲击”气象,不单纯又不做作,天人合一,融通四海,谓之“草书道士”当非戏谑。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研究员、《美术报》原首席记者)


杨万里《姑苏馆夜雪》


黎简《七月十二日雨》

艺术家介绍


钱玉清

1968年生于苏州唯亭,苏州市政协委员,中国书协草书委员会委员,全国公安书协副主席,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青海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福建理工大学书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15届刘洪彪草书高研班班长,江苏公安书协副主席,苏州工业园区文联副主席,苏州工业园区书协主席,苏州公安美术书法协会会长,中国书法传媒集团书法导师,《书法报》特约点评嘉宾、视频课导师,墨池视频课导师。

2023年1月创立“钱玉清书法艺术专项基金”(归属苏州工业园区慈善总会)。基金专门用于奖励在书法上有突出成绩的骨干人才;承办促进区域书法事业发展的相关展览、项目;以及对生活困难的艺术家和院校师生的资助。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展览,并曾在瑞典、法国、马来西亚、乌克兰、日本成功举办个人书法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国家会议中心、中国文字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中央电视台、江苏省美术馆、江苏省现代美术馆、苏州市人民政府,以及瑞典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乌克兰舍甫琴科国家博物馆等国内外重要机构、场馆收藏。

被评为:“2012年兰亭诸子”获奖书家(全国10位);《书法报》2013—2015年度佳作奖第一名;全国首届十大美术新青年(书法1人);“兰亭百家”最佳人气奖(全国10位);苏州金鸡湖“双百”领军人才。

更多作品欣赏


自作诗《欧阳询颂二首》


自作诗《缘兰之约四首》


刘敏中《卜算子·长白山中作》


《缶翁诗二首》


《古诗二首》


《古诗五首》


《涧雪·岩泉联》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四十一》


李白《江上吟》


陆游《放翁》


杨炤《良夜叹》

⇓(下图请横屏欣赏)


《唐人诗二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