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5月7日,印度突然发起“朱砂行动”,巴方被迫迎战,结果出人意料,印度被打得“落花流水”。
这场冲突中,背后有美国的影子,美副总统刚访问印度,没过两天,就爆发了战争,让人怀疑:这是不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剧本杀”?
印巴冲突至今,美国究竟是“调停者”还是“操盘手”?谁又是真正的赢家与输家?
印、巴冲突的背景
双方的冲突可以追溯到1947年,当时,英国在撤离印度次大陆的时候,提出了“蒙巴顿方案”,把英属印度,按照宗教信仰,划分成了印度、巴基斯坦。
可是,克什米尔地区却成了一个难题,那里的居民大多是信仰穆斯林的,但土邦王公却是印度的教徒,按照“蒙巴顿方案”,土邦可以自由选择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者宣布独立。
正是因为这个模糊的规定,为日后的冲突埋下了祸根,当年10月,当地的穆斯林武装起义,要求加入巴基斯坦,印度自然不愿意,双方爆发了“第一次印巴战争”。
打了一年多,双方损失惨重,最终在联合国的干预下,勉强达成了停火协议,决定:印度控制克什米尔2/3的土地、3/4的人口,巴基斯坦控制其余部分,但克什米尔真正的归属仍没有解决。
随后,双方又爆发了第二次、第三次战争,小规模的冲突更是不间断,如今,双方再次冲突,如果没有国家劝解,很有可能爆发第四次全面战争。
可是,如今的战争,与之前的战争可以说是“云泥之别”,两个国家都有核武器,巴基斯坦防长阿西夫表示:如果局势升级,可能随时爆发核战争。
战争的目的是为了“瓜分利益”,印、巴冲突至今,谁是真正的赢家与输家?
美国成为最大赢家
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策划了不少冲突,从巴、以冲突,到俄、乌冲突,再到印、巴冲突,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
在俄乌冲突中,俄罗斯深陷泥潭,中东局势,也因为伊朗、也门胡塞武装的崛起而耽搁,美国在中东的谋划陷入了僵局,这里“抢不到钱”,只好另寻他处,比如南亚。
在这里挑事,不仅能“赚钱”,还可以牵制中国,这一切,都是美国精心设计的“一石三鸟”战略。
印度与中方虽有合作,但并不对付,在巴以冲突中,印度一边支持以色列,却又暗中支持巴勒斯坦建国,在俄乌冲突中,印度一边倒卖俄罗斯的能源赚取暴利,一边向乌克兰出口武器。
这种“多头占便宜”的行为,却因为印、巴冲突的爆发而彻底暴露,美国也不想容忍印度的“骑墙”,迫使他在中、美、俄三方博弈中站队。
如今,美国面临着36万亿的债务危机,特朗普上台后,决定针对中国,中、美关税战打得如火如荼,但却反噬了美国自身,物价上涨、工厂停业,民众纷纷上街抗议。
民主党也随时准备反扑,克林顿、奥巴马、拜登,这3位前美国总统同时下台,批评特朗普,就是为了让民主党在今年的中期选举中,获得更多的席位,对抗特朗普为首的共和党。
为了缓解国内的压力,转移民众的视线,特朗普决定找一个新的“着力点”,美副总统万斯访问印度,双方进行密谈,不到两天,印、巴就爆发了矛盾,要说没有美国参与,可能无人相信。
巴基斯坦紧邻我国,中方自然不愿意看到战争,这时候,美国提出关税谈判,就可以借冲突向我方施压,要求我们接受某些苛刻的条件,这场“经济+政治”的双簧戏,让美国稳住了阵脚。
“中、巴经济走廊”
战争一旦打响,“中、巴经济走廊”就会遭到破坏,这可是中方与中东相连的关键通道,美国知道,只要切断了这个走廊,中国对伊朗的援助将无路可走,伊朗的“硬刚”也会失去支撑。
而且,胡塞武装也是美国的威胁,如果借助印、巴冲突,牵制中国,美国就能在中东大展拳脚,俄罗斯也因为俄乌冲突,无力支援中东,到时候,伊朗的“盟友”将不复存在。
中、俄的关系友好,俄罗斯需要向中方出口能源,中方也向俄罗斯出口产品,美国挑起印、巴冲突,正是为了让俄方陷入“两难”。
如果支持了印度,就会“得罪”中国,如果支持了巴基斯坦,也会得罪印度,但如果保持中立,印度也会认为它在“偏袒”,更关键的是,俄罗斯在印、巴冲突中的“道义损失”不容忽视。
最大输家——俄罗斯、印度与法国
在冲突爆发之前,普京曾给莫迪打了“劝和”电话,本意是为了希望不要爆发战争,给莫迪提供退路,可是,天不遂人愿,印度很快就发动了攻击,这让普京很是尴尬。
虽然他向劝和,但却被认为是在“拱火”,是“纵容战争”的幕后黑手,甚至被认为是被印度利用,成为了印度发动战争的“借口”,俄罗斯的道义形象受损。
而印度,无疑是最大的“输家”,5月7日,他不宣而战,发动了“朱砂行动”,想先发制人,可结果却是,自己反被打得“落花流水”,印度的“大国”声誉名不副实。
巴基斯坦虽然名声不显,但却在低调发展,印度把它想得太简单,当太的空战中,印度战机刚起飞就被锁定,直接被打掉了3架“阵风”战机,印度防长还称赞它是“世界上最牛战机”,真是啪啪打脸。
在陆战中,巴基斯坦也是大获全胜,摧毁了印军的一个指挥部,在作战中,印度的一个哨所,竟然被打得举起了白旗,严重打击了印军的士气。
这不仅暴露了它的军事短板,更预示着,印度“南亚霸主”野心的破灭,印度的行为也引发了国际的批评,法国、德国纷纷谴责,认为它没有查清事实真相,就贸然开战,实在“激进”。
最后一个“输家”就是法国,“阵风”战机可是法国军工的“招牌”,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战斗机之一,结果却不敌中国的歼-10C,这给它带来了打击,它的国际订单可能会减少许多。
印度更是“阵风”的忠实爱好者,上个月才刚买了26架阵风,这钱等于是“打水漂”了。
也有许多人认为中方是“赢家”,不仅验证了我们的战机性能好,也教训了印度的狂妄自大,目中无人,此前,它们声称:“阵风”可以战胜我们的歼-20,如今却很尴尬。
而且这次冲突,也让巴基斯坦认识到,中方是值得信任的,巴基斯坦不仅用了中方的战机,印度媒体还报道:歼-10战机还用了中国的霹雳-15导弹。
歼-10战机
但我们也要看到,美国对我们的威胁,中方的“中、巴经济走廊”如果因此收到牵连,我们也会遭受不小的损失,老美在南海、台海也会有动作,中、美关税战谈判也可能失利,这是连锁反应。
结语
历史告诉我们:靠战争续命的帝国,终将被战争反噬,在国际棋局中,没有永远的赢家,也没有永远的输家,小心才能驶得万年船!
信息源: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证实:使用歼-10战机击落了印军“阵风”战机 观察者网 2025-05-08
信息源: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证实:使用歼-10战机击落了印军“阵风”战机 观察者网 2025-05-08
信息源:印巴20年来最严重军事冲突,激烈空战后局势能否降温? 第一财经 2025-05-07
信息源:印巴20年来最严重军事冲突,激烈空战后局势能否降温? 第一财经 2025-05-07